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2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94220.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10/24 , G06V10/26 , G06V10/30 , G06V10/764 , G06K9/62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后建筑物新生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爆破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第一图像信息和建筑参数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建立建筑物三维模型,并对建筑物三维模型进行爆破影响模拟得到建筑物的易损伤部位;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为在一次爆破后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均由无人机拍摄;根据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对易损伤部位进行裂缝区域重建提取得到新生裂缝。在本申请中通过运用无人机贴近建筑物摄影测量、建筑物固有频率探索及模型参数调整准确预测出易损伤部位。并基于易损伤部位识别出新生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37127.X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近距叠线交叉隧道立交桥式支护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体系,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三台阶法对下部隧道的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施工,实现下部隧道在近距影响区的开挖及支护;S2、基于两台阶法对上部后建隧道的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施工,实现近距叠线交叉隧道立交桥式支护的施工;该结构体系包括下部隧道和位于所述下部隧道正上方的上部隧道,且所述上部隧道与所述下部隧道为异面垂直设置。本发明的优化支护设计方法尤其适用于较软弱围岩的小净距叠线交叉隧道形式,可较大程度减少后续上部隧道开挖对下部隧道的二次沉降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694130.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未知采空区范围和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方法,先收集采空区相关资料如周边煤层分布、采掘和压覆资源情况,再绘制沉降云图,并确定疑似采空区范围;对疑似采空区范围采用PSP‑InSAR形变测量技术进行处理,对于InSAR技术测量所圈定的疑似存在采空区区域,如果物探技术手段也测出了采空区异常,则可初步确定该区域下方存在采空区并进行钻探,并对钻探取出的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获取采空区上覆各地层的力学参数,为后续建模做准备;最后进行精确建模,数值分析结果与InSAR的沉降结果进行相互验证,最终得出老采空区的影响范围及残余沉降,该方法设计科学,测量结果准确,应用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69771.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导洞及预设复合隔振层近接隧道爆破减振施工方法,属于近距交叉隧道控制爆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先建隧道复合隔振层的设计、S2:先建隧道复合隔振层的预铺、S3:后建隧道一次爆破前的准备、S4:后建隧道复合导洞的一次爆破、S5:后建隧道二次爆破前的准备、S6:后建隧道复合导洞的二次爆破、S7:先建隧道中砂隔振层的注浆。本发明通过复导洞掌子面开挖结构避免了掏槽爆破创造临空面时产生高峰值振速,可有效降低爆破振速;预铺复合隔振层打破了以往隧道隔振仅采用单层单一材料隔振的传统,使得隔振效果更显著;复导洞结合预铺隔振层措施,形成主动隔振与被动减振相结合的爆破减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57640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1084.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均匀张拉装置及方法,包括外油缸、内油缸、隔液板和穿心套筒;所述的内油缸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外油缸内,内油缸上下固定;在每个内油缸内设有活塞杆,在活塞杆内设置有穿心套筒,穿心套筒上部为自由端,底部固定在外油缸上,在穿心套筒底部对应位置的外油缸上设置有通孔;在外油缸内设置隔液板,用于将外油缸的油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外油缸的第一油腔侧壁和第二油腔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活塞杆将内油缸的油腔分隔为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第三油腔侧壁和第四油腔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
-
公开(公告)号:CN1088702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293836.3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工程及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城市边坡排水发电照明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墙后土体、墙边坡、集水管、导水护套、灯杆、灯罩、防水灯、水车转轮、导水管道、防水贴层和轴承;其结构合理,制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应用环境友好;其能够在城市的雨季阴暗天气的边坡排水当中,减小水流的冲刷距离,降低排水对道路及行人的影响并利用水流资源发电照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60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4451.4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近距穿越地下管线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距离管线一定距离找到一个与管线所在位置地层分布相同似的地层来安装传感器;获得传感器的间距以及传感器距离隧道的纵向距离等参数;在传感器设计安放位置进行钻孔,在钻孔内安放传感器;计算各传感器距离每次隧道爆破时爆源中心的距离;运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得出经验参数K、α;当隧道掌子面距离1号传感器纵向距离L1,根据三个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K1、α1;当隧道掌子面距离1号传感器L2、L3距离时,分别进行第二、第三次监测经回归分析得出K2、α2、K3、α4,对得出的三组经验参数取平均值,确定最终的K、α;该方法简单易行,预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02688.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土体的加固装置及方法,涉及注浆加固技术领域,包括:管壁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进出管,进出管的一端与管壁结构进行连接,进出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止水阀;输送结构的一端部依次穿过止水阀和进出管向管壁结构内进行延伸;多个过滤层设置在管壁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两个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多孔渗水层,多孔渗水层沿管壁结构的内壁周向设置,多孔渗水层的内部用于填充颗粒土体,输送结构将注浆液输入到管壁结构内,注浆液通过过滤层和多孔渗水层均匀渗透到颗粒土体内部并对颗粒土体进行加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固,但土体颗粒却已经基本粉化呈泥状,导致了土体加固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212683.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青松 , 张拥军 , 阎明东 , 吴应明 , 王平安 , 李曙光 , 刘飞 , 龚斌 , 刘洪治 , 芦睿泉 , 张利军 , 杨登峰 , 管晓明 , 刘思佳 , 夏煌帅 , 张伟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复杂地层隧道突涌水灾害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及流固耦合原理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以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弹性模量及超前管棚注浆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和基于灰色关联PAM改进RBF神经网络对青岛地区突涌水灾害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样本维数,在保持数据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消噪的同时降低了迭代的运行难度,通过PAM聚类与梯度下降法规避了传统模型需要人为调节及迭代速度慢的问题,可以提高隧道或地下工程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青岛地铁隧道施工突涌水的预防治理提供有效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70130.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爆破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无人机对爆破现场进行实时近景拍摄;S2、将拍摄的影像图片导入路基智能爆破系统,对智能爆破系统进行二次开发;S3、移交现场施工;S4、对现场爆破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测及拍摄;S5、对爆破前、后所拍摄的影像进行识别分割;S6、根据拍摄后的影像资料建立爆破后的现场三维实景模型;S7、利用智能爆破系统中的标记功能,对爆破后大块度的块石轮廓进行自动标记;S8、利用点云分割技术,将大块石表面分割成三角形;S9、对产生大块石较多的炮孔进行标记,并对炮孔参数合理化优化。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无人机摄影技术对路基深孔爆破设计参数进行修正优化,提高了爆破设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