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95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80385.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坝结构受机理不明基础变形影响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监测评价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近坝区监测资料,采用有限元原理,快速实现准确评估机理不明基础变形对拱坝结构产生影响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该安全性评价方法在对整体模型、拱坝结构子模型以及对整体模型加载进行充分分析获得拱坝结构子模型节点加载响应数据后,再假定基础变形分布模式M并加载获理一个拱坝结构的变形数据S1,然后再与实际变形数据S0进行比较,导找出合理的基础变形分布模式M,并长期监测、预判远期变形,进而判断拱坝运行是否安全,是否需要进行加固处理,达到快速、准确实现拱坝机理不明基础变形对拱坝结构产生影响的评估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89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78266.2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E02B1/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梯级水电站风险分析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综合考虑了梯级水电站风险的各种因素,为水电工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本发明中的构建方法包括:a.采用基于安全运行基本功能要求的工程风险分解识别方法识别出梯级水电站影响功能的风险;b.综合考虑影响梯级水电站的各个具体风险因素,并定义为节点变量,形成变量集;c.将变量集中的风险因素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的形式,分层填入表格中,得到风险因素因果逻辑关系层级表;d.根据风险因素因果逻辑关系层级表中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单箭线将各变量连接成有向无环图,即完成了梯级水电站贝叶斯风险网络模型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738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779222.2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时灌浆廊道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临时灌浆廊道,包括建基面和置换体,在大坝的所述建基面以下设置有置换开挖空间,所述置换开挖空间向河床部位的地质缺陷及其影响带延伸,在所述置换开挖空间内预留有灌浆廊道,所述置换体浇注在所述置换开挖空间内、所述灌浆廊道外。通过在建基面以下的地质缺陷及其影响带设置临时灌浆廊道,有效地解决了施工工期和地质缺陷处理之间的矛盾,大幅度缩短工程的直线工期;并且这种结构的临时灌浆廊道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可靠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18753.0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混凝土坝,尤其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的悬臂键槽模板结构。用于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的悬臂键槽模板结构,包括模板前板、模板前板、移动装置,移动装置、模板前板均与模板前板相连接,且移动装置可使模板前板沿模板前板移动,还包括无砂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无砂混凝土预制板由水、水泥和粗骨料搅拌而成,且其贴合设置在模板前板上,无砂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凹槽。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提高接缝施工质量的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的悬臂键槽模板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2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2280.7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拱坝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高拱坝三轴受力结构安全度简易算法。本发明公开的高拱坝三轴受力结构安全度简易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拱坝混凝土在考虑多轴受力状态下的如何确定坝体结构安全度的问题,具体包括步骤采集数据、拟合数据得到混凝土σ3/fc与σ2/σ3、σ1/σ3的关系曲线,以及将待分析拱坝的应力值σ1(i)、σ2(i)及σ3(i)带入关系曲线中进行插值从而确定拱坝三轴结构安全度K的步骤。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混凝土σ3/fc与σ2/σ3、σ1/σ3的关系将拱坝三轴强度安全与单轴强度安全的表述联系起来,简化了拱坝三轴强度安全的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5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21280.2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坝裂缝分类方法,属于混凝土坝工程技术领域。混凝土坝裂缝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裂缝的性状选取影响特征;2)对选取的影响特征分别制定评分标准;3)对选取的影响特征分别指定影响权重;4)通过实测,获得选取的影响特征的具体参数;5)计算裂缝的综合得分V;6)对综合得分V值采用min-max标准化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结果映值F,结果映值F在0-1之间,根据国家规定的四类裂缝而对裂缝进行分类,具体为:F<0.5为A类裂缝;0.5≤F<0.65为B类裂缝;0.65≤F<0.85为C类裂缝;F≥0.85为D类裂缝。本发明了一种更为科学、分类准确的混凝土坝裂缝分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31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34638.7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储库工程运用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这种布置设计方法可全面的考虑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岩石强度应力比这一至关重要因素,使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案更为科学,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首先确定主洞室位置,然后确定主洞室轴线方位,再确定主洞室之间的岩柱厚度,最后确定主洞室洞形,在确定主洞室轴线方位时,首先测得施工处岩体主要结构面走向和最大主应力方位,以主洞室轴线同岩体主要结构面走向和最大主应力方位的夹角来确定主洞室轴线方位,主洞室轴线与岩体主要结构面走向的夹角不小于40°,主洞室轴线与最大主应力方位的夹角为0~40°。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58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24759.8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结构,以及开启所述水工隧洞结构的开启方法,属于水工建筑物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程造价极低的水工隧洞结构,以及开启所述水工隧洞结构的开启方法。所述水工隧洞结构包括水工隧洞本体,所述的水工隧洞结构还包括封堵段混凝土和沿所述水工隧洞本体过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封堵段混凝土内的过流装置;所述的水工隧洞本体通过所述的封堵段混凝土封闭,封闭后的所述的水工隧洞本体通过开启布置在所述封堵段混凝土内的过流装置过流。所述开启方法包括确定连接螺栓的破断力、根据破断力确定并制作爆破切割药包、将爆破切割药包放置到两个连接法兰之间的连接螺栓处并启动所述的爆破切割药包爆开所述的封头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33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34648.0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储库工程运用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方法,这种布置方法可全面的考虑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岩石强度应力比这一至关重要因素,使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案更为科学,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首先确定主洞室位置,然后确定主洞室轴线方位,再确定主洞室之间的岩柱厚度,最后确定主洞室洞形,在确定主洞室位置时,首先测得施工地的岩石强度应力比,当岩石强度应力比为2.0~4.0时,主洞室外缘到谷坡面的岩体厚度应大于400m;岩石强度应力比为4.0~7.0时,主洞室外缘到谷坡面的岩体厚度取值为200~400m;岩石强度应力比大于7.0时,主洞室外缘到谷坡面的岩体厚度为150~200m。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88918.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爆领域,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的岩爆风险等级预测方法,通过解释性算法能够分解并定量映射各个评价指标对岩爆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这一过程有助于识别影响岩爆风险预测的关键因素,阐明预测模型的决策逻辑,克服预测模型在可解释性方面的局限,增强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对岩爆等级进行合并,将多分类问题简化为更少的分类,可以更集中地处理类别之间的差异,降低模型的学习难度和复杂性,减少过拟合的风险。通过这样的转换,工程现场也可以制定更为合理的安全措施、优化资源分配、调整监测重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