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0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32509.9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所述辨识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渗流方式,建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水幕系统层和主洞室层节理裂隙统计分析,水幕有效性试验三维随机裂隙模型的建立,大流量水幕孔、渗透汇聚性孔、高渗透性水幕孔的判别标准的建立,高渗透性孔的识别;主洞室裂隙通道的确定;以及根据高渗透性孔和主洞室裂隙通道推测确定建库区的优势渗流通道位置。采用本发明所述辨识方法,能够在洞室开挖前预测洞室标高处优势渗流通道的位置,据此可以对优势渗流区域进行预注浆等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期与运营期涌水量,减小施工期与运营期风险。

    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2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31741.8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地质环境勘查,清坡处理,矿坑回填,加筋土坡填筑,挡墙设置,雨水排泄,坡顶防水,植被恢复,蓄水留存,变形监测等步骤,有效地结合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对采矿形成的矿山地形进行人工整治,达到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良好效果;利用废弃矿渣及当地黄土填筑的人工土坡贴护陡壁,既消除了深坑陡壁地貌存在的崩塌、滑落等地质灾害隐患,解决了采矿废弃物占用土地的问题,又便于植被覆盖,地貌恢复,使得复绿的山体与周边自然山貌融为了一体,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长,恢复了自然山貌,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贡献。

    用于测定油岩与水岩的化学反应及物理变化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193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4582.0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油岩与水岩的化学反应及物理变化的方法分为三种尺度的试验,分别为通过岩粉、岩块和岩体三个尺度从细观到宏观的试验。还公开一种基于本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氩气瓶,一个压力表,两个高压缸筒,氩气瓶通过管道同时与两个高压缸筒接通,压力表与氩气瓶为不可拆卸连接,高压缸筒里用水、原油分别浸泡石膏岩样。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用于揭示水、油与硬石膏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规律,用于评价硬石膏矿储油的适宜性;通过测试反应前后硬石膏的质量变化,分析其水、油溶蚀规律。

    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31741.8

    申请日:2015-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E02D17/18 E02D29/02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地质环境勘查,清坡处理,矿坑回填,加筋土坡填筑,挡墙设置,雨水排泄,坡顶防水,植被恢复,蓄水留存,变形监测等步骤,有效地结合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对采矿形成的矿山地形进行人工整治,达到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良好效果;利用废弃矿渣及当地黄土填筑的人工土坡贴护陡壁,既消除了深坑陡壁地貌存在的崩塌、滑落等地质灾害隐患,解决了采矿废弃物占用土地的问题,又便于植被覆盖,地貌恢复,使得复绿的山体与周边自然山貌融为了一体,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长,恢复了自然山貌,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贡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