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894397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2863697.3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快速通过暗挖车站的施工系统,包括过站导洞和过站步进系统,所述过站导洞设于所述暗挖车站的端头,所述过站步进系统包括平移步进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平移步进装置上且用于接收所述盾构机的接收台,所述平移步进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于所述接收台底部的垫滚筒和钢板,以及同所述接收台连接的推进油缸,所述推进油缸可驱动所述接收台在所述垫滚筒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得盾构机可以灵活通过各种施工状态下的暗挖车站,既可以兼顾现场灵活筹划工期,又有效的提升了整体实施效率,兼顾功能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406604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20335047.9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全自动监测地表沉降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现场监测装置以及远程监控终端,所述现场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基站平台、旋转装置及测量装置以及信号处理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监测平台的上方,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全站仪和反光片,所述全站仪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装置的上方,所述全站仪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调整测量的角度信息,所述反光片设置于地表监测点,所述远程监控终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全站仪之间交互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远程全自动监测机场地表的沉降,及时掌握滑行道变形情况,从而保证飞机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8085706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26123.8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山地城市地下越行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线路和所述下行线路在高度方向上叠置,所述上行线路和所述下行线路布置于单洞双向上下重叠的同一大断面结构之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线路埋深不变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越行站设置、展线距离短、换乘便捷等问题。同时有效减小地下越行车站总体长度、控制土建规模、缩短建造施工工期、减小了对地面道路交通的影响。而且线路运营车辆出现故障时,越行线可作为故障车待避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83379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1389974.9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拱暗挖车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拱暗挖车站断面布置结构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衬砌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站台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牛腿,所述支撑牛腿上搁置有夹层板,所述夹层板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支撑在所述站厅板上,所述夹层板将所述站台层的上方分隔出上夹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整合,提高整本使用效果;集约布局,更环保更节能;不影响暗挖车站主体拱形结构受力特征,保证暗挖车站主体受力稳定;技术可拓展性强,可以用于其他轨道交通车站及地下建筑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827464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56904.2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陡倾层状岩体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系为由初衬、二衬和内衬所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初衬、二衬和内衬由外及内依次布置,所述初衬外围设置有若干锚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针对陡倾层状岩体隧道开挖破坏特征,重点加固顶部和拱部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地加固隧道顶部和层面出露处围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控制这两个薄弱位置围岩的变形和失稳,保证拱部或者层面出露处岩体稳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