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3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26856.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热管密封结构性能的验证系统及方法,验证系统包括承压试验件、密封结构模拟件以及供气机构,承压试验件具有容置腔室;密封结构模拟件安装于承压试验件上;供气机构设于承压试验件外侧,供气机构通过供气管与容置腔室连通;其中,密封结构模拟件包括加热机构和试验组件,加热机构用于使试验组件在目标温度下进行试验。上述适用于高温热管密封结构性能的验证系统,密封结构模拟件包括试验组件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将试验组件调整至常温、高温的环境下,如此满足试验组件在常温、高温及循环升降温工况下的密封性能的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84105.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7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及支撑结构,换热器涉及反应堆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高温热管和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器端板;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支撑结构,包括换热器支座和支撑底板,所述换热器端板通过换热器壳体支撑在支撑底板上。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热管与气体的热量传输,并通过支撑结构允许换热器壳体因轴向膨胀而轴向移动;在热管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本发明可实现将反应堆的热量通过高温热管和热管换热器传递给热动转换系统的工作介质;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将热量以自然对流的方式传输到环境空气,从而带出堆芯衰变热,以非能动形式实现余热排出,确保反应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49846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5299.7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B01D5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干燥器用顶紧装置,包括中间连接板、位于中间连接板左右两侧的侧顶板和连接它们的至少两组连杆组件。每组连杆组件包括左右两根连杆,销接在中间连接板和左右侧板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顶紧装置能够为波形板提供足够的顶紧力,同时该顶紧装置结构紧凑,极大地增加干燥器的窗口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48264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5440.1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干燥器用双钩波形板,其能满足蒸汽发生器设计要求。该双钩波形板包括1块波形板,该波形板带有若干个波形;在波形板的每个波峰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各连接1个挡水钩;在波形板的每个波谷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各连接1个挡水钩;在波形板的尾端还设有1个尾部挡水钩。本发明的双钩波形板,其汽水分离效率高,20%左右湿度的蒸汽进入干燥器双钩波形板进一步分离后,得到湿度≤0.25%的干蒸汽,满足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要求。由于双钩波形板它比现有其他结构湿润面积更大和捕捉水滴更有效,故分离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426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8286.0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5C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材料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材料的装置包括:封口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面连接;推进段,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二端与第三端面连接,第二端面与第三端面之间具有容纳涂覆材料的空间;推进件,与第四端面连接,其中,推进件适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涂覆材料时推动推进段,在涂覆过程中,涂覆材料从推进段与管道内壁之间的缝隙挤出并涂覆在管道内壁上。本申请的装置通过将涂覆材料从推进段与管道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挤出并涂覆在管道的内壁上,如此能够在管道的内壁上涂覆均匀且连续的涂覆材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84422.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国电投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印玺 , 翁娜 , 周全 , 李荣博 , 徐培星 , 徐国飞 , 陈其昌 , 雷云 , 夏栓 , 汤春桃 , 杨波 , 赵冬建 , 王春刚 , 张无垠 , 申越 , 刘曦 , 刘子龙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端面法兰;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壁与待测量的金属圆筒的内壁贴合,外管的内壁与金属圆筒的外壁贴合;外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端面法兰配合固定,以使外管内形成一密闭空间;外管通过其两端的端面法兰串接到管路中;空压机,接入管路;电加热棒,设置在内管内用于加热内管;热电偶,设置在内管和金属圆筒之间,热电偶用于测量所述金属圆筒内壁面的温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整体操作方便,测量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384105.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7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及支撑结构,换热器涉及反应堆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高温热管和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器端板;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支撑结构,包括换热器支座和支撑底板,所述换热器端板通过换热器壳体支撑在支撑底板上。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热管与气体的热量传输,并通过支撑结构允许换热器壳体因轴向膨胀而轴向移动;在热管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本发明可实现将反应堆的热量通过高温热管和热管换热器传递给热动转换系统的工作介质;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将热量以自然对流的方式传输到环境空气,从而带出堆芯衰变热,以非能动形式实现余热排出,确保反应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29842.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2 , F28F9/24 , F28F9/22 ,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堆核电源的余热排出换热器及热管堆核电源,热管堆核电源的余热排出换热器包括壳体,具有腔体和与腔体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多个套管,布置在腔体内且沿轴向延伸,每一套管内形成沿轴向延伸的通道;以及多个热管夹持部,布置在壳体沿轴向的两侧,其中每个通道两端各与一个热管夹持部相邻,每一热管适于穿过一个通道以及通道两端的热管夹持部。本申请提供的余热排出换热器及热管堆核电源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堆芯余热的有效导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2701.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应多工况的热管试验台架及热管试验方法。热管试验台架包括:支撑平台,用于承载热管;加热系统,位于支撑平台上,配置为向热管的蒸发段提供功率输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夹套和基于冷却夹套形成的水冷通路和风冷通路,风冷通路位于夹套内层与冷凝段之间的空间内,水冷通路位于夹套内层和夹套外层之间的空间内;数据采集系统,与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互联;以及控制系统,与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互联,配置为根据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试验数据向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输出调节参数。本申请的适应多工况的热管试验台架及热管试验方法,可以批量应对多工况试验需求,提升热管试验的便捷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3476.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用热交换器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运行状态监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回路和热交换器试验件;所述试验回路包括供热回路、测试双回路及冷却回路,所述热交换器试验件设置在测试双回路中;所述热交换器试验件包括支腿、下管箱、管束组件、上管箱以及壳体,所述支腿安装在下管箱上,下管箱、上管箱分别与壳体的两端相互对接,管束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在上管箱上设置有管侧入口接管,在下管箱上设置有管侧出口接管、管侧旁通接管;在壳体上设置有壳侧入口接管、壳侧出口接管以及壳侧旁通接管;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进行热交换器的流动、传热及阻力特性测试,用于评估和验证热交换器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算法软件各个模块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