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4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97294.3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运载火箭搭载的近地空间大气环境原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防护壳、中心控制模块、热控模块以及位姿测量模块;防护壳为空心球体,由两个半圆壳体组成球形密闭舱体,舱体内用于放置上述模块;热控模块用于采集及调节舱体温度,保证舱体内温度在任务期间平稳可控;位姿测量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探测器的位置、加速度、角速度等姿态信息;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探测器采集的温度、位姿测量以及内部各种采集的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送向地面进行接收和解析处理;电源模块为探测器中其他各模块供电;中心控制模块用于整合其他各模块的数据,完成对探测信息的收集、分发、故障诊断、数据处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6135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356048.X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结构与推进贮箱集成化设计的飞行器推进模块构型,应用于空间探测飞行器的大型推进模块,属于航天领域。该飞行器推进模块构型包括推进贮箱、推进承力筒、贮箱安装法兰。其中,推进承力筒和贮箱安装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装配形成推进模块的主结构;推进贮箱则与贮箱安装法兰之间通过机械连接,以内嵌的方式,安装在推进承力筒侧壁,与推进承力筒、贮箱安装法兰共同参与推进模块承载,形成高度集成化的飞行器推进模块构型。本发明满足了大型空间探测飞行器的推进布局、质量和力学特性的优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23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20907.7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7 , C09D183/04 , C09D5/18 , C09D5/34 , C09D7/61 , C09D7/62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喷涂的硅橡胶基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由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为100:0.5~100:3配制得到,A组分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室温硫化有机硅橡胶80-110份,阻燃填料40-50份,短切碳纤维填料3-5份、硅基补强填料10-12份、分散助剂0.5-1,偶联剂5-10份,溶剂100-150份,B组份由交联剂正硅酸乙酯或含氢硅油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钛酸四丁酯按照7:3质量组份配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与金属基板的涂层结合强度高,短切碳纤维在残碳层中形成坚固的蜂窝状结构,使得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冲刷效果,可有效保护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表面受到烧蚀损伤,且涂料烧蚀产物主要为CO2和SiO2,绿色,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4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6156.4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离散元法的结构表面磨损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结构表面形状,并将目标表面划分为由若干三角单元组成的三角网格;S2:对三角单元进行离散元仿真,仿真其被散体颗粒碰撞的过程,从而计算并记录各三角单元的碰撞能量数据;S3:依据步骤S2得到的所述碰撞能量数据计算各三角单元的表面上剥落的材料体积,从而依据该材料体积得到各三角单元质心的高度变化量;S4:依据步骤S3得到的各三角单元质心的高度变化量重新拟合所述目标表面。本发明基于离散元法的结构表面磨损仿真方法为散体物料处理设备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与寿命设计等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10037235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792049.3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任意方向侧向载荷的结构承载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具有旋转功能的载荷加载工装(1)、试验件加载工装安装接口(2)、试验件的固定安装接口(3)、可转动试验平台(4)、力源载荷加载装置(5)、测力装置(6)、测量控制装置(7);具有旋转功能的载荷加载工装(1)安装到试验件加载工装安装接口(2);试验件的固定安装接口(3)固定于可转动的试验平台(4),试验平台(4)的转动轴线与步骤1的加载工装(1)的旋转轴线重合;加载工装(1)通过力测力装置(6)与力源载荷加载装置(5)的一端连接,测量控制装置(7)连接力源载荷加载装置(5)与测力装置(6);力源载荷加载装置(5)的另一端固定,能够完成预定角度内任意方向侧向载荷承载性能测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