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8493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5068.8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J63/00 , C12P33/06 , C12P33/02 , C12P33/20 , A61K31/56 , A61K31/585 , A61P31/14 , A61P1/16 , C12R1/84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面通式所示的化合物,其可药用盐,或其溶剂化物及其生物转化方法和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丙型肝炎类相关的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中R1~R7可以相同或不同,独立选自氢,含1~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1~8个碳原子的烷酰氧基,含1~8个碳原子的烷磺酰氧基,卤素,氨基,硝基,氰基,羟基或羰基;a,b同时为双键,或c为双键且a,b同时为单键;R8可以相同或不同,独立选自COOH,-CH3,-CH2OH,-COOR9,-CONH2,-CONHR9或-CON(R9)2,其中R9是含1~8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C1-C8)烷基,或者R8可以与R6之间通过酯键而形成五元环。
-
公开(公告)号:CN10252615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87758.1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36/286 , A61K31/7048 , A61P25/00 , A61P25/16 , C07H17/07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红花提取物在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红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够有效改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C57小鼠的行为学表现,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红花提取物具有确切的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理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18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003587.2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A61K31/704 , A61P31/14 , A61P11/00 , C07J63/00 , A23L3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草皂苷A3对新型冠状病毒突变体的广谱抑制用途。本发明发现甘草皂苷A3可以广泛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突变体Beta、Delta和Omicron刺突蛋白RBD区域,对导致人类感染的不同种类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存在亲和力,对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感染的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甘草皂苷A3具有抗炎作用,可作为新冠病毒突变体及未来危害人类健康的冠状病毒的潜在抑制剂。基于以上发现,甘草皂苷A3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前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抗新型冠状病毒突变体或未来导致人类感染的其他冠状病毒的药物及保健品。
-
-
公开(公告)号:CN10734963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564781.0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01D15/20 , B01D15/22 , B01D15/38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柱筛并以生物材料作为相互作用相的毛细管、其制备方法以及通过毛细管电泳方法在研究生物大分子与活性配体或化合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筛选中的用途。针对某些生物活性大分子从细胞或离体生物组织中分离纯化难度大且会引起天然构象的变化,本发明开发了将生物材料(例如生物大分子超表达的细胞、细胞、线粒体、离体组织、肿瘤组织、载带生物靶固体物质等)注入带有柱筛的毛细管中,所述生物材料被拦截于柱筛后端作为相互作用相,建立非固定化生物材料毛细管电泳(Non‑immobilized Biomateri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NIBCE),在接近生理环境条件下,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与活性配体或化合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筛选等的毛细管电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676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416432.X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36/484 , A61P3/10 , A61P1/16 , A61P3/06 , A61P13/12 , A61K31/4375
Abstract: 本发明根据中药组方理论指导,提供了小檗碱与甘草提取物、小檗碱与甘草酸的药物组合。与单独给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并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改善脂代谢,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等方面也具有很好效果,并表现出协同作用;此外,明显降低血清总肌酐(Cre)水平,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因此,可以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医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373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036218.1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及其杂交品种的快速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样品DNA;2)用甘草ITS特异性引物扩增样品ITS序列;3)确定ITS序列5’端起第159位和第383‑385位的碱基:如果159位为C,383‑385位为TGC,则鉴定为乌拉尔甘草;如果159位为C和T共存,383‑385位为TGC和CAA共存,则鉴定为杂交品种;如果159位为T,383‑385位为CAA,则进行步骤4);4)PCR扩增样品的ndhC‑trnV转录间隔区序列;5)确定ndhC‑trnV转录间隔区序列5’端起第487位的碱基:如果487位为A,则鉴定为光果甘草;如果487位碱基为T,则鉴定为胀果甘草。本发明能够对甘草的原植物、药材、种子和种苗等进行准确鉴定,有效解决甘草的品种鉴定、育种栽培以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4601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402547.3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D493/04 , C07D493/14 , C07D311/36 , C12Q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特异性探针底物测定细胞色素P450 2A6酶活的方法。具体的CYP 2A6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如下:选择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单体,如异甘草香豆素、异甘草酚、7‑O‑Methylluteone,作为细胞色素P450 2A6酶的高特异性探针底物,借助CYP体外孵育体系开展特异性底物的CYP催化反应,通过定量检测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来测定各生物样品中CYP 2A6酶的活性,以期实现对重要药物代谢酶CYP 2A6酶活力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67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6432.X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36/484 , A61K31/704 , A61P3/10 , A61P1/16 , A61P3/06 , A61P13/12 , A61K31/43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4 , A61K31/4375 , A61K31/70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根据中药组方理论指导,提供了小檗碱与甘草提取物、小檗碱与甘草酸的药物组合。与单独给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并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改善脂代谢,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等方面也具有很好效果,并表现出协同作用;此外,明显降低血清总肌酐(Cre)水平,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因此,可以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医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6698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7289.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J9/00 , A61K31/575 , A61P35/00 , A23L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9/005 , A23V2002/00 , A23V2250/208 , A23V220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通式(Ⅰ)所示的牛樟芝提取物以及一种脂肪醇提取牛樟芝所得的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牛樟芝提取物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牛樟芝提取物可提高hsa-miR-122的表达量,而hsa-miR-122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TGFβ1等发挥作用,起到抗肝癌、防止肝癌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等作用,因而可广泛应用于肝癌相关的药物、保健品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