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254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4298.X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2B3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智能壁温管理方法,其步骤为先搭建在线监测装置,随后读取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数据库中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在线监测数据,并保存到本地关系型数据库中;再根据读取到的在线监测数据计算炉内各计算点的蒸汽温度及管壁温度;统计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各屏各管各计算点历史温度数据分布范围及各计算点的超温运行时间;最后实时显示计算结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壁温快速在线实时计算和在线监视与控制,实现了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在服役期内安全运行,延长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0531.7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16C10/00 , G16C20/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风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混燃工况;在目标锅炉的仿真模型中,确定目标混燃工况下的多个配风方式分别对应的仿真锅炉参数;根据目标混燃工况下的多个配风方式分别对应的仿真锅炉参数,确定目标混燃工况对应的目标配风方式;其中,目标配风方式用于指示目标锅炉在燃烧效率最高时对应的一次风、二次风以及燃尽风的风速比例。即本申请的方案,避免了燃煤机组在掺烧生物质后,按照燃煤机组设计的初始配风方式对锅炉送风时会导致燃煤机组对燃料的燃烧效果大幅降低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目标锅炉的燃烧效率,进而提高了燃煤机组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60646.1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共磨掺烧燃煤机组及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级破碎机接收煤和生物质并进行一级破碎;二级破碎机接收一级破碎后的煤和生物质的混合料,并对混合料进行二级破碎;其中,二级破碎后的混合料的颗粒尺寸小于一级破碎后混合料的颗粒尺寸;水喷头对二级破碎后的混合料进行喷淋处理;原煤输送机将喷淋处理后的混合料传输至原煤仓;匀料器接收原煤仓中的混合料,并为每一磨煤机分配混合料;输风装置向匀料器中分配好的混合料输出冷热混合风,将混合料输送到对应的磨煤机中;磨煤机将混合料进行粉碎后输送到锅炉的炉膛。实现了燃料的连续进料,提升了燃料的均匀性和燃烧的稳定性,减少了扬尘,提高了磨煤机的出力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10540.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煤机的混合制粉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生物质掺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物质的挥发分和煤的挥发分计算生物质和煤的掺烧比例;识别生物质和煤的掺烧比例下的混合热值,并识别在混合热值下达到锅炉负荷所需要生物质和煤的混合需求量;根据混合需求量确定磨煤机的一次风量;根据生物质的着火温度确定磨煤机的一次风温;根据生物质和煤的掺烧比例、混合需求量、一次风量和一次风温进行制粉。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磨煤机混合制粉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46108.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高碱煤的燃烧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厂锅炉的实际负荷和目标负荷;根据实际负荷和目标负荷确定综合负荷,并根据综合负荷确定目标风量;按照目标风量向电厂锅炉送风,以控制高碱煤在电厂锅炉中燃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实现了以负荷定风,使得目标风量与具体燃料性质差异导致的燃料量变化无关,提高了高碱煤的掺配比例,使得高海拔地区的非设计燃用高碱煤机组可以大比例燃烧高碱煤,进而降低了发电成本,同时强化了燃料的燃尽特性,使得高碱煤可以得到充分燃烧,进而降低了受热面结渣和沾污的风险,从而保障了电厂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0655904.1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热面烟气侧磨损量及腐蚀量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镀膜式传感器,镀膜式传感器由平面载体基座、引线、与受热面材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薄膜电阻组成,所述薄膜电阻均匀设于平面载体基座上,平面载体基座固定于受热面上,薄膜电阻通过导线连接电阻测量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把镀膜式传感器和高温受热面结合起来,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器测量模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根据电阻厚度与电阻值的关系反推得到电阻厚度的变化,从而得出受热面烟气侧磨损量及腐蚀量的变化;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便、准确,有利于受热面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机组因受热面磨损和腐蚀引起的非停。
-
公开(公告)号:CN116221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95719.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燃煤锅炉的受热面结焦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分隔屏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的第一温度测量装置、用于监测末级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的第二温度测量装置、用于监测末级再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的第三温度测量装置以及设置于水冷壁上的纳米陶瓷材料喷涂层;其中,基于第一温度测量装置、第二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第三温度测量装置监测到的初始温度数据,设置纳米陶瓷材料喷涂层的面积,使得水冷壁具有合适范围的吸热量,控制分隔屏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T1、末级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T2以及末级再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T3,进而抑制燃煤锅炉的受热面结焦。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8234.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所述的系统装置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包括依次封闭连接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和给料单元,所述的给料单元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还包括排气管道与控制单元,所述的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连接燃煤锅炉,将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产生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内;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与给料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污泥的自动给料。本发明实现了污泥从进料到焚烧全自动运行,无需现场人工操作,全程中无臭气逸出,对周边生产环境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63104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71063.7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列组合式空气预热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主烟道、主风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旁路风道、管式空气预热器、主烟道调节挡板门、旁路烟道调节挡板门、主风道调节挡板门和旁路风道调节挡板门。热烟气分别经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降低烟气温度,加热空气。同时通过管道上的调节挡板门进行烟气流量和空气流量的流量分配调节。进而达到调节换热量和出口烟气和空气温度的目的。结构合理,系统可靠,锅炉综合运行效率高,调节灵活,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3886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84293.5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系统,包括通过煤粉管道连接的磨煤机和锅炉,所述磨煤机和锅炉之间的煤粉管道上设有蒸汽换热器,蒸汽换热器的蒸汽侧通过抽汽管路与汽轮机的抽汽端相连,蒸汽换热器的煤粉侧贯穿于所述磨煤机和锅炉之间的煤粉管道中,抽汽管路上设有蒸汽流量调节阀。根据工况的变化和需要对进入蒸汽换热器的蒸汽流量进行调节,以满足稳燃的需要。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利用汽轮机抽汽进入高效螺旋式的煤粉管道加热器,对煤粉管道内的一次风和煤粉混合物进行加热,可以灵活的根据燃料燃烧的需要促进煤粉着火与燃尽,从而提高锅炉的煤粉适应性,大大提高了锅炉效率,并促进了深度调峰工况下煤粉的着火与燃尽,稳燃能力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