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套、机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气缸套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7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960646.2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套、机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气缸套的制造方法。该气缸套被镶铸在机体上并对与单气缸对应的缸膛进行界定,并且具备:套主体,其为筒状;突起部,其设置成在该套主体的一部分的外周面具有多个突起;腔相邻部,其在被镶铸在该机体上时与相邻的另一缸膛对置的、该套主体的外周面中的、该套主体的上侧端部与下侧端部之间的规定部位,设置成相对于该套主体的轴向以规定角度倾斜且在其倾斜方向延伸。腔相邻部的外周面被形成为,位于与其上方及下方的外周面相比靠该套主体的内侧,且其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不存在突起。通过该结构,能够确保为了形成多缸发动机而镶铸在机体上时与机体的密合性,并且能够同时实现缸膛的冷却和腔间间距的降低。

    片状石墨铸铁制圆筒部件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2661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80003114.9

    申请日:2016-09-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片状石墨铸铁制圆筒部件既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又具有实用的可加工性,进而耐磨性和抗咬粘性出色;该片状石墨铸铁制圆筒部件是由片状石墨铸铁制成的圆筒部件,其中,片状石墨铸铁具有如下组成,即: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C:2.85%以上且3.35%以下、Si:1.95%以上且2.55%以下、Mn:0.45%以上且0.8%以下、P:0.03%以上且0.25%以下、S:0.15%以下、Cr:0.15%以上且0.55%以下、Mo:0.15%以上且0.65%以下、Ni:0.15%以上且0.65%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用于镶铸的气缸套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8396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10243427.0

    申请日:2011-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09 B22D19/0081 F02F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镶铸的气缸套,所述气缸套与气缸体之间的热传导率极佳,本发明的用于镶铸的气缸套包括用于镶铸的气缸套(2),所述气缸套在外周面(4)上形成有比率为20至80个/cm2的突起(5),所述突起的高度为0.3至1.2mm且带有底切部(6),在所述外周面上继而覆盖热喷涂层(7),其中热喷涂层(7)由铁质材料组成,且其中在所述气缸套的外周面(4)的一定区域处热喷涂层(7)表面的表面积与所述区域的面积的面积比率是12至23。所述热喷涂层优选具有0.01至0.2mm的厚度。优选利用丝线状热喷涂材料形成所述热喷涂层。

    加压浇注炉的熔融物滴落防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15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80095059.1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公开所涉及的加压浇注炉的熔融物滴落防止装置是防止从加压浇注炉的熔融物的出口的熔融物滴落的装置(10)。该熔融物滴落防止装置(10)具备:止挡件(20),使下端部与出口接触而堵塞该出口,设置成能够以该止挡件的中心轴(20C)为中心不受旋转角度的限制地旋转且能够在出口的上方升降;旋转用电机(30),使该止挡件(20)旋转;熔融物滴落检测装置(60),在从出口产生了熔融物滴落的情况下检测该熔融物滴落;以及控制装置(70),在接收到基于该熔融物滴落检测装置(60)的熔融物滴落检测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旋转用电机(30),使止挡件(20)进行规定的旋转动作。

    汽缸套用隔热环和内燃机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09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967077.6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汽缸套用隔热环以及使用该隔热环的内燃机,不易产生源于绝热空气层形成用槽部的破损;在该汽缸套用隔热环(10)以及使用该隔热环(10)的内燃机(200)中,构成隔热环(10)的环状构件(20)的外周面(30)上设置的槽部(34)的剖面形状是:选自由(1)呈V字形的第一剖面形状、(2)将第一剖面形状中的角部附近变圆滑而形成为曲线的第二剖面形状、(3)仅由圆弧形的曲线形成的第三剖面形状以及(4)呈U字形的第四剖面形状构成的群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剖面形状。

    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80008452.2

    申请日:201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能够降低成本且确保足够的抗扭强度;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设有多个突起的旋转体轴(3)被包心铸造于旋转体主体(2)的旋转中心位置处,并且将来自外部的扭矩传递至旋转体主体(2);而且构成为:旋转体主体(2)的材料的比重小于旋转体轴(3)的材料的比重,在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形成有多个突起(5),突起(5)的形状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顶端部分呈圆顶状,中间部分呈缩颈状,基底部分呈大致圆锥状,突起(5)中距离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高度为0.3mm以上的突起的、包含在0.3mm高度位置处的等高线内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面积之比为5%以上且50%以下。

    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08452.2

    申请日:201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能够降低成本且确保足够的抗扭强度;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设有多个突起的旋转体轴(3)被包心铸造于旋转体主体(2)的旋转中心位置处,并且将来自外部的扭矩传递至旋转体主体(2);而且构成为:旋转体主体(2)的材料的比重小于旋转体轴(3)的材料的比重,在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形成有多个突起(5),突起(5)的形状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顶端部分呈圆顶状,中间部分呈缩颈状,基底部分呈大致圆锥状,突起(5)中距离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高度为0.3mm以上的突起的、包含在0.3mm高度位置处的等高线内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面积之比为5%以上且5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