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1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04507.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5/10 , A01H6/2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毛白杨PtPRP1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扩增得到的毛白杨PtPR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CRISP/CAS9系统,设计gDNA敲除杨树中的PtPRP1基因,发现敲除了PtPRP1基因的杨树抗旱性提高,同时过表达毛白杨PtPRP1基因的拟南芥脯氨酸含量降低,抗旱性下降。由此本发明得出结论毛白杨PtPRP1基因可以负调控植物的抗旱性,通过降低毛白杨PtPRP1基因的表达量,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本发明提供的毛白杨PtPRP1基因可用于杨树及多种植物的抗旱株系的选育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956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8562.9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林木多性状聚合育种系统及方法,所述林木多性状聚合育种系统包括:性状测定模块、性状分类模块、性状剖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性状保留模块、杂交模块、温度监测与控制模块、湿度监测与控制模块、光照监测与控制模块、施肥模块、移栽模块、种子获取模块、云存储模块、更新显示模块。本发明对林木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的把控更严格,对林木生长的维持和促进效果更好,方便进行杂交。本发明通过对林木性状的聚类分析实现各性状分类,并从所述类别中进行与选育目标相近的多个优势性状的选择,获得性状突出的植株并对其进行杂交,得到的植株的性状更突出,能够结合多重优势,更具有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17199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576607.3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时去除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表面和内生菌的方法。本发明采用50%的多菌灵对扦插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含有200mg/L两性霉素B和100mg/L硫酸链霉素的无菌水溶液对扦插枝条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含有100mg/L两性霉素B和50mg/L硫酸链霉素的无菌水溶液对半木质化的新发枝条进行预处理,并且采用溶脂混合液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清除杨树等外植体表面及内部的细菌及真菌,使外植体保持充足的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16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576639.3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表面多脂植物的外植体进行处理的溶脂混合液、采用该溶脂混合液对表面多脂植物的外植体进行处理的方法、以及一种培养杨树等表面多脂植物外植体的方法。本发明将溶脂混合液用于溶解表面多脂植物外植体表面的树脂,结合酒精及次氯酸钠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清除表面多脂植物外植体表面的细菌及真菌,使外植体保持充足的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16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576636.X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 A01G2/10 , A61L2/18 , A61L101/44 , A61L101/34 , A61L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去除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内生菌的方法。本发明采用50%的多菌灵对扦插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含有200mg/L两性霉素B和100mg/L硫酸链霉素的无菌水溶液对扦插枝条进行消毒处理,以及采用含有100mg/L两性霉素B和50mg/L硫酸链霉素的无菌水溶液对半木质化的新发枝条进行预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清除杨树等外植体表面及内部的细菌及真菌,使外植体保持充足的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03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03814.9
申请日:2012-04-11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植物总RNA提取的方法。RNA样品中不含有破坏RNA和抑制逆转录和PCR反应的因子。该方法广泛的适用于各类植物总RNA的提取、纯化及制备之用。而且可以对不同来源、不同生长期、不同处理、不同组织样本的RNA进行分离、纯化。尤其是普通方法难以提取的富含多糖、多酚的植物的总RNA的理想提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9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04173.9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kGST基因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的应用。该基因来源于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该基因编码谷胱甘肽S-转移酶。该发明涉及CkGST基因转化植物对重金属、盐、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及ABA的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71953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610011493.4
申请日:2006-03-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63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CkNHX基因和其剪切修饰基因CkNHXn。该基因来源于灌木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该基因编码Na+/H+逆转运蛋白。利用所克隆得到的cDNA,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利用酵母突变株通过互补实验验证了该基因的耐盐功能。此外,还获得了转基因植物。针对转化植株的抗盐性能的测试表明,该基因的转入可以使转基因植物具有抗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0066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610090934.4
申请日:2006-07-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苏晓华 , 吴斌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74 , C12N15/82 , C12N15/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新ZxZF基因。该基因来源于生长在沙漠中的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Bunge)Maxim.)。是一种理想的抗旱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新发现的锌指蛋白。本发明还涉及含ZxZF的载体、宿主细胞,以及ZxZF基因在转化植物获得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4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99792.2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地区杨树种植的灌溉滴水器,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端部连通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第一波纹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输水管和排水管的一侧均连通有橡胶管;灌溉装置,该灌溉装置用于对杨树树干根系处进行滴灌;所述第一波纹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波纹管对称分布在输水管的两端,所述灌溉装置的顶部与橡胶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输水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输水管对称分布在灌溉装置的两侧,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该一种干旱地区杨树种植的灌溉滴水器,可根据树干间的间隔距离调整多组灌溉装置之间的距离,能够精准的对多棵树干进行滴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