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80242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114414.1
申请日:2008-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一种分离油脂中脂肪酸的方法,属于利用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选择沸点较低的有机或无机碱为主脱酸剂,将其与水溶性溶剂组成混合溶剂作分离萃取剂,使其与脂肪酸反应生成水溶性有机盐,分离后水溶性有机盐溶液加热可回收脂肪酸与复合溶剂,复合溶剂可经调配重复利用。本发明同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分离萃取剂可循环利用,经济,环保,零排放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225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21670.9
申请日:2007-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于燃料油品脱硫的技术,该技术在对含硫油品的氧化-萃取脱硫过程中以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催化剂和萃取剂对油品中的有机硫或无机硫进行脱除。本发明与传统的氧化脱硫和萃取脱硫方法相比,把脱硫效果由50%左右提高到99%以上,同时,加入的羧烷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低蒸气压和高沸点,便于回收利用。该脱硫新工艺,能明显提高脱硫效果,简化生产过程、节约能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易于实现工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745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99181.8
申请日:2007-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离子开关原理脱除和回收油品中环烷酸的方法,该方法中选取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等季胺碱类系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与反应介质配成均相溶液作为脱酸剂,按照剂油比1∶1~1∶20,在20~70℃的温度条件下与油品中的环烷酸混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由于极性差异较大,脱酸剂和环烷酸反应生成的离子液体相可以与反应后酸值降低的油品相快速高效地分离;两相分离后,向离子液体相中加入挥发性酸,可以从离子液体相中分离回收环烷酸,再通过减压蒸馏,可以分别回收脱酸剂和挥发性酸。该工艺脱酸效率高,可以达到95%以上,反应及分离耗时短,反应条件温和,在反应过程中不存在乳化现象,油品收率高,并且脱酸剂及反应溶剂可完全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28635.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贵金属Cu催化合成双环丙烷基高能燃料的方法,属于高能燃料合成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异戊二烯制备的高能燃料中双环产物的选择性低以及现有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u/碳纳米管单位点催化剂、异戊二烯、有机溶剂和碱液混合,加入重氮前体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两相溶液,萃取分离制得双环产物。本发明利用弯曲应变调控Cu的电子态来提升双环产物选择性,具有高双环产物选择性(>45%)和高转化率(>77%)。本发明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快速获得双环丙烷基高能燃料,相较于均相催化剂,还具有催化剂容易回收利用等优势。双环丙烷基高能燃料的精准、高效合成将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9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80432.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13/04 , C07C1/32 , C07D231/06 , C07C251/88 , C07C249/16 , C06B43/00 , C06D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三元环类的碳氢化合物燃料。所述燃料化学名称为:1‑甲基‑1,2‑二丙基环丙烷,分子式:C10H20;该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三元环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大的角张力和扭转张力,使键的燃烧断裂释放一定的能量,提高了燃烧热值。另外,所述燃料结构1号位非对称甲基的引入可以降低燃料的冰点和运动粘度;所述1‑甲基‑1,2‑二丙基环丙烷冰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57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832643.0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7D233/56 , C08G5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环氧树脂的酰胺功能化离子液体固化剂,所述离子液体阳离子选用含有酰胺功能化的阳离子,阴离子选用能与酰胺功能化阳离子匹配的阴离子组合而成。制备过程中,首先通过季铵化反应引入酰胺基团,然后进行离子交换匹配不同的阴离子。所得离子液体可与不同环氧树脂混合进行热固化得到相应的树脂浇注体。本发明提供的离子液体固化剂具有固化温度低、固化速度快,固化物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72198.3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位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液相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的原位分子荧光分析装置。反应池采用“丁字形”光通路,在高品质紫外光源的激发下,针对同一测定反应区域,实现直线方向紫外吸收和垂直方向荧光发射的同时原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438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809122.8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煤钒矿微波预处理酸浸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煤钒矿与浸出液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进行微波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料;(3)在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料中加入添加剂及硫酸进行浸出,浸出后经液固分离,得到酸浸液和浸出渣,酸浸液返回步骤(1)。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石煤中含钒矿物的结构可以被初步的破坏,然后采用硫酸与添加剂浸出提钒。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石煤钒矿,酸浸液部分返回微波预处理过程,减少了酸用量,具有钒浸出率高、提钒速度快、酸耗低、适应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2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01790.5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05/04 , C06B25/34 , C06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 C07D205/04 , C06B25/34 , C06D5/00
Abstract: 离子液体因其具有极低的蒸气压、绿色低毒、物理化学性质可调等众多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到催化剂、电化学等各个领域。因此开发新型离子液体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本发明主要针对目前氮‑烷基丁啶合成方法的不足,发明了一种新的制备氮‑烷基丁啶的方法,并以氮烷基丁啶为阳离子前体制备了氮‑烷基丁啶卤化盐类、氮‑烷基丁啶氰氨类、氮‑烷基丁啶硼氢类、氮‑烷基丁啶硝基类、氮‑烷基丁啶氟硼氟磷类等多类离子液体。并证明了部分氮‑烷基丁啶氰氨类的可燃性(附图1),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该类离子液体在作为推进剂燃料或添加剂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7016541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20164884.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酮连氮环化反应的固定床装置,所述固定床包括原料罐、浆料混合器、不锈钢管道、平流泵、压力表、球阀、催化床层、接收罐。在普通固定床的基础上,并联增加了一路催化床层,通过控制不同管路的平流泵,可以控制浆料的流向,从而达到评价系列酮连氮合成吡唑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