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2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79591.7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碱基核酸内切酶磁性纳米印迹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首先将亲和素共价修饰在磁纳米颗粒表面,然后结合生物素达到饱和状态,再加入模板分子APE1进行结合和固定,之后加入苯硼酸衍生物进行修饰,再加入多巴胺进行原位聚合和表面印迹,接着使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mPEG‑NH2对表面进行双封闭,最后除去模板分子,得到APE1的磁性纳米印迹材料。该磁性纳米印迹材料对APE1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相对于现有方法具有突破性进步,可以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的生物样品(包括但不限于活细胞、细胞提取物、外泌体提取物等)中获得高纯度的APE1蛋白,实现了活细胞内APE1的原位捕获和分离纯化,有助于对活细胞内APE1的结构变化和功能调控开展细致深入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093267.6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Q1/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组DNA序列中缺碱基位点的均相荧光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共价连接反应将已知序列寡核苷酸链共价标记到缺碱基位点,利用Lambda核酸外切酶及对应荧光探针实现对基因组DNA序列中缺碱基位点的定量检测。本发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所需生物样品量小,能够方便、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生物样品中缺碱基位点的含量,在与DNA损伤和修复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评价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1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212895.X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步分子印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材料。本发明将分子印迹的过程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选用的功能单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与模板分子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印迹过程形成印迹位点,二是聚合反应完成后,仍含有可进一步反应的活性基团,为第二步印迹提供条件。第二步选用的功能单体则首先需要能与一次印迹结束后的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共价反应,其次可提供与模板分子表面区域之间新的相互作用。本发明引入两类反应条件不同的功能单体,从而使对模板分子的精细识别能力大大提高,亲和力也明显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35632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539526.7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4 , C08F220/06 , C08F220/6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22/20 , C08F2/48 , C08F2/38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一种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在体外对溶液中的目标蛋白进行特异性识别、捕集、分离和活性抑制,更为重要的是,能在磁场作用下快速进入活细胞,对其中的目标蛋白进行原位的结合和活性抑制,并可以在进行荧光标记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对其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示踪,还可以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定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9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11557.2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粒径均一,直径40-60nm,表面通过亲和素-生物素连接的含脱碱基位点DNA双链可被目标蛋白脱碱基核酸内切酶I(APE1)特异性地识别和切割,释放出荧光基团或药物分子;同时,本发明所获得的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从而可用于活细胞内APE1的原位荧光成像。另外由于癌细胞通常过表达APE1,上述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可以在癌细胞内更有效地释放药物,有望实现针对癌细胞的精准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797398.6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6 , C12N9/22 , C12Y301/1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核酸酶序列选择性的酶复合物及方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化学调控手段,使原本没有序列特异性的核酸酶(DNase和RNase)获得序列选择性,并可以根据所需切割序列的需要灵活调控酶的序列选择性。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制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429391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68748.4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3’-5’外切活性的核酸酶检测的硫代探针。该硫代修饰寡聚核苷酸荧光探针具有茎环结构,其环部为单链结构,由4-8个核苷酸残基组成,而茎部则由8-15对核苷酸残基组成,该探针每两个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全部硫酰化,只有3’末端的碱基与其上标记的荧光基团之间连接的磷酸基团不硫酰化,猝灭基团标记在3’→5’第四个碱基上。本发明可用于实时检测核酸外切酶活性、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3830.3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2 , C12Q2521/325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下对目标DNA序列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的方法。利用Lambda外切酶与双标记荧光核酸探针建立DNA信号放大体系,并利用荧光标记基团及其5’邻位共存的错配碱基协同作用,加快Lambda外切酶的反应速率。本发明实现了在常温条件下,快速、高灵敏、高特异性地对目标DNA序列进行检测,为进一步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检测提供了便利。同时,本方法除了可以单独使用进行信号放大检测外,还可以与其他基于模板扩增的DNA放大技术如滚环扩增(RCA)和选择性PCR等联合使用,满足各种DNA检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92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54288.9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雌激素α受体配体结合域蛋白,以及该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重组蛋白包括人雌激素α受体蛋白的第270位氨基酸残基至第554-595位中任一氨基酸残基的片段,以及连接于该片段N端的6×His标签和C端的Strep tag II标签,其在稳定性和与雌激素化合物的结合活性方面均优于已经报道过的同类蛋白。且本发明的重组人雌激素α受体配体结合域蛋白带有双标签,便于纯化和后续应用。将该重组蛋白固定化于载体表面,制成雌激素受体亲和吸附剂,可用于环境雌激素污染物的选择性纯化和富集,为这类环境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0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09578.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中三价铬浓度的测定方法,涉及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溶液中三价铬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待测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将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得到第一溶液;S2,采用库仑滴定法确定电解终点时间,并根据下式计算第一溶液中六价铬的浓度,通过第一溶液中六价铬的浓度即可得到待测溶液中三价铬的浓度;#imgabs0#通过对库仑滴定法中电解终点时间进行限定,可以在存在氧化剂的情况下对溶液中三价铬的浓度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可以进行实时监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