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556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77229.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膜片传质性能精细化测量装置,包括低湿空气处理模块、高湿空气处理模块和膜传质的热质交换设备,所述膜传质的热质交换设备包括单层膜片、低湿空气侧和高湿空气侧,所述低湿空气处理模块包括沿低温低湿气流进入方向依次连接的冷风风机、表冷器、低湿空气缓冲罐、止回阀、循环风机,所述膜传质的热质交换设备的低湿空气侧连接设置在止回阀和循环风机之间。本发明装置利用时间积累增加两股空气之间的传质量,能够实现对不同微观结构形式的单层膜片传质能力高精度、快速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588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1673.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露点环境的多级空气深度除湿装置,包括沿室外新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风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第一表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冷器后方的溶液除湿系统、第一新风支路、第二新风支路、第三新风支路、第一回风支路、第二回风支路。溶液除湿循环的冷热源由一个独立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提供;两级转轮除湿的再生热源使用另一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冷凝热,同时采用电加热的形式来弥补冷凝热的不足,该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蒸发冷量提供给空气‑蒸发器,用于空气的冷却。经该装置处理后,送风的含湿量可以低至0.01g/kg。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81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94378.5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湿环境的湿度梯级处理装置,包括沿室外新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风机、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第一表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冷器后方的溶液除湿系统、第一新风支路、第二新风支路、第一回风支路和第二回风支路、与所述溶液除湿系统、第一新风支路和第二回风支路均连接的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该装置中空气的湿度处理流程依次包括冷凝除湿过程、溶液除湿过程和转轮除湿过程,可以对湿热的空气进行降温和深度除湿,以满足常用工业低湿环境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7656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8997.1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B30/563 , F24F3/001 , F24F3/14 , F24F12/003 , F24F2003/1446 , F24F220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驱动的间接蒸发冷却回风全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包括回风处理系统、新风处理系统、机械制冷系统,所述回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回风‑水换热器、多个喷淋填料模块,所述新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风‑水换热器、表冷器和多个新风‑水换热器。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传热传质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提高系统全热回收效率,减少了冷源投入的冷量,提高了新风处理装置的总体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50676.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除湿与溶液除湿复合的新风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该方法包括空气循环系统、两个制冷剂循环和两个溶液循环;新风与回风进行全热交换后,先由表冷器进行冷凝除湿,再由溶液除湿器进行除湿调温,直至达到理想的送风状态;回风和另一部分新风用于溶液再生和处理冷凝热,通过调节该处新风量的大小可以实现装置中关键部件之间的热量以及溶液参数随新风处理符合变化的动态匹配;溶液除湿器和再生器均采用选择透过性膜芯体,可以避免送风和排风中的带液。该装置的节能效果明显,而且解决了常规溶液除湿空气处理装置中的运行参数匹配困难、带液、送风参数控制不精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1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76599.2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7/007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5 , F24F11/83 , F24F11/84 , F24F12/006 , F24F13/28 , F24F13/30 , F24F2110/10 , F24F2110/50 , F24F2110/64 , F24F211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M2.5和CO2联控的智能新风机及新风处理方法,新风机包括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全热交换器、第一至四风道。第一风道内按新风流向依次设置有电动风阀a、一级过滤器a、电动风阀b;第二风道内按新风流向设置有电动风阀c、电动风阀f、二级过滤器、送风风机;第三风道内按回风流向依次设置有一级过滤器b、电动风阀d;第四风道内按回风流向依次设置有排风风机;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之间设有中央隔板和安装在其上的电动风阀e;本发明依据室内外空气品质,智能开启六种不同工作模式,最大限度降低空调和风机能耗,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7259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70559.2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调节前后位置的方程式赛车踏板总成,包括制动踏板及其组件和加速踏板及其组件组成的踏板总成、固定在车架之间的导轨、两端具有相异旋向螺纹的调节杆以及软轴,所述踏板总成沿导轨前后滑动,所述调节杆连接踏板总成及车架,且踏板总成及车架上分别设有与调节杆端头旋向相适配螺纹的耳片,所述软轴一端固定在调节杆上,另一端引至驾驶舱内并装有旋钮,所述旋钮的扭矩通过软轴传输至调节杆。本发明结构精巧,强度高,车手在驾驶舱内旋转旋钮,即可通过软轴将旋转扭矩传递至调节杆,通过调节杆调节并固定踏板总成在导轨上滑动的前后位置,起到远程调节的作用,适用于需要频繁调节踏板前后位置的方程式赛车,节省比赛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75908.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与最短路径算法的能源站选址布网方法,先根据负荷点的建成时间划分不同场景,针对场景单独进行聚类得到负荷归属与能源站的建设形式;动态的设计方法可以根据投资方资金情况与负荷建成时序灵活调整管网铺设时间,减少前期投资成本。此外还构建了区域能源管网模型,以最小化管网的年折算费用为目标,结合最短路径算法从可选的能源站中选择最佳的站点,建立站网布局结构模型。本申请提出的基于聚类分析的能源站优化选址和基于最短路径的管网路由优化方法,能综合考虑能源站数量、选址和管网布局的优化,实现能源站规划设计的全定量分析;易扩展应用到具体其他区域能源规划研究中,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5677.4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样本数据衍生与增量学习的冷热源主机建模方法,利用同类型冷热源主机在不同型号下的性能曲线具有相似变化趋势的特点,选定以需要建模的同类型冷热源主机下某一型号冷热源主机的样本运行工况数据作为基准,对目标冷热源主机进行数据衍生,并利用衍生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最后利用目标冷热源主机实际运行数据通过聚类提取典型工况对模型进行增量学习,进而得到适配于该冷热源主机的模型。该方法易于扩展到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冷热源主机建模中,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21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53432.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11/70 , F24F11/64 , F24F11/54 , F24F11/61 , F24F130/1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典型日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优化方法,涉及暖通空调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固定的采用全年性或季节性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不再合适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在气象典型日模拟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优化设定点温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冷能耗成本,同时保持居住者的热舒适度,实现暖通空调系统每日的最优运行策略。同时,根据聚类气象典型日的每日优化结果计算年度暖通制冷能耗成本,然后将获得的能源成本和热舒适水平与从恒定设定点温度基线获得的能源成本和热舒适水平进行比较,将最优运行策略应用于各个集群下的气象日。易扩展应用到具体建筑类型、位置和气候的其他案例研究,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