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的自动清洁维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76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25718.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下作业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上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的自动清洁维养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搭载系统;设置于搭载系统上,用于带动装置上下移动的攀爬系统;设置于搭载系统上,用于对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进行清洁的清洁系统;设置于搭载系统上,在攀爬系统带动装置沿桩身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用于将包覆膜以螺旋下降的方式包覆在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上的包覆系统。本申请的装置安装在建筑物桩身上之后可以自行对桩身进行清洁,并可以在清洁后对桩身进行包覆保护。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水下作业。清洁包覆后可以使桩身在长时间保持洁净,并隔绝桩身与海水,杜绝海洋生物附着和环境腐蚀造成的桩身结构损伤。

    一种海上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的自动清洁维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7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5718.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下作业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上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的自动清洁维养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搭载系统;设置于搭载系统上,用于带动装置上下移动的攀爬系统;设置于搭载系统上,用于对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进行清洁的清洁系统;设置于搭载系统上,在攀爬系统带动装置沿桩身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用于将包覆膜以螺旋下降的方式包覆在建筑物水下圆柱形桩身上的包覆系统。本申请的装置安装在建筑物桩身上之后可以自行对桩身进行清洁,并可以在清洁后对桩身进行包覆保护。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水下作业。清洁包覆后可以使桩身在长时间保持洁净,并隔绝桩身与海水,杜绝海洋生物附着和环境腐蚀造成的桩身结构损伤。

    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岩体蠕变耦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75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811087777.0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岩体蠕变耦合分析方法。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岩体蠕变耦合分析方法,步骤如下:(1)、构建预应力锚索加固蠕变岩体试块的力学模型,进行预应力作用下锚索与岩体的受力分析;(2)、考虑岩体在低应力作用下的稳定蠕变特性和高应力下的非稳定蠕变特性,建立岩体的一维蠕变力学模型;(3)、推导岩体受锚索预应力损失效应影响的蠕变方程;(4)、得出锚索预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5)、对比分析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和已有文献的试验结果。本发明综合考虑岩体的稳定蠕变和非稳定蠕变性质,拓宽了岩体蠕变与预应力锚索耦合作用的应用范围;对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纳微尺度压痕实验的岩石蠕变特性多尺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7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53682.7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纳微尺度压痕实验的岩石蠕变特性多尺度分析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综合分析纳米压痕蠕变实验、微米压痕蠕变实验、三轴压缩蠕变实验结果;(2)、分别建立三种实验的数值模拟网格模型,分别反演获得纳米、微米、岩心尺度下的三维蠕变参数;(3)、提出尺度升级模型实现力学参数从微观向宏观升级,并与三轴压缩蠕变实验计算结果对比分析;(4)、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各尺度下数值模拟网格模型,进行各尺度下的数值模拟,进行蠕变参数的尺度升级计算验证。综合考虑微、纳米压痕实验和宏观蠕变试验,拓宽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范围。

    单轴压缩下加锚岩体蠕变特性的黏弹性理论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719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1087776.6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单轴压缩下加锚岩体蠕变特性的黏弹性理论分析方法。单轴压缩下加锚岩体蠕变特性的黏弹性理论分析方法,步骤如下:(1)、构建锚杆加固蠕变岩体试块的力学模型,进行单轴压缩作用下锚杆与岩体协同变形的受力分析;(2)、考虑岩体在低应力作用下的稳定蠕变特性和高应力下的非稳定蠕变特性,建立岩体的一维蠕变力学模型;(3)、推导单轴压缩下加锚岩体的黏弹性蠕变理论公式;(4)、对比分析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和已有文献的试验结果。本发明综合考虑岩体的稳定蠕变和非稳定蠕变性质,拓宽了加锚岩体蠕变特性的应用范围;对锚杆支护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应用领域广泛。

    一种水循环控制的变频竖向循环荷载加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8765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64005.1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循环控制的变频竖向循环荷载加载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桩、支撑系统、水箱加载装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加载装置包括上部透明水箱、下部透明水箱、水管以及水泵系统,所述的水泵系统包括抽水泵、注水泵以及时间控制器,所述的水泵为变频水泵,用来改变水泵的流速,所述的时间控制器用来控制两个水泵的开关间隔,以控制循环周期,并与变频水泵配合控制循环荷载的大小。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模拟大型储罐进出油时单桩力学性能研究的模型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