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52555.4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震或声发射及震源机制约束的岩体裂隙表征方法,涉及岩石裂隙表征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读取微震或声发射事件发生的三维定位坐标以及包含微震或声发射事件能量、事件震级特征的点云数据信息;再对微震或声发射点云数据进行SOR降噪滤波,确定有效微震或声发射事件;然后对有效微震或声发射事件进行欧式聚类;并采用B样条曲面拟合算法将同一类有效微震或声发射事件拟合为裂隙面;最后采用矩张量反演优化裂隙面方位,完成岩体裂隙的表征。同时,还还对最终经反演修正方位的裂隙面进行可视化渲染展示。该方法实现了全自动化反演空间岩体内部裂隙面,提高了微震监测作为矿山安全监测的准确性、便捷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90023.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V1/20
Abstract: 一种钻孔埋入式传感器安装固定与回收一体化装置,整体采用圆形杆柱结构,分为传感器安置段、锚固段及握持调控段;传感器安置段、锚固段及握持调控段顺序分布,传感器安置段与锚固段之间、锚固段与握持调控段之间均通过段间衔接板固定连接;传感器安置段用于安装传感器;锚固段用于与钻孔孔壁锚固配合;握持调控段用于控制锚固段与钻孔孔壁的锚固和分离,且握持调控段还作为手部握持手柄;锚固段数量至少为一个,锚固段数量为多个时,相邻锚固段之间均通过段间衔接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摒弃了传统胶粘固定方式,采用机械式固定方式实现传感器在钻孔内的安装固定,在任意角度钻孔内满足传感器的安装固定,不受重力影响,传感器使用结束后可实现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41011.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B21/02
Abstract: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位移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柱体,固定柱体一端镶嵌在支撑圆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柱体的另一端镶嵌在顶板的下表面上,顶板的下表面中心处和支撑圆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分别焊接有支撑块,且两个支撑块之间安装有中心球体,中心球体的外侧套有位移检测装置,且中心球体与位移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等角度设置的多个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板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定位支撑柱。本申请通过检测绳的长度变换进行边坡位移的检测和判断的工作,方便使用,无需通过电力驱动,可适应不同的边坡区域,同时位移检测装置整体可通过中心球体的旋转进行角度的变换工作,有利于检测绳进行组装时进行倾斜工作,与边坡的倾斜面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36306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82842.4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用传感器布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矿山用传感器布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矿山用传感器布设系统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上设置有第一组接口;多个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开关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组接口,所述传感器至少有两种;上位机,其连接于两端的所述控制开关,所述上位机能够向所述控制开关发送控制口令,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口令控制何种传感器工作,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上位机。由于多数的矿山用传感器可时间相错工作的特点,多种传感器之间串联连接,利用传感器错时工作的特点,每次仅使用同一种类的传感器工作,便可对矿山进行测试采集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9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57051.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山微震信号自动识别方法,通过人工方法建立包含微震信号、爆破信号及机械振动信号的波形数据库;对波形库里的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下采样方法使三类波形具有相同的长度;随机选取各类波形70%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信号波形进行短时傅里叶转换,生成二维RGB图片,对不同波形种类的RGB图,分别赋予标签微震、爆破和机械振动;设计用于微震信号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分类识别操作;将波形库中除了训练样本以外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进行分类模型检验,评价信号的识别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得到精确度更高的优质微震信号识别效果,可准确的从复杂矿山井下环境的监测信号中识别出微震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59176.6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岩体质量开采成本表征的露天矿境界优化方法,首先采集露天矿多个空间位置坐标的样品点数据,以确定距离幂次反比法计算空间插值所需的最佳幂次N,并构建岩体质量RMR计算模型,获取RMR的空间分布模型。其次,构建炸药单耗计算模型,利用RMR的空间分布模型获取炸药单耗的空间模型和爆破成本的空间模型。最后,构建价值开采计算模型,利用炸药单耗的空间模型和爆破成本的空间模型获取开采成本的空间分布模型,进一步获取开采价值的空间分布模型,用于露天矿境界估算。本发明基于回归模型,以岩体质量参数RMR与每次爆破进展相联系,估算各区域炸药单耗,继而获取对应的爆破成本模型和开采价值模型,最后进行境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9807.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F18/23 , G06F18/2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露天矿山滑坡案例库的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预测技术领域,构建待预测区域的致灾因子矢量数据集;将待预测区域的致灾因子矢量数据集输入预训练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滑坡易发性值数据集;采用自然断点法获取具有滑坡风险区域,并得到具有滑坡风险区域的矢量数据集;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标准化案例库中所有案例进行聚类,得到各个案例的聚类中心;在各个案例的聚类中心中,选取与具有滑坡风险区域的矢量数据集的相似度最高的案例,根据相似度最高的案例的滑前位移速度‑时间曲线,得到滑坡易发性预测结果。本申请能够在缺失历史滑坡记录或某些致灾因子残缺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5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36416.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裂隙网络模型构建及渗流通道识别方法,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首先求解微震事件的矩张量解以及震源面的几何参数,确定主应力是否已知;然后测量岩石结构面几何信息,将微震派生裂隙网络转化成图结构;通过微震派生裂隙的圆心和该裂隙与另一微震派生裂隙的交线中心之间建立用于流体流动的管道模型;构造结构体,依次对所有的邻接结点进行访问构造三维裂隙网络渗流路径,由矩阵形式表示微震派生裂隙渗流网络系统中边与结点的衔接关系,求解微震派生裂隙的渗透率,以所有渗流通道流通时间之和作为导水性能权重,搜寻导水性能权重最小的路径即为微震派生裂隙渗流网络的主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3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7007.9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大范围大高差露天矿生产平面图快速绘制及更新方法,涉及露天矿测量技术领域,通过对露天矿整体区域以及局部区域倾斜摄影建模坡顶坡底线自动获取实现绘制和更新平面图,采用手动飞行描绘目标区域边界,在边界内规划航线自动航摄生成点云数据,将LAS点云数据文件导入至GIS软件进行点云处理,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导入不规则三角网TIN至点云数据处理软件,使用“矿山—露天矿—边坡线提取工具”自动提取坡顶坡底线,并导出坡顶坡底矢量线数据;对线数据中断线进行自动连接,对多余的线进行删除,添加坐标线与图例形成露天矿现状平面图;对原有平面图相应部分线段裁剪删除,将更新的坡顶坡底线在平面图中进行拼接,更新露天矿现状平面图。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81803.0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收集矿山现场微震事件,对微震事件的波形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MSSA方法进行分析,获取波形的第1主重构分量RC 1;其次构建LSTM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噪声段、信号段和尾波段的区分,确定信号段初始点位置,即为P波到时;最后利用验证数据进行P波到时拾取的结果检验,评价P波到时拾取精度。本发明在进行P波到时拾取时准确度更高,与人工拾取之间的误差更小,且具有鲁棒性,提升了矿山开采微震信号P波到时的拾取效率和精度,为微震自动、高精定位计算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