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散拾取结构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323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74628.6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散拾取结构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提出基于分散拾取结构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构架以及系统工作原理,进而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直流侧电池性负载交流近似等效分析方法,此外提出了该系统若干关键参数选取方法。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适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直流侧电池性负载交流近似等效分析方法可有效简化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建模分析过程,采用分散拾取结构以及部分关键参数选取方法,可有效解决在通电分段初级线圈边缘位置时的低效率问题以及次级侧空载导致的初级侧过流问题。

    一种基于负载识别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6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1533.1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识别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方法,该方法在初级侧和次级侧分别进行控制;初级侧的控制为:通过采集无线充电系统中初级侧补偿电容两端的电压控制电压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次级侧的控制为:通过采集电池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控制次级侧所有的开关的通断,以实现系统充电模式的转换;本发明在无线充电系统初级侧与次级侧之间无通信模块的前提下,实现了识别非法的电池性负载,通过在初级侧调节输入电压的大小和控制次级侧所有开关状态,完成了对系统的保护。

    一种接收功率低波动电动汽车分段动态无线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0842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24353.2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2 B60L11/18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收功率低波动电动汽车分段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由固定频率高频电源、初级端分级可控补偿电容、分段可控初级线圈、切换控制开关、次级线圈、次级端固定补偿电容以及电动汽车负载组成。在不改变电源工作频率的情况下,仅依靠发射线圈拓扑变换以及补偿谐振电容切换保证接收功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保证当接收线圈移动到两初级线圈中间位置时接收功率波动较小。解决电动汽车面临的电池能量密度低、需要频繁充电以及储能电池笨重且成本较高等问题,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动态地补充电能,采用该方案可以使电动汽车少载甚至不载储能电池。

    一种基于变结构的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流动方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0014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4831.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H02M3/3353

    Abstract: 一种基于变结构的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流动方向控制方法,S侧和P侧的电路拓扑结构相同,均包括电源、谐振腔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投切开关改变谐振腔的结构为LCL型拓扑或LC型拓扑,P侧和S侧的谐振腔的谐振频率相同。在启动系统时,控制P侧电源输出电压Up的相位超前或滞后于S侧电源输出电压Us的相位90°,并根据所需的电能传输方向,控制S侧和P侧的谐振腔均为LCL型拓扑或均为LC型拓扑。当需要改变两侧的无线电能传输部的电能传输方向时,通过控制电路同时改变S侧和P侧的谐振腔的拓扑结构。本方法实现了只需通过开关投切改变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两侧的谐振腔拓扑结构,即可控制电能的流向。

    一种基于匹配效率集元素穷举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6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71432.2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效率匹配集元素穷举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效率优化方法,具备在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匹配状态下的功率和效率的联合优化。针对要求中等传输距离而发射侧和接收侧都不可变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本发明首先给出了一种通过动态改变中继线圈的位置及其线圈匝数的方法,实现系统在接入某一固定大小负载时产生多个匹配效率点以及匹配效率点所对应的功率点;其次根据负载需求,在所产生的多个匹配效率点及其对应的功率点中采用穷举法选取合适的功率和效率点作为系统的工作点。该方法的特点是,首先满足系统对于效率的要求,要求传输效率必须大于50%,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效率和功率进行优化。

    一种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59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566320.X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及使用方法,该传感器包括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发送天线包括石英管、介质基板、金属板、馈电模块、匹配负载模块和波导模块,金属板上设置有金属过孔;金属板连接介质基板;石英管内部设置有蒸馏水;石英管穿出波导模块,用于与待测电力设备直接接触;石英管外表面设置有金属线,且波导模块内存在结构色散,用于使蒸馏水和所述介质基板的等效介电常数符号相反,激发等效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石英管内部蒸馏水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等效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对介电常数的变化敏感,可用于温度传感。本发明只利用两个天线和装有蒸馏水的石英管便可实现温度传感,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425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436314.X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负载数量不确定的路口无线充电情形,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监测负载个数,根据负载个数得到稳态电压调控方案,进而基于动态功率有界波动域的监测点选取方法,分析得到最优监测点的位置,最终实现各负载充电功率稳定,解决单一发射区域多接收电动汽车负载系统中新增负载带来的电动汽车单体接收功率跌落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随着新负载的接入仍能保证各负载接收功率稳定,且接入过程中不对其他负载接收功率产生较大冲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