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8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95850.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储能系统及其工质液化方法,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储能系统包括储气库、储能组件和储液罐;储能组件包括压缩储能部和液化单元;储气库的出口连接压缩储能部的工质进口,压缩储能部的工质出口连接液化单元的进口,液化单元的出口连接储液罐;储气库用于存储常压的气态二氧化碳,压缩储能部用于压缩常压的气态二氧化碳至预设储能压力后输出至液化单元,液化单元用于将输入的预设储能压力的气态二氧化碳先升压至超临界态再降压液化至预设储能压力的气液混合态二氧化碳后输出至储液罐。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案可取消冷凝器和冷水机组,大大降低用水量,不易受水资源限制和环境温度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78351.8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卧式组合容器及储能设备;涉及多容器液位计量技术领域。该卧式组合容器包括多个卧式容器本体和与所述卧式容器本体一一对应的多个液位计;多个所述卧式容器本体依次上下层叠设置,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卧式容器本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液位计的两端均具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卧式容器本体或所述连通管;沿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液位计的检测区至少部分重合以形成连续的复合检测区;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复合检测区内。通过将位于上方液位计的下连接管与位于下方液位计的上连接管交错连接的方式,实现对组合容器液位的连续无盲区计量及显示,并可避免下方液位计的上连接管易形成气封造成“假液位”显示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3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95852.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凝工质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储气库、储能组件和储液罐;储能组件包括压缩储能部、冷凝器和冷凝工质提供组件,压缩储能部用于压缩常压的气态二氧化碳至预设储能压力后分为两路,一路作为气态冷凝工质二氧化碳向冷凝工质提供组件输入,另一路作为气态工作工质二氧化碳向冷凝器输入;冷凝工质提供组件用于将气态冷凝工质二氧化碳先升压至超临界状态再降温降压成气液混合态后输出至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利用气液混合态的冷凝工质二氧化碳的冷量将气态工作工质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态后输出至储液罐。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利用系统内部二氧化碳作为冷凝工质,因此可取消冷水机组,大大降低用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04129.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及方法,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包括:降温降压组件和冷凝液化组件,均接收二氧化碳气源提供的预设压力的高温气态二氧化碳;降温降压组件的进口连接二氧化碳气源;冷凝液化组件的冷凝介质进口连接降温降压组件的出口;液化工质进口连接二氧化碳气源;降温降压组件接收一路作为高温气态冷凝介质二氧化碳,冷凝液化组件接收另一路作为高温气态液化工质二氧化碳;降温降压组件用于将高温气态冷凝介质二氧化碳降温降压成低温后输出至冷凝液化组件;冷凝液化组件用于利用低温气态冷凝介质二氧化碳将高温气态液化工质二氧化碳冷凝液化。本发明实施例可节省液氨设备的投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且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92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6620.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透平热态启动系统和控制方法及二氧化碳储能系统,透平热态启动系统包括储能组件和暖缸流路,储能组件用于输出高温气态储能工质;暖缸流路连接在储能组件和透平之间;储能组件工作的预设时间内,暖缸流路导通,高温气态储能工质通过暖缸流路进入透平的气缸内,对透平的气缸进行加热直至透平的气缸的温度满足透平热态启动允许温度。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传统的储能系统因透平暖缸时间长,从而导致在释能阶段时无法迅速对外输出电能,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11352.9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循环的储能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储气库、压缩机以及储能换热组件、储液罐、释能换热组件、透平机,基于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循环的储能系统还包括余热换热组件,其中:余热换热组件包括吸收式热泵、储冷罐以及储热罐,吸收式热泵用于吸收余热生成并提供冷源、第一热源,且具有用于输出冷源的第一出口、用于输出第一热源的第二出口,储冷罐的输入端与第一出口相连接,且输出端与储能换热组件相连接,储热罐的输入端与第二出口相连接,且输出端与释能换热组件和/或储能换热组件相连接;余热换热组件启动,吸收式热泵吸收余热生成并提供冷源和第一热源,用于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循环热交换,提高了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61351.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气库气体工质泄漏处理系统,储气库包括内膜和外膜,内膜和所述外膜合围成夹层腔体,内膜内侧形成有用于存储气体工质的容纳腔体,储气库气体工质泄漏处理系统包括:吸收组件,用于存储吸收剂,吸收剂能够吸收气体工质;输送管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输送管道的第一端连接于吸收组件;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设置在夹层腔体内;输送管道用于将储气库内泄漏的气体工质输送至吸收组件内以被吸收剂吸收,或输送管道用于将吸收组件中的吸收剂输送至夹层腔体内以吸收泄漏至夹层腔体内的气体工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储气库气体工质泄漏处理系统,可以在储气库发生泄漏时防止工质气体从储气库内逸散至外界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0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27169.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包括依次闭环连接的储液罐、释能组件、储气库和储能组件,还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组件;所述二氧化碳气液两相储能系统被配置为,在非额定工况下工作时,流经所述储能组件并吸热后的储热介质能够导入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组件;和/或被配置为,在额定工况下工作时,流经所述储能组件并吸热后的储热介质能够导入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组件;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组件用于,吸收导入的所述储热介质的热量并发电。该储能系统能够对低品位热量进行利用,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0164.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C: F24S60/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热系统及储能系统,储热系统包括储热罐和太阳集能装置,储热罐用于存储高温的储热介质;太阳集能模块用于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加热储热介质;太阳集能模块和储热罐单向连接,从储热罐流出的高温的储热介质经太阳集能模块加热;或者太阳集能模块将储热介质加热成高温后输送至储热罐储存;或者,太阳集能模块和储热罐双向连接,从储热罐流出的高温的储热介质经太阳集能模块加热后回流到储热罐储存。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提高储热罐中的储热介质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47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13022.1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例如包括依次闭环连接的储气库、第一储能组件、增压组件、储能容器和释能组件。所述第一储能组件包括第一压缩机和储能换热组件;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所述储气库,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储能换热组件;所述储能换热组件与所述增压组件连接;储能时,所述储气库出来的气态二氧化碳经所述第一压缩机加压后经所述储能换热组件转化为液态二氧化碳,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经所述增压组件增压为储能压力后输送到所述储能容器内存储。因此,通过在储能换热组件后端增设增压组件,其可以降低压缩机耗功,从而提升系统储能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