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2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731200.X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振捣棒实时监测定位系统,包括有人工振捣棒,在人工振捣棒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区域内设有至少3个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发送到服务器中。本发明的人工振捣棒实时监测定位系统,能够实时获得混凝土施工时人工振捣棒的精确三维坐标信息,为人工振捣质量监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还可以结合人工振捣质量监控解决方案获取的其它监控数据,有效辅助了施工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的控制,避免了漏振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64650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727702.5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安全性监控技术,其公开了一种振捣台车运行过程中现场安全性监测预警方法,解决传统技术中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对振捣台车运行过程中的现场安全性进行监控,难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该方法包括:a.实时获取振捣台车驾驶室的位置;b.实时获取振捣台车运行空间的影响范围;c.实时获取现场施工人员的位置;d.计算现场施工人员的位置与振捣台车运行空间影响范围之间的最小距离;e.将该最小距离和预设的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判断现场施工人员是否振捣台车运行危险区域,若是,则进入步骤f,否则,返回步骤a;f.对振捣台车驾驶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相应安全告警。本发明适用于振捣台车施工现场的监控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3309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179935.6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质量控制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通讯组网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主要步骤为:在振捣施工现场以无线接入点方式设置无线局域网覆盖整个施工现场,保证所有的振捣机均处于无线局域网中,施工现场的无线局域网与服务器数据中心建立网络连接,使施工现场的无线局域网与数据中心建立在同一局域网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实现振捣质量监控的智能化及网络化,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控制过振、漏振和欠振等问题。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12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738341.4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捣机实时监测定位系统及方法,在振捣机的大臂上设有定向天线和定位天线,振捣机的小臂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的定向天线、定位天线和角度传感器均通过有线连接至监测定位主机,监测定位主机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连接。本发明的振捣机实时监测定位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获得振捣机上振捣棒的精确三维坐标信息,获得的数据能够作为振捣机振捣质量监控方案的基础,辅助施工管理人员控制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避免各种不规范振捣行为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965455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66723.8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单片机实现混泥土平仓监控的方法,包括:a.在平仓前先将平仓区域数字化划分,对获得的平仓区域点阵赋予坐标信息、预计平仓耗时和预计平仓速度;b.通过卫星定位装置实时获取包括平仓设备的坐标和运行速度的数据,并发送到以控制设备的单片机中;c.单片机判断获取的实际平仓区域面积与预计面积是否匹配;将计算出平仓设备的平均运行速度和平仓耗时分别与预计平仓速度和预计平仓耗时对比,判断是否与预计相符合。本发明能够自动实时获取平仓机的准确运行数据,通过单片机对平仓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有效避免了如漏振等不符合大坝平仓规范的情况发生,最大程度保证了混凝土平仓后整体的平滑度,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平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10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41366.X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振捣领域,尤其是涉及振捣棒旋转角度的测量方法。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坝振捣质量控制主观性强,无法对振捣棒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振捣棒旋转角度的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通过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部对测量齿条进行错位检测,在第一时刻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且,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得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所间隔的时间段为传感器的最小检测周期;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获得计数器的计数值;基于所述计数值,以及计数值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振捣棒的实际旋转角度。本发明适用于振捣棒旋转角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73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78759.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安全领域,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提供了基于SHA算法和TPM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数据获取端中设置TPM可信平台模块,由TPM可信平台模块基于服务器端发送的散列数列哈希值生成认证身份密钥证书,通过服务器对认证身份密钥证书的验证,对比散列数列发送前的哈希值及数据获取端接收到的散列数列哈希值实现多重认证以确保双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83757.5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26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厂工况评估方法及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厂工况评估效率的同时保障评估的准确性。本发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厂工况评估方法,包括:在设置时间段内采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监测数据;对采集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补差及补全处理;选取需要聚类的指标数据;根据选取的指标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段筛选;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据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特征,设定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对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输出聚类结果;根据输出的聚类结果对污水处理厂工况进行评估。本发明适用于对污水处理厂工况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149870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377112.4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缆机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缆机防碰撞方法存在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缆机吊钩的防碰撞预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缆机施工大坝的最高坝段、最高坝段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以及最高坝段各边界点的第一坐标集合;实时获取所述吊钩的第二坐标,计算吊钩与最高坝段的实时高度差;在XY平面上,分别计算吊钩与坝段各边界点的距离,确定在XY平面上与吊钩距离最近的坝段边界点及对应的第一最小距离;当所述实时高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并且所述第一最小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发送吊钩即将碰撞的预警信息。本发明能够在缆机吊钩可能将与最高坝段发生碰撞时发送预警信息,保证了缆机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50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02924.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振捣质量控制容易出现漏振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NSS-RTK和UWB融合定位的振捣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振捣设备的作业状态;当振捣设备处于振捣状态时,根据预设周期分别获取振捣设备的GNSS-RTK定位坐标和UWB定位坐标,并获取每个GNSS-RTK定位坐标对应的GNSS-RTK定位差分值;根据选取的GNSS-RTK定位坐标和UWB定位坐标生成振捣设备的定位坐标集合;根据所述定位坐标集合计算振捣点位坐标,根据所述振捣点位坐标确定振捣区域。本发明通过更完善、更精确的融合补偿定位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定位精度,避免出现漏振误判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