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595756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23304.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的反应堆堆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反应堆堆芯、一体化堆顶组件、蒸汽发生器以及主泵。本发明提供的压水堆核电站的反应堆堆本体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同蒸汽发生器管嘴焊接直连,主设备的布置更为紧凑,降低了空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23449.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腔体结构,包括水室封头和泵壳;所述水室封头和泵壳一体化设置;所述水室封头具有第一容腔;所述泵壳具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腔体结构,泵壳与水室封头一体化设计,取消了泵壳与水室封头的连接焊缝,达到了紧凑式布置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78866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98018.3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式反应堆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承压壳体部件、驱动电机部件、落棒释放机构部件、磁轭线圈部件和驱动螺杆部件。本发明提供的浮动式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其机构传动动作可靠,运行精确度高,结构简单易行,可实现浮动式反应堆各种工况下的功率控制以及反应堆安全控制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3257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12297.2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12 , G21C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12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包括: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可视化窗口,高速摄像仪,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可靠性高,具有测量范围全面、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强、实时响应快、分析和处理能力强等特点,为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及相关系统的科研和过程试验提供了高质量的测量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3013.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36 , G21C17/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电源启动系统及方法以及核反应堆,其中,核电源启动系统适用于启动核反应堆,核反应堆包括堆芯,其中堆芯包括转鼓和基体,核电源启动系统包括: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多个堆外探测器,堆外探测器用于探测核反应堆的多个堆芯信号;智能监测单元,智能监测单元接收并分析多个堆芯信号,并根据堆芯信号获取堆芯的多个堆芯参数;控制单元,智能监测单元根据多个堆芯参数对控制单元发送控制转鼓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转鼓的转动角度以及转动速率。本申请提供的核电源启动系统及方法以及核反应堆能够根据反应堆的实时状态控制转鼓以实现自动调整优化启堆过程,进一步保证核反应堆的启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89992.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冷快堆燃料棒及反应堆堆芯。该钠冷快堆燃料棒包括外包壳和内包壳,均为管状结构,内包壳设置在外包壳内;下端塞和上端塞,分别与外包壳和内包壳的底部及顶部结构密封配合,以使外包壳和内包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密闭空腔;燃料芯块,设置在环形密闭空腔内;在外包壳表面上形成吸液芯结构,以提供从下端塞侧向上端塞侧的冷却流道,钠冷却剂经过冷却流道以冷却外包壳表面。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燃料棒表面温度,充分利用吸液芯的非能动特性,事故工况下能够保障燃料棒的热量导出,提高反应堆堆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3219.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用换热器,涉及核反应堆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热管微堆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和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的外套管,外套管的内部插入有热管,且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的内直径与热管的外径相匹配,既可支撑热管,也可在外套管和热管间形成介质流道,介质通过该流道与热管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且介质在流道内沿轴向流动换热,可以有效避免管束振动,确保热管安全。同时,冷介质进入换热器壳体后先接触外套管,可以避免冷介质直接冲击热管,防止热管温度迅速降低失效,提高热管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92473.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14/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填料和导热材料,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多孔材料表面涂覆核材和金属化合物的水解产物;对涂覆有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多孔材料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制备导热填料前驱体,导热填料前驱体包括多孔材料、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从导热填料前驱体中的多孔材料上剥离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以获得导热填料,内核包括核材,外壳包括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导热填料的表面具有羟基基团,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本申请的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能够通过彼此搭接而构建出高效的导热路径。导热填料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避免导热填料在基质中团聚,羟基基团可键合到耐高温基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55915.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热管微堆中热管失效瞬态事故的试验装置,包括热管微堆模拟装置,包括反应堆组件、换热组件以及设于两者间用于传热的若干高温热管;热管失效模拟装置,包括热管模拟件以及与其连通的冷却循环组件,所述热管模拟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堆组件中;其中,所述热管模拟件由内管和外管套设组成,两管之间留有通入惰性混合气体的环隙,所述惰性混合气体用于调节所述环隙的热阻,所述内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组件连通;本发明通过调节气体组分和冷却水的流量,可实现不同温度和不同功率的传热,从而实现不同状态下热管传热以及热管失效瞬态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