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95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807355.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注射成型制备金属蜂窝材料的方法。所述工艺步骤为: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炼,低压注射成形,溶液脱蜡,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热脱粘和烧结,即可制成整体型金属蜂窝材料。本发明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原料粉末粒度范围要求宽、注射压力低、产品单重大、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易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3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132198.4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IPC: C21D8/02 , C21D9/00 , C21D1/26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34 , C22C38/42 , C22C38/58 , E04B1/98 ,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耐蚀性能、低强度和良好低周疲劳性能的弹塑性阻尼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其具有(2n+1)层复合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由奥氏体组织层和铁素体组织层交替排列组成,并且相邻两层的接合界面处实现完全冶金接合;所述弹塑性阻尼钢板的上表层、下表层必须为奥氏体组织层。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经组坯、热轧、热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或组坯、热轧、酸洗、冷轧、冷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制备得到。具有增强低周疲劳性能的层状复合阻尼钢板的屈服强度<300MPa;在循环拉伸‑压缩加载条件下,当应变振幅、应变比和加载频率分别为1%、‑1.0和0.1~0.2Hz时,应力幅值<400MPa,并且钢板的室温疲劳寿命>1500周次。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93750.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1D7/13 , C21D8/00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膨胀性和热稳定性的沉淀硬化型奥氏体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0.35%≤C≤1.0%,3.0%≤Mn≤15.0%,Si≤3.0%,Al≤3.0%,7.0%≤Cr≤15.0%,2.0%≤Ni≤10.0%,0.5%≤Mo≤4.0%,0.5%≤Cu≤4.0%,0.4%≤V≤2.0%,0.08%≤Nb≤1.0%,N≤0.03%,P≤0.02%,S≤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Nb和V元素质量百分比还需满足如下关系:0.65%≤0.7Nb+V≤2.5%;Si和Al元素质量百分比还需满足如下关系:0.8%≤Al+Si≤4.0%。所述奥氏体合金钢经熔铸、锻造或热轧或锻造开坯与热轧、固溶时效处理工艺流程制备得到,其线膨胀系数αm(25,400)≥16.5×10‑6/℃,室温硬度≥36HRC,并且在700℃下保温24h后室温硬度≥34HRC。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97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437499.7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Mn‑Si‑Ni‑C系弹塑性阻尼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20.0%≤Mn≤34.0%,3.5%≤Si≤6.0%,0.1%≤Ni≤5.0%,0.005%≤C<0.15%,P≤0.02%,S≤0.03%,N≤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Mn、Ni和C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还需满足如下关系:Mn+1.6Ni+52C≥32%和Mn+2Ni≤37%。弹塑性阻尼钢经熔铸、热轧、热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或熔铸、热轧、酸洗、冷轧、冷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制备得到。高性能弹塑性阻尼钢的屈服强度<360MPa;在循环拉伸‑压缩加载条件下,当应变振幅、应变比和加载频率分别为1%、‑1.0和0.1~0.2Hz时,应力幅值<530MPa,并且钢板的室温疲劳寿命>2000周次。
-
公开(公告)号:CN1104969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07027.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塑挤压制备红外燃烧器用FeCrAl金属蜂窝载体的方法。工艺步骤为:将FeCrAl预合金粉末与稀土添加剂粉末均匀混合;将所得混合粉末放入捏合机,加入水性粘结剂捏合成坯团,然后混炼均匀;将混炼后的坯团放入挤压机,通过带有多根细针的挤压模具挤压出多孔坯体;多孔坯体经干燥后,加热处理以脱除粘结剂,然后进行烧结,即得到整体型的红外燃烧器用FeCrAl金属蜂窝载体。本发明所得的蜂窝材料内部呈现优良的冶金结合,孔壁富含孔洞,具有高的硬度、强度,优异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产线的基础上,通过在原料FeCrAl粉末中添加稀土元素实现了净化和活化烧结,改善了烧结体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有利于产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877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04242.2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钛或钛合金气雾化粉末细粉率的方法,在钛或钛合金中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制成电极棒,然后进行气雾化制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钛或钛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降低熔体黏度,从而提高气雾化粉末的细粉率。稀土元素可通过粉末冶金或真空自耗熔炼等方法添加,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钛合金包括α、α+β以及β钛合金。使用该方法能在不改变现有产线的基础上使得钛和钛合金气雾化粉末细粉率显著增加,所产细粉可满足激光选区熔化等增材制造工艺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54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36554.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端部约束段、屈曲段和套管;端部约束段位于屈曲段的两端,起传递载荷的作用,端部约束段一侧与屈曲段相连接,另一侧用于与梁、柱构件或节点连接;套管通过灌浆填充混凝土固定在屈曲段外侧,并且混凝土和屈曲段外侧之间有一层无粘结材料;屈曲段起耗能作用,其材质为合金钢,合金钢的微观组织结构由亚稳态奥氏体和体积分数不超过10%的热诱发ε马氏体组成,在进入屈服阶段,合金钢的微观组织在拉伸-压缩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奥氏体和应力/应变诱发的ε马氏体之间的可逆相变。本发明防屈曲耗能支撑可以具有更大屈服承载力和累积塑性耗能功效,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实现耗能支撑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37499.7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1/26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8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04 , C22C38/02 , C22C3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Mn-Si-Ni-C系弹塑性阻尼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20.0%≤Mn≤34.0%,3.5%≤Si≤6.0%,0.1%≤Ni≤5.0%,0.005%≤C<0.15%,P≤0.02%,S≤0.03%,N≤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Mn、Ni和C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还需满足如下关系:Mn+1.6Ni+52C≥32%和Mn+2Ni≤37%。弹塑性阻尼钢经熔铸、热轧、热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或熔铸、热轧、酸洗、冷轧、冷轧后退火生产工艺流程制备得到。高性能弹塑性阻尼钢的屈服强度<360MPa;在循环拉伸-压缩加载条件下,当应变振幅、应变比和加载频率分别为1%、-1.0和0.1~0.2Hz时,应力幅值<530MPa,并且钢板的室温疲劳寿命>2000周次。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1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1603.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22C38/58 ,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8/46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1D8/02 , C21D8/06 , C21D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强韧耐热奥氏体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所述高强韧耐热奥氏体合金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0.45%≤C≤0.75%,10.0%≤Mn≤16.0%,3.0%≤Cr≤6.5%,1.5%≤Al≤4.0%,1.0%≤Ni≤5.0%,Si≤1.5%,0.6%≤V≤1.4%,Mo≤3.0%,Cu≤4.0%,Nb≤1.0%,N≤0.03%,P≤0.03%,S≤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Ni、Mn、C、Cr和Al,V和Nb元素的元素质量百分比还需满足如下关系:Ni+0.5Mn+30C≥1.1Cr+6Al‑2.0%,Cr+Al≥6.0%,0.8%≤V+0.7Nb≤1.8%。所述高强韧耐热奥氏体合金钢经熔铸、热加工、固溶时效处理工艺制备得到。所述奥氏体合金钢具有低成本、高强韧、高热膨胀系数、良好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等优点,其室温硬度≥38HRC,700℃下保温24h后室温硬度≥36HRC;平均线膨胀系数αm(25,400)>17.5×10‑6/℃。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0480.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旗
IPC: E04B1/98 , E04H9/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8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延性抗疲劳芯部耗能结构及轴向钢阻尼器。轴向钢阻尼器包括高延性抗疲劳芯部耗能结构和外围约束构件;所述芯部耗能结构至少包含一块第一钢板和一块第二钢板,第二钢板必须而且只能与第一钢板相邻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一钢板材料相较于第二钢板材料具有高屈服强度和塑性变形流动应力;第一钢板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硬化率不小于第二钢板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硬化率;第一钢板材料的疲劳寿命不小于第二钢板材料的疲劳寿命。本发明轴向钢阻尼器的极限允许位移与计算屈服位移之比不小于7,且极限允许位移不小于轴向钢阻尼器长度的1/80;在此极限允许位移下,轴向钢阻尼器能够完成至少30周次循环拉伸‑压缩塑性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