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515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59771.4
申请日:2010-08-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可见光响应的掺杂型M-TiO2/AC光催化剂的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颗粒活性炭,用盐酸酸洗、水洗之后,烘干备用,以磷酸为扩孔剂,在100-300℃下浸渍4-10h,然后在N2保护下活化,升温速率为5-15℃/min,活化温度为600~900℃,活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再经酸洗、水洗至中性,制得改性活性炭AC;按常规方法,在搅拌下,将TiO2、金属M的氧化物或硫酸盐加入到蒸馏水、冰醋酸、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形成溶液,将溶液缓慢滴入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载体活性炭,负载两次得到掺杂型M-TiO2/AC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其对气相甲苯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9%。
-
公开(公告)号:CN101774577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17138.4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醛树脂活性炭微球及其快速制备方法。先将水溶性酚醛树脂或醇溶性酚醛树脂经喷雾干燥或流化床干燥制备成一定大小的酚醛树脂微球,将此微球进行热固化,将固化样品在惰性气氛下升温炭化,将固化样品(或炭化样品)与活化剂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下升温炭化活化,在冷却并经水洗、酸洗、水洗得到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微球。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收率高,产品粒径均匀,球径及比表面积可控,便于工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848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32954.4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江苏强林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热式连续制备生物质热解气化煤气的方法及用的回转炉,在炉尾冷却段,热解干馏后600-800℃的红木炭与炉内下部冷却喷淋水生成的水蒸气反应,吸收大量热量同时产生水煤气和半水煤气。回炉煤气与空气的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维持生物质料层的热解温度,为下一步热解、干馏及与水蒸气的分解反应提供足够的热能。利用其提供的热能,将炉内生物质进行热解干馏,并产生大量的挥发物,逐步将生物质加热分解出高热值干馏煤气。回转炉采用了三段式设计:第I段炉头预热段,主要对原料进行预热、干燥。第II段回转炉体热解段,主要是热解干馏。是该炉体的核心工作部分。第III段炉尾冷却段,主要是对木炭进行冷却。制备的煤气热值高。装置占地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915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35564.8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B5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热式连续制备生物质热解气化煤气的方法及使用的热解气化炉,方法为:生物质与粗热解煤气逆向接触换热,粗热解煤气换热后排出,而生物质在热解筒与过渡筒内利用回炉煤气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热解干馏为木炭,分解出干馏煤气,然后下沉进入气化筒;热解产生的粗热解煤气净化后一部分去燃气柜,另一部分调压后作为回炉煤气,与从空气分布器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将过渡筒内的生物质加热到600~800℃;进入气化筒的木炭与喷淋的冷却水反应,产生水煤气和半水煤气,粗热解煤气从出口出来,冷却的木炭由出炭口排出。本发明能连续稳定提供高热值生物质煤气。
-
公开(公告)号:CN101396660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55971.8
申请日:2008-10-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23/755 , B01J23/745 , B01J21/16 , C10C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粘结剂的制备:称取Ni(NO3)2·6H2O晶体和Al2O3粉末,将Al2O3粉末加入Ni(NO3)2·6H2O晶体的水溶液中,在恒温40℃水浴中浸渍2h~4h,干燥,制成淡绿色粉末,再焙烧;第二步,白云石预处理:将白云石粉碎成200目以下的粉末;第三步,复合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将Fe2O3与白云石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粘结剂,再加入5~20mL硝酸,混合均+-*匀,挤压成型,自然干燥后,105℃下干燥,再在400℃煅烧,升温至900℃煅烧;第四步,活性组分溶液浸渍:用Ni(NO3)2乙醇溶液浸渍复合催化剂载体,干燥后,再在600~800℃焙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强度好、实际应用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148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22637.5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复合式精馏塔装置,包括塔釜、精馏塔塔体、塔顶冷凝器,所述的塔釜上设有精馏塔塔体,精馏塔塔体上设有塔顶冷凝器,所述的精馏塔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塔板精馏段,由精馏塔的塔壁和多块塔板组成,塔壁上均匀设有多块塔板,在塔板上设有丝网,固体催化剂附着于丝网上,下部为填料催化反应段,在精馏塔的塔壁内填充有填料,所述的填料内填充固体催化剂。油脂和气态醇逆向加料,在催化剂表面迅速接触,并逐塔板进行酯化反应,反应产物生物柴油、甘油流入釜底,多余的气态醇经塔顶冷凝器冷却后返回精馏塔循环使用,实现了在同一装置内完成反应和精馏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597845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1626.3
申请日:2004-08-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B5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5
Abstract: 一种用于流态化气化炉的生物质细颗粒物料连续加料器,由螺旋输送器和料斗组成,料斗设在螺旋输送器的进料口上,在螺旋输送器的进料口上方设有拨料器。由于本发明在螺旋输送器的进料口上方设置了拨料器,实现了稳定连续的加料,有利于生物质气化炉的正常运行。在向上翘起的出料过渡管中,物料的自重会使物料向下回落,而螺旋输送器的推动作用,又使物料沿出料过渡管向上前进,从而使物料充满出料过渡管,使其中的充填密度大大增加,但又能连续不断地进料,导致流态化气化炉与加料器被封闭隔离,更有效地保证了流态化气化炉的整体密封性,避免了流态化气化炉炉内压力的损失或炉内气体逸出而导致危险,更有利于生物质气化炉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1530810U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20235334.1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江苏强林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所述的内热式连续制备生物质热解气化煤气的方法中的回转炉,由左向右由炉头预热段、回转炉体热解段、炉尾冷却段组成,回转炉体热解段通过前后两个托轮与炉头预热段和炉尾冷却段连接炉头预热段上设有螺旋输送机,在螺旋输送机上设有原料进口,炉头预热段上设有粗热解煤气出口;回转炉体热解段主要由回转内筒和外保温层组成,在回转内筒和外保温层之间设有烟道,烟道出口设在靠近炉头预热段的一端,燃烧装置设在靠近炉尾冷却段的一端,燃烧装置上设有回炉煤气和空气进口,在炉尾冷却段内设有内置冷却水喷淋装置和冷却水进口和出炭口。
-
公开(公告)号:CN201648001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143964.9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热式连续制备生物质粉状活性炭的旋风炉,为卧式圆筒型,在旋风炉炉头部设有进料口,在旋风炉的炉壁上设有一排进气管,进气管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30~80°,相邻两个进气管之间的距离L为10~40cm,在旋风炉炉尾部设有出料口。旋风炉的进料口与螺旋进料器连接,旋风炉的进气管与混合器连接,旋风炉的出料口与余热锅炉的进料口连接,余热锅炉的出料口和旋风分离器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与引风机连接。余热锅炉的水蒸气出口与混合器的水蒸气进口连接。得到的粉状活性炭0.15%亚甲基蓝吸附值在18毫升以上,同时具有70%以上的A法焦糖脱色力。
-
公开(公告)号:CN201342343Y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20037689.X
申请日:2009-01-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床用气体分布器,设于集气室4内,包括上圆锥体、下圆锥体、支架、支架上倒置设有下圆锥体,在下圆锥体上设有上圆锥体,上圆锥体与下圆锥体的底面相对,上圆锥体与下圆锥体具有相同的底面直径,且底面直径小于集气室的内径。所述上圆锥体的底角a为30°~55°;下圆锥体的底角为28°~48°;上圆锥体与下圆锥体的底面半径小于集气室的内径2mm~20mm。锥体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效果好,有效改善气体分布均匀程度;锥面光滑无气体通道,压降小,耐磨损,高温下不易变形;环状间隙可以有效防止原料中所夹带杂质对分布器造成的堵塞,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或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