高低频互证的绝对相位噪声标准不确定度验证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21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69079.3

    申请日:2021-12-31

    Inventor: 阎栋梁 柳丹 葛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低频互证的绝对相位噪声标准不确定度验证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毫米波相对噪声标准与低频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相比所存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来源;根据最大允许误差的来源对低频绝对相位噪声标准和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得到的参数对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的不确定度进行验证。通过本申请解决了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装置不确定度无法验证的问题,从而验证了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的不确定度。

    一种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的基带定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844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72301.5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的基带定标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和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波分别经过衰减器A和衰减器B之后进行混频下变频;通过上边带下变频的方式测量混频后下变频的信号的第一载波功率;通过下边带下变频的方式测量混频后下变频的信号的第二载波功率;通过上下边带下变频的方式测量噪声功率谱密度;测量底部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将测量所述第一载波功率、所述第二载波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中得到的测量值,带入基带标定方程。通过本申请解决了传统定标技术无法满足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装置的定标需求的问题,从而定标精度高以及基带定标的动态范围大。

    一种非厄米系统自旋压缩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4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01380.5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厄米系统自旋压缩态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非厄米系统,所述非厄米系统具有其原子自旋态依赖于原子相互作用的能级结构;向所述非厄米系统施加囚禁势场,使原子被束缚于周期性的囚禁势阱中,以得到原子的双占据态;通过光缔合将原子从双占据态变到分子态,记录来自所述囚禁势阱的自旋波动信号,从所述自旋波动信号中确定自旋压缩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自旋压缩的变化情况,测量自旋压缩参数最小时的自旋压缩性质,以产生自旋压缩态。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不仅未破坏自旋压缩态,反而维持了自旋压缩效应稳定,具有反直觉的物理效应,能够应用于光学原子频标中,突破量子系统的测量极限。

    含缓冲气的原子气体中各组分比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200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446997.9

    申请日:201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缓冲气的原子气体中各组分比例的检测方法:将准直激光器作为探测光源输出准直光束;准直光束通过格兰泰勒棱镜得到线偏振准直光束;线偏振准直光束的总光强由光强功率计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传输至电脑;线偏振准直光束入射到样品台上并在通过样品台后形成向四周扩散的传输光;向四周扩散的传输光的光强由积分球和示波器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传输至电脑;向四周扩散的传输光的光强和线偏振准直光束的总光强由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得到向四周扩散的传输光的透射率,进一步计算得出含缓冲气体的原子气体中非缓冲气体和缓冲气体的组分比例F。解决了封闭气室中含缓冲气体的原子气体组分无损检测问题。同时还公开了该装置。

    基于光学相干背散射效应的原子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899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6184.4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相干背散射效应的原子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该原子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准直激光器(1)、格兰泰勒棱镜(2)、反射镜(3)、消偏振分光棱镜(4)、样品台(5)、傅里叶透镜(6)、检偏器(7)、探测器(8)和计算机(9);准直激光器(1)、格兰泰勒棱镜(2)和反射镜(3)沿横向方向依次设置于同一条直线上;反射镜(3)和消偏振分光棱镜(4)沿纵向方向设置于同一条直线上;样品台(5)设置于消偏振分光棱镜(4)的一侧,在消偏振分光棱镜(4)的另一侧依次设置傅里叶透镜(6)、检偏器(7)和探测器(8);探测器(8)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9)电连接;探测器(8)设置于傅里叶透镜(6)的焦面上。所述原子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原子气体封闭汽室内的原子浓度的无损检测。

    一种弱信号的数据拟合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96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49105.X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弱信号的数据拟合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将微波扫频获得的荧光信号数量与频率进行数据拟合,进而确定中心频率和谱线宽度。该方法包括:获取荧光信号,按照预设的微波频率扫描范围和步进值对荧光信号进行不同频率的微波扫描,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荧光信号数量,绘制频率和荧光信号数量的散点图;使用数学模型对散点图上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函数模型和拟合数据;基于函数模型,计算出函数模型的中心频率;将拟合数据存储在一个标准库的容器中,利用标准库的函数,确定函数模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基于该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出半高数值;基于函数模型和半高数值,计算出两个频率点,两个频率点差的绝对值为主峰谱线宽度。

    一种离子囚禁光路偏振与功率稳定控制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2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8025.1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子囚禁光路偏振与功率稳定控制装置和方法,解决了囚禁离子激光光束的功率与偏振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一种离子囚禁光路偏振与功率稳定控制装置,包含:旋转镜架、第一1/2波片、采样模块和反馈模块。目标光束的光路依次通过第一1/2波片和采样模块后出射。所述旋转镜架,用于调节第一1/2波片的偏振方向。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光束的偏振信号和功率信号,并计算两者的比例信号。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比例信号,根据比例信号发送反馈结果信号调节旋转镜架。本申请对囚禁离子的各个光束进行偏振与功率的反馈控制。提升离子荧光的稳定性。

    一种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的基带定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844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672301.5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的基带定标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和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波分别经过衰减器A和衰减器B之后进行混频下变频;通过上边带下变频的方式测量混频后下变频的信号的第一载波功率;通过下边带下变频的方式测量混频后下变频的信号的第二载波功率;通过上下边带下变频的方式测量噪声功率谱密度;测量底部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将测量所述第一载波功率、所述第二载波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中得到的测量值,带入基带标定方程。通过本申请解决了传统定标技术无法满足毫米波绝对相位噪声标准装置的定标需求的问题,从而定标精度高以及基带定标的动态范围大。

    一种芯片测试系统和方法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94858.6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芯片测试系统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电光取样中较强寄生参数的问题。一种芯片测试系统,包含倒装芯片互联模块。所述倒装芯片互联模块,包含第一共面波导、第二共面波导和倒装凸点。所述第一共面波导和第二共面波导均包含介质基板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紧贴在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倒装凸点设置在共面波导的介质基板上表面,与信号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面波导和第二共面波导设置倒装凸点的信号线端点正对。本申请具有带宽大和损耗小的优势,传输性能好;倒装芯片技术具有寄生少且在高频封装中提供了良好的性能。

    一种钙原子束光钟的原子束流准直特性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94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290307.4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钙原子束光钟的原子束流准直特性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方法为:利用电动位移平台系统,对探测激光与钙原子共振跃迁的辐射荧光信号进行扫描测量,得到原子束流发射路径上不同位置的钙原子分布,实现原子束流准直特性的测量,包括束流发散角α和偏转角β。测量装置包括钙原子束流真空物理系统,激光锁频光路,探测光路,斩波器,锁相放大器及相应的电控装置。本申请在已有的原子炉口准直管设计基础上,利用原子与激光相互作用的荧光信号强度测量原子束流的z向分布边界,得到原子束流发射路径上不同位置的原子分布,以突破工程应用中加工及装配的限制,进一步提高原子束流量及原子束流准直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