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砂桩加固地基的海上单桩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1172055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367985.6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的桩基领域的一种具有砂桩加固地基的海上单桩基础,技术方案为钢管桩被沉入海床,海床为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的局部区域采用砂桩工艺的加固地基,钢管桩插入并穿过加固地基沉入软土地基,加固地基包括砂桩及砂桩间的软土;砂桩均匀间隔布置;加固地基的中心纵轴与钢管桩的中心纵轴一致。砂桩包括挤密砂桩。其水平承载力高、桩顶水平位移小、桩身倾角小、基础刚度大,适应海上风机水平荷载大的特点,满足海上风机对基础水平位移和桩身倾角的严格要求,满足“结构+基础”整体自振频率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单柱和复合筒组合基础的连接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0737581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71975.X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单柱和复合筒组合基础的连接工装,所述单柱插入在复合筒中,所述复合筒顶端具有固定的顶盖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连接主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下板面的多个加劲腹板,所述连接主板的板面上设有一个与单柱相适配的连接通孔,多个加劲腹板环绕着连接通孔布置、且加劲腹板的上侧边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的下板面,所述连接主板套接在单柱上、且连接通孔内壁与单柱焊接,所述加劲腹板朝向连接通孔的内侧边与单柱的柱面贴靠并焊接、下侧边与顶盖板贴靠并焊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工装,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实现单柱和复合筒之间稳固连接,使单柱与复合筒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将从单柱传来的大弯矩荷载传递至整个复合筒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单桩复合筒基础的海缆保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29275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586788.4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单桩复合筒基础的海缆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管和压覆件,保护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弧形段、平直段和喇叭口,弧形段设置在单桩和顶盖的连接处,平直段安装在顶盖的上方,喇叭口位于顶盖的外边沿处;压覆件压覆在位于海床面上方、喇叭口外侧的海缆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不同段连接而成的保护管和压覆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单桩复合筒基础中的海缆无法合理走线的问题,避免了采用传统J型管造成的材料浪费现象,并保护海缆不再在海床面上受损。整个海缆保护结构较好地适应了单桩复合筒基础的结构,并有效地利用单桩复合筒基础的结构特点完成了对海缆的保护,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组装。

    一种海上发电机基础结构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0751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735852.3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发电机基础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上发电机所使用的单柱基础结构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且不适用于浅覆盖层地基的问题。包括:底部开口、顶部有密封盖板的复合筒,密封盖板有多根主梁和多圈支撑圈,每个支撑圈由多根端部与主梁固定的次梁相连构成;周向上有多个贯穿孔的单柱,单柱的底端置于复合筒内且两者共轴,两者底面齐平,每根主梁穿设在一个贯穿孔;单柱与复合筒固定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海上发电机基础结构在下沉期间的稳定性;该基础结构是在陆上建造而成,然后将其抽水抽真空下沉至海底,在海底无需打桩、无需嵌岩,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时间。此外,该基础结构还可以应用于浅覆盖层地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8713233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403489.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一体化海上运输的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包括:导管架设于浮力结构上;浮力结构由多个吸力筒构成,所有吸力筒沿圆周布置;导管架包括主柱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固定所有吸力筒,主柱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于所有吸力筒的中部;稳定性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水位检测器、姿态识别仪和多个水位控制器;每个吸力筒内设有一个水位检测器和一个水位控制器;所有水位检测器和所有水位控制器连接于姿态识别仪;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水位检测器能实时监控各个吸力筒的水位,从而姿态识别仪计算出各个吸力筒的浮力以及整机的姿态;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姿态识别仪能通过水位控制器控制各个吸力筒的水位,从而保持整机的姿态保持平衡。

    一种钢管与钢板的连接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66791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20012383.X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与钢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钢管、沿钢管外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钢板;每个所述钢板的顶面均设有上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钢管焊接固定;每个所述钢板的底面均设有下翼缘板,所述下翼缘板与所述钢管焊接固定;每个所述钢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将所述钢板与所述钢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斜板;所述连接斜板顶面与对应的上翼缘板底面贴靠并焊接,所述连接斜板底面与对应的下翼缘板顶面贴靠并焊接;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上翼缘板、下翼缘板、连接斜板对钢管和钢板进行进一步连接,增加了连接面积,保证连接节点结构的稳定性;而沿钢管外壁周向分布的多个钢板,可均匀地将钢管受到的荷载传递出去,减少应力集中现象,防止产生强度和疲劳损伤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