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166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74665.1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构筑物的地面通风口,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水型地下构筑物通风口,包括一通风井,通风井顶部设有通风口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内设置有浮球式通风窗口,所述通风井底设置带有排水阀的排水管。浮球在积水浮力作用下上升,通过连轴旋转驱动通风窗扇向通风窗框移动直至将通风窗口封闭,防止地面水进入地下建筑;所述通风井井底设置带有排水阀的排水管通向地下建筑的排水系统,通过开启排水阀排除所述井内积水,浮球下降时通风窗扇在重力作用下脱离通风窗框,开启通风窗口,恢复通风。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积水浮力自动关闭通风窗口,解决了地下构筑物地面通风口容易因浸水而引起内涝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06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7106.4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围护与地下箱型主体结构一体化结构,所述基坑围护结构由若干围护板桩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板桩的背土面设有传力接头与地下箱型主体结构连接成为整体。本发明采用一种带有凹凸榫卯式的板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板桩的榫头和榫槽相互咬合,增强密闭性能和整体性能。板桩的背土面设有传力接头与箱涵连接,使箱涵承受的竖向力传递到板桩上,同时可保证了箱涵结构和围护的板桩结构共同受力,成为复合式墙板受力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461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7304.3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的两端与综合管廊主线相连通,其一侧壁与控制中心相连通,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由若干道竖向隔墙分隔为双舱或多舱,并在其内设置有一水平中板,以将连接节点结构内的各舱分隔为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各舱的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楼梯;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内的舱与舱之间布设有防火门;在所述水平中板上开设有孔洞,以供管线穿行。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水平中板将人员通行路线与管线走向分开;通过在竖向隔墙上设置防火门以达到各舱间的防火分区完全独立,提高安全性;通过在下层结构的底板上设置集水井以有效避免雨水渗漏给管线带来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781B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710044611.6
申请日:2007-08-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沟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口本体设置通风舱室,通风设备位于通风舱室内,通风舱室下端设有底板,通风口本体的下部与通风舱室底板之间设有风道,在通风口本体底部设有集水井,在通风舱室底板设人孔,通风舱室设有通向集水井的落水管,在通风格栅处设有可开启的盖板。本发明由于设置一个机械通风舱室,同时将向外排风的风口与通风设备错开,可以避免设备被雨水淋到和认为破坏等,这样既能满足机械排风的功能,又不影响道路景观,还能保护通风设备,提高使用寿命。该通风口的通风舱室底板埋设通向集水井的落水管,解决了排水问题,此发明有效的解决机械通风口功能与景观的统一,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方便管理维护,为综合管沟的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781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44611.6
申请日:2007-08-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沟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口本体设置通风舱室,通风设备位于通风舱室内,通风舱室下端设有底板,通风口本体的下部与通风舱室底板之间设有风道,在通风口本体底部设有集水井,在通风舱室底板设人孔,通风舱室设有通向集水井的落水管,在通风格栅处设有可开启的盖板。本发明由于设置一个机械通风舱室,同时将向外排风的风口与通风设备错开,可以避免设备被雨水淋到和人为破坏等,这样既能满足机械排风的功能,又不影响道路景观,还能保护通风设备,提高使用寿命。该通风口的通风舱室底板埋设通向集水井的落水管,解决了排水问题,此发明有效的解决机械通风口功能与景观的统一,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方便管理维护,为综合管沟的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945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044522.1
申请日:2007-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沟投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投料口本体中设置投料舱,至少在投料舱的一侧设置通风舱,在投料舱与通风舱之间设置百叶窗,在位于通风舱下方的管沟体底部设有集水井,该通风舱设有通向集水井的落水管,在投料舱与管沟体之间设有直爬梯,通风舱的顶端设有通风格栅,投料口本体的盖板为可开启的盖板。本发明将投料口设计分为两部分,外围部分为满足通风功能,在侧壁开窗,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同时解决排水的问题;中间部分满足投料、人员进出的功能,采用具有美观的玻璃盖板,防盗、防水,同时将管沟内部向外展示。正常使用时仅开启投料盖板,通风格栅一次性安装固定,清理其中垃圾时,可通过侧壁上的可拆卸百叶窗进入通风舱。投料盖板可采用自动开启盖板,便于人员自内向外或自外向内的进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20604.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自重的沉井结构及施工方法,沉井结构包括沉井本体结构壁板和均匀布置在沉井本体结构壁板内的纵向管道,向纵向管道内填充不同重度的介质以调节沉井本体的自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在不改变沉井结构截面尺寸的前提下,通过在管道中填充空气、水、混凝土、金属棒等不同重度的介质达到调节沉井自重的目的;2、可有效防止沉井因自重过大导致的突沉问题,尤其在软硬不均、土层性质差异较大的工程中应用效果更佳;3、可有效防止沉井在硬土层中因自重太小无法顺利下沉的问题;4、操作简单、造价低,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3464.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5/035 , F16L3/11 , H02G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管线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自所述支架本体延伸至所述管线上方的连接柱、连接于所述连接柱下方的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所述管线,所述管线抗震支架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管线的一侧连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当所述辅助机构与静止的所述管线连接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零势能态,且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在所述管线摆动时对所述管线施加与摆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偏压力。本发明可解决传统抗震支架对管线支撑时,稳定性差,在遇到较强震动时,无法及时对因为震动而过度晃动的管线隔振,降低管线使用寿命或导致管线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2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86408.X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 E21F1/08 , E02D29/045 , E21F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长距离通风区间,所述综合管廊长距离通风区间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通风区间段;所述通风区间段的顶部设有若干射流风机,所述射流风机安装于综合管廊通风区间段顶部,每一射流风机均搭载综合管廊环境监测模块,根据环境数据实时动态控制该射流风机的排风量。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通风口设计方案的前提下,明显增大通风区间长度,减少通风口数量,从而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射流风机有效弥补了由于通风区间加长所造成的气流压头损失。本发明适用条件广,在正常通风和应急状态下,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良好的通风和排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17927.5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一种缆线型综合管廊系统,包括标准段、组合管枕、套管、检查引出井、检查交叉井和管线支架;标准段包括沟槽和盖板,标准段内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两个以上的组合管枕,组合管枕包括两个以上的管枕单元,两个以上的组合管枕的相对应的管枕单元的电缆管孔内设置套管;检查引出井和检查交叉井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两个以上的管线支架;在同一管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检查引出井之间、相邻的两个检查交叉井之间、以及相邻的检查引出井和检查交叉井之间分别通过一个以上的标准段相连接。相比于干线和支线综合管廊,本发明集约化敷设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美化城市环境,节约地下空间,施工快速,成本低,便于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