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396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58797.3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G63/695 , C08G77/38
Abstract: 一种石墨基阻燃聚酯成炭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聚酯成炭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可膨胀石墨表面惰性,难以在聚酯基体中及其聚合物溶液中有效分散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表面带有羧基的可膨胀石墨;二、制备酰氯化可膨胀石墨;三、制备OH-POSS/可膨胀石墨共聚物;四、得到一种石墨基阻燃聚酯成炭剂。本发明得到的石墨基阻燃聚酯成炭剂与聚酯基体有非常好的相容性,这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成炭剂在聚酯基体中的迁移,杜绝了因成炭剂迁移导致的起霜现象;本发明将POSS与膨胀石墨进行化学键结合,显著的提高了二者协同阻燃能力;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本发明用于制备的石墨基阻燃聚酯成炭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484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61581.2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强耐磨编织带的编织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编织带的编织制备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编织带的编织制备方法制备的编织带存在耐磨性低、抗拉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进行络筒,将30~200根具有一定长度的筒子纱线从筒子引出,采用分条方法相互平行地卷绕在整个经轴上,形成30~200根长度为100m的经轴;把经轴上的纱片依次穿过织机的后筘、停经片、八页综丝框、八号或十四号钢筘,经纱为30~200根;通过调整、调换、变换齿轮的方法改变织物的纬纱密度,纬纱为单纬,纬纱的密度为3.5~36.7mm。本发明的编织制备方法用于制备超强耐磨编织带。
-
公开(公告)号:CN118456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6786.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32B9/04 , B32B27/28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27/06 , B32B27/08 , B32B27/04 , B32B27/38 , B32B27/12 , B32B3/12 , B32B3/08 , B32B5/12 , B32B7/12 , B32B37/06 , B32B37/12 , B64C1/00 , B64C1/40 , B29D7/00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抗冲击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依次包含耐高温抗冲击层、轻质隔热层、残余能量吸收层。耐高温抗冲击层为碳纤维或高硅氧纤维布和邻苯二甲腈树脂层压板,轻质隔热层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填充芳纶蜂窝芯材,残余能量吸收层为芳纶或PBO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层压板。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抗冲击隔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抗冲击性能和隔热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对飞行器内部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676506.3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17/00
Abstract: 一种管道式充气气囊可逆膨胀‑收缩导向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充气气囊设计技术领域。所述导向器包括若干个刚性柱、弹性空心管、气囊和若干个栅板中空管;所述刚性柱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在弹性空心管内壁;所述气囊设置在弹性空心管内部,用于使弹性空心管膨胀或收缩;所述栅板中空管用于固定膨胀后的弹性空心管。本发明可逆膨胀‑收缩中空管道系统变径倍率大,可实现600%的变径,满足引导器小直径管道入脑,大直径管道空间操作的需求;变形方式简单,变形速度与变形尺寸可控,患者与医务人员使用方便;变径过程中长度无变化,直径方向最大变形量可控受限,便于医生对器械操控;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主体结构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575329.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伸缩纤维状准固态水系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金属丝加捻得到金属加捻丝;分别将金属加捻丝与聚合物纤维线直接编织得到复合绳;以弹性体为轴,金属加捻丝与聚合物纤维线编织得到包覆结构绳状弹性复合绳;将正极浆料负载在弹性复合绳表面得到弹性复合绳‑正极材料组合体;将其装入模具注入水凝胶预聚液引发成型得到弹性复合绳‑正极材料‑水凝胶组合体;将所述绳状编织线负载负极浆料干燥得到复合绳‑负极材料组合体;将复合绳‑负极材料组合体编织在预伸长弹性复合绳‑正极材料‑水凝胶组合体表面,装入套管并封装。该电池尺寸在毫米量级,具有良好的柔性同时具备可伸缩能力,制作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6506.3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17/00
Abstract: 一种管道式充气气囊可逆膨胀‑收缩导向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充气气囊设计技术领域。所述导向器包括若干个刚性柱、弹性空心管、气囊和若干个栅板中空管;所述刚性柱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在弹性空心管内壁;所述气囊设置在弹性空心管内部,用于使弹性空心管膨胀或收缩;所述栅板中空管用于固定膨胀后的弹性空心管。本发明可逆膨胀‑收缩中空管道系统变径倍率大,可实现600%的变径,满足引导器小直径管道入脑,大直径管道空间操作的需求;变形方式简单,变形速度与变形尺寸可控,患者与医务人员使用方便;变径过程中长度无变化,直径方向最大变形量可控受限,便于医生对器械操控;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主体结构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00074.8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47/04 , C22C47/08 , G06F1/20 , C22C101/10 , C22C101/02 , C22C121/02
Abstract: 一种导热纤维散热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散热器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对导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改变其表面活性后,在纤维表面沉积一层基体金属材料或者与基体金属材料相容性很好的导热材料,形成比表面积大的导热纤维;采用无氧热熔法制备导热流体,将上述处理好的大比表面积导热纤维以特定图形分布结构浸入导热流体中,导热流体冷却固化形成金属基体,得散热片毛胚;对毛胚表面的导热纤维束自由段进行打散处理,形成良好的空气对流通道和超大散热面,对其外形进行机械修整即可。本发明采用表面改性的碳纤维作为散热结构,利用了碳纤维优异的热导率与碳纤维与锌鳞片形成的超大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09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710263469.8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POSS增强芳纶纳米纤维的透明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透明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芳纶纤维纳米纤维膜强度低和热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抽提;二、制备暗红色芳纶纳米纤维溶液;三、制备POSS分散液;四、制备POSS杂化芳纶纳米纤维溶液;五、制备杂化芳纶纳米纤维水凝胶;六、抽真空,干燥,得到POSS增强芳纶纳米纤维的透明柔性薄膜。本发明制备的POSS增强芳纶纳米纤维的透明柔性薄膜的拉伸强度大于316MPa,纯芳纶纳米纤维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02MPa,拉伸强度提高了大约56.43%。本发明可获得一种POSS增强芳纶纳米纤维的透明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791060.X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N3/12 , D06N3/00 , D03D1/04 , D03D15/283
Abstract: 一种利用高性能苯并唑类聚合物制备致密芳纶取芯软袋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芳纶月壤取芯软袋孔隙率过大,细土易于流失和冻土中水分难以保存的技术难题。具体步骤为:编织直径在15‑30mm,长度在500‑5000mm的芳纶取芯软袋基底。高温化学合成苯并唑类,聚苯撑吡啶并双咪唑聚合物。将PIPD聚合物均匀的涂覆在取芯软袋表面,利用PIPD分子链上的活性官能团与芳纶纤维表面之间强的氢键以及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弥补并均匀填充粗纤维取芯软袋孔径过大的缺陷,最终制备得到性能均一、结构致密且为同质的芳纶纤维/PIPD复合取芯软袋。本发明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复合取芯软袋的功能,方法简单,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3445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91054.4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N3/12 , D06N3/00 , D03D3/02 , D03D15/283
Abstract: 一种防细土和水逃逸的致密芳纶纤维取芯软袋的制备方法,目的是要解决目前芳纶月壤取芯软袋孔隙率过大,细土易于流失和冻土中水分难以保存的技术难题。具体步骤为:编织直径在15‑30mm,长度在500‑5000mm的芳纶取芯软袋基底。采用化学裂解法制备同质的直径在10‑15nm,长度在1μm的纳米芳纶纤维。将纳米芳纶纤维均匀的涂覆在取芯软袋表面,弥补并填充粗纤维取芯软袋孔径过大的缺陷,最终制备得到性能均一、结构致密且为同质的芳纶纤维/纳米芳纶纤维复合取芯软袋。本发明实现了纳米芳纶纤维与芳纶纤维两者之间的有效复合,利用纳米芳纶纤维结构致密,孔隙率极小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