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1347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10101671.1
申请日:2008-03-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合成氨驰放气中氮气和氢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从合成氨装置氨回收塔气体出口排出的合成氨驰放气引入水合反应器,与来自水合反应器顶部的水合物工作液逆流接触,使驰放气中所含的甲烷和氩气与水合物工作液中的水发生水合反应形成水合物,同时驰放气中的氮气和氢气被提浓得到提浓气体;将提浓气体返回合成氨反应单元加以利用,而将水合物引入水合物化解器化解。本发明同时涉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回收合成氨驰放气中约80%或更多的氢气和氮气,减轻制氢单元的负荷,提高装置的产量,降低能耗,减少驰放气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153071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10101850.5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处理煤层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煤层气从水合反应器底部引入水合反应器,与水合反应器中的水合物工作液接触,使煤层气中所含的甲烷与水合物工作液中的水发生水合反应形成水合物而被从煤层气中脱除,同时煤层气中的甲烷被脱除后得到净化气体;其中,水合反应器的操作压力为0.11~0.85MPa,温度为3~18℃。所形成的水合物可进一步被引入水合物化解器化解,得到高浓度的甲烷。本发明同时还涉及一种实现所述低压处理煤层气的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可以在较低压力下安全地对含氧煤层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中的甲烷被脱除到摩尔分率在0.05以下,从而减少甲烷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同时避免爆炸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853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119766.6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一维条件下气体水合物成藏过程的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利用在一维高压反应器内室形成水合物来模拟气体水合物成藏过程,所述反应器内室被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中间部分为用于生成水合物的含水多孔介质填充区,上、下部分为自由空间;该方法包括:将实验气体从反应器下部引入反应器内室,使实验气体自下而上渗流经过多孔介质填充区,在多孔介质填充区内生成水合物,并将未反应的实验气体从反应器上部引出;通过测定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过程中的流量变化来确定水合物形成速度。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模拟水合物形成的气运移和水运移两种形式,且可模拟水合物从成核诱导、水合物逐渐形成、水合物成藏、直至圈闭的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0404482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105303.0
申请日:2005-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离乙烯裂解气的方法,是一种水合分离、深冷分离和膜分离操作的组合工艺,实现裂解气中氢气、甲烷与C2组分的分离。首先令待分离的裂解气进入水合分离单元与含水液体接触,控制水合条件使裂解气中的C2组分优先形成水合物,裂解气被分离成甲烷+氢气物流和甲烷+C2两股物流;甲烷+C2物流经脱水、冷却后进入深冷脱甲烷塔,实现甲烷与C2组分的精细分离;甲烷+氢气物流经脱水后进入膜分离器,对其中的氢气和甲烷进行分离,得到的甲烷物流经过预冷、膨胀,为脱甲烷塔提供冷量。本发明的工艺可省略传统工艺中的逐级冷凝工段和冷箱,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0387897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510079689.2
申请日:2005-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合物储罐,所述储罐具有一个以上叠放设置的水合物储存单元,每个储存单元之间被底盘隔开,底盘上固定有多数个间隔布置的金属薄片,金属薄片上开设有孔;用于热交换的冷却盘管经底盘进入储存单元,并从每个金属薄片所开设的孔中盘旋穿过,再从顶部伸出进入上面的储存单元;底盘与罐体内壁紧密嵌合,且底盘与穿设的冷却盘管间成密封状态;各储存单元之间通过罐壁开设的气孔可实现气相空间的连通。本发明同时涉及利用该储罐生成水合物的方法,用于天然气、乙烯等气体的水合物法储存和运输,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及实际储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685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150085.7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10G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47/00 , B01D53/14 , B01D2256/16 , B01D2257/7022 , C01B3/506 , C01B3/52 , C01B2203/046 , C01B2203/048 , C10G49/007 , C10G4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加氢装置循环氢浓度的设备及工艺,在高压分离器和加氢裂化反应器之间增加一个水合分离单元,将从高压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氢气的一部分物流温度降低到1-10℃后进入水合分离单元,在这里与油包水型微乳液接触,生成水合物脱除包括甲烷的轻烃组分;水合器的操作压力为高压分离器来气的压力,操作温度为1-10℃;分解器的操作压0.2-2MPa,操作温度为5-25℃;进入水合分离单元的气体流量占来自高压分离器的气体的总流量的20%-100%;油水乳液的油水按体积比范围为1∶1-5∶1,油为柴油或煤油,在水相中加入质量浓度范围为10%-40%的四氢呋喃或在油相中加入质量浓度范围为20%-50%的环戊烷,提高了反应器内氢气分压,改进了加氢反应性能、降低了设备造价和运行功耗,避免了弛放氢。
-
公开(公告)号:CN1762930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105305.X
申请日:2005-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乙烯裂解气的工艺方法,将水合分离和深冷分离巧妙结合,对裂解气进行连续二次水合分离,实现氢气、甲烷与C2(乙烷、乙烯)的分离,并通过对分离得到的氢气和甲烷气进行膨胀制冷作为深冷脱甲烷塔的冷量来源,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去掉逐级冷凝工段和冷箱,降低脱甲烷塔冷负荷,显著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427802.3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合脱除混合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利用串连的水合反应器和耦合器,其中:耦合器包括上部的气液分离区、中部的水合物分离区以及下部的储液区;耦合器内预存有水合物工作液;将混合气与水合物工作液通入水合反应器中接触,使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水合物,得到气液混合物;将气液混合物通入耦合器的气液分离区中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混合气以及浆液;浆液进入水合物分离区,水合物滞留在水合物分离区;待水合物工作液的剩余量达到工艺预设值,停止向水合反应器中通入水合物工作液,并对耦合器内的水合物进行化解,得到第二混合气以及再生水合物工作液。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混合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33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509395.0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合物‑膜法耦合分离混合气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采用分离装置进行,分离装置具有工作腔室,工作腔室上部设有分离膜,底部用于盛置水合物工作液;分离膜与水合物工作液的液面之间具有分离腔;分离膜能够使混合气体中与水合物工作液反应倾向性相对较弱的第一组分选择性透过;该分离方法包括:将待分离的混合气体通入分离腔内,使其中的第一组分通过分离膜,得到富集第一组分的产品气;使待分离的混合气体中与水合物工作液反应倾向性相对较强的第二组分与水合物工作液反应而生成水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混合气分离方法,具有较高的气体分离效率并获得高浓度的产品气。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444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410494211.5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10G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油改质的水力空化装置和系统。本发明的水力空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重油入口段、喉管段、扩大段和稳定段,各段依次连接并且轴向连通,所述喉管段的流通面积均小于所述重油入口段入口端和所述扩大段出口端的流通面积,所述重油入口段和所述扩大段均具有喇叭状通孔,并且所述喇叭状通孔的小端均朝向所述喉管段设置,在所述喉管段上径向设置有与所述喉管段连通的助剂入口段。本发明的装置和系统可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利用水力空化对重油进行改质,并且可获得良好的改质和降粘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