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未知采空区范围和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9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694130.8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未知采空区范围和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方法,先收集采空区相关资料如周边煤层分布、采掘和压覆资源情况,再绘制沉降云图,并确定疑似采空区范围;对疑似采空区范围采用PSP‑InSAR形变测量技术进行处理,对于InSAR技术测量所圈定的疑似存在采空区区域,如果物探技术手段也测出了采空区异常,则可初步确定该区域下方存在采空区并进行钻探,并对钻探取出的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获取采空区上覆各地层的力学参数,为后续建模做准备;最后进行精确建模,数值分析结果与InSAR的沉降结果进行相互验证,最终得出老采空区的影响范围及残余沉降,该方法设计科学,测量结果准确,应用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

    一种预应力锚索均匀张拉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640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1084.8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均匀张拉装置及方法,包括外油缸、内油缸、隔液板和穿心套筒;所述的内油缸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外油缸内,内油缸上下固定;在每个内油缸内设有活塞杆,在活塞杆内设置有穿心套筒,穿心套筒上部为自由端,底部固定在外油缸上,在穿心套筒底部对应位置的外油缸上设置有通孔;在外油缸内设置隔液板,用于将外油缸的油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外油缸的第一油腔侧壁和第二油腔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活塞杆将内油缸的油腔分隔为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第三油腔侧壁和第四油腔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

    一种隧道近距穿越地下管线的爆破振动监测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960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4451.4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近距穿越地下管线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距离管线一定距离找到一个与管线所在位置地层分布相同似的地层来安装传感器;获得传感器的间距以及传感器距离隧道的纵向距离等参数;在传感器设计安放位置进行钻孔,在钻孔内安放传感器;计算各传感器距离每次隧道爆破时爆源中心的距离;运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得出经验参数K、α;当隧道掌子面距离1号传感器纵向距离L1,根据三个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K1、α1;当隧道掌子面距离1号传感器L2、L3距离时,分别进行第二、第三次监测经回归分析得出K2、α2、K3、α4,对得出的三组经验参数取平均值,确定最终的K、α;该方法简单易行,预测结果准确。

    一种用于颗粒土体的加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8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02688.3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土体的加固装置及方法,涉及注浆加固技术领域,包括:管壁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进出管,进出管的一端与管壁结构进行连接,进出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止水阀;输送结构的一端部依次穿过止水阀和进出管向管壁结构内进行延伸;多个过滤层设置在管壁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两个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多孔渗水层,多孔渗水层沿管壁结构的内壁周向设置,多孔渗水层的内部用于填充颗粒土体,输送结构将注浆液输入到管壁结构内,注浆液通过过滤层和多孔渗水层均匀渗透到颗粒土体内部并对颗粒土体进行加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固,但土体颗粒却已经基本粉化呈泥状,导致了土体加固效果不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