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6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426915.4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机电设备故障在线识别和未知故障自动学习。本发明不依赖人工选择故障特征,能够较为全面的学习设备状态监测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该方法可以实现设备状态数据到故障类别的自动拟合,减少了进行故障诊断算法开发的工作量,该方法通过对未知故障的学习,可以实现故障诊断功能的不断拓展,提高系统的投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8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17301.9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47 , H02K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自复位式阀门电动执行机构,其包括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箱盖、箱体和弹簧复位部件;所述箱盖、箱体和弹簧复位部件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弹簧自复位式阀门电动执行机构还包括行程控制结构、扭簧、机械限位机构和输出轴;所述行程控制结构、扭簧、机械限位机构和输出轴设置在所述执行机构的一侧,且由上至下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弹簧自复位式阀门电动执行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复位速度快,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02230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93813.3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换料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中可将第一至第四数据装载在装换料设备的上位机中,通过配置相应的接口,与原有的上位机控制系统相融合,实现对于燃料组件的数据管理并且提高装换料设备操作的正确性和效率。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四数据,装换料设备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好的数据接口获取第一至第四数据中的数据或改变第一至第四数据中的数据,以此整个装换料设备的控制系统可以具备自动完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0878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10061303.X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止转销固定棒位探测器线圈的结构,包括:复数个线圈组件和支撑组件;每个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在线圈骨架内壁内设置一个以上的台阶和孔;台阶和孔间隔排列,台阶之间等距离排列;孔之间等距离排列;支撑组件包括:套筒和支撑杆;支撑杆分布在套筒的圆周上;在套筒的圆周上设置用于将支撑杆约束在套筒上的支撑槽;支撑槽的个数与台阶相对应;在套筒的圆周上还包括:与支撑槽间隔分布的止转销槽;止转销槽与孔的个数相对应;还包括:止转销;止转销插入复数个线圈组件的每个孔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约束所有线圈组件在轴线上的旋转自由度,提高棒位探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便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31834.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媛 , 陈剑锋 , 张健鹏 , 钟华 , 金博 , 谢晶晶 , 匡红波 , 卜江涛 , 李雷 , 任文俊 , 陈浩 , 曲海涛 , 薛泓元 , 许孟轩 , 蔡志洲 , 孟庆宇 , 张艳婷 , 王镜淇 , 邢璐辉 , 张东生 , 郑茗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字符低质图像的复原增强方法及系统,涉及水下图像增强技术领域,基于结构森林进行复原,具体包括:通过结构森林对所述原始图像的频谱图进行边缘提取;基于结构森林边缘图采用直线检测和投影映射算法估计点扩散函数;估计点扩散函数后通过维纳滤波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复原,得到复原后的清晰图像;基于反锐化掩模进行增强,具体包括:采用改进的索贝尔算子得到高频增强图像;采用基于曲线映射方法得到低频增强图像;基于反锐化掩模将高、低频同步增强图像进行像素级加权融合,得到最终增强图像。本发明具备实现水下燃料组件字符低质成像的复原和增强能力,同时解决了图像字符对比度不足、清晰度较差两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03847.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12 , G21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加热管式耐辐照加热试验系统及方法,采用电加热的形式优化试验系统的结构,使得试验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解决了传统电加热线圈由于产生磁场导致探测器信号采集不准确的问题。技术方案来包括试验装置、加热线圈电源、数据采集系统和探测器电源;所述探测器电源分别与所述标准探测器和所述试验装置中的待鉴定探测器相连;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标准探测器、待鉴定探测器、加热线圈电源相连;所述待鉴定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内层套筒中,所述待鉴定探测器的侧面上均匀分布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内层套筒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夹层,所述夹层中设置有夹层介质,所述夹层外侧设置有外层套筒,所述外层套筒上设置有双加热线圈。
-
公开(公告)号:CN117270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4993.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探测器及可远程获取其正常及冗余状态的标定方法,测量各个子探测器的坪特性曲线,精确获取子探测器在组合探测器中由于分压造成的减益状态。通过断开探测器中一个子探测器的电压,而使探测器处于不同的探测器状态,可以获得关于子探测器相互屏蔽效应参数的多元一次方程,结合已获得的探测器分压造成的减益状态参数,可精确获取相互屏蔽效应对子探测器造成的减益,从而将探测器分压造成的减益和子探测器的相互屏蔽效应造成的减益进行解耦,能够定量确定分压偏移和屏蔽效应对组合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各子探测器的分压支路中连接有可变电阻,可以进行远程调节,减小近距离操作探测器和接近放射源的频率,提高标定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096900.1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33 , H01R13/52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堆芯核测电缆的防护组件。本发明包括有六方机构,所述六方机构右端设置有后端连接螺帽,后端连接螺帽右端与前端直套筒左端通过螺纹连接,前端直套筒右端与前端连接螺帽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六方机构左端与前端连接螺帽右端均设置有传感器外壳体,两个传感器外壳体分别与两个不锈钢波纹管焊接,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设置在前端直套筒右侧内部,连接器插头右端与连接器插座左端连接,连接器插头左端与连接器插座右端分别与两根电缆连接。本发明能够对电缆连接器进行防护,防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压高湿高累积辐照剂量的环境中,使得电缆连接器位置处容易被腐蚀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55259.4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棒控棒位系统的堆顶电缆组件,实现了设计寿命60年,并且能够在反应堆冷却剂泄漏工况、高辐照环境、高温高湿高压环境下执行正常的功能,实现了核电机组运行全寿期内不需更换棒控棒位系统堆顶电缆组件,减少了大量放射性固体废物,在保证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了电站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57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1075751.1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华 , 刘满禄 , 徐冬苓 , 曲海涛 , 张静 , 钟华 , 周建 , 金博 , 霍建文 , 匡红波 , 王姮 , 卜江涛 , 刘冉 , 毕道伟 , 王基生 , 肖宇峰 , 刘桂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器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包括提升组件和活动固定于提升组件上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抱抓组件、下抱抓组件和支架;上抱抓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滑轨和上抱抓;上抱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滑轨上,两个第一滑轨分别设置双向丝杆的两端;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同步带与双向丝杆驱动连接;上抱抓上设有与探测器井的销钉插孔连接的圆柱形插块;下抱抓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下抱抓和第二滑轨;下抱抓的两端通过滑轨固定于第三丝杆两端;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三丝杆驱动连接;上抱抓固定于支架上端,下抱抓通过第一丝杆与第三电机驱动相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