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8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81445.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nventor: 徐昕凯 , 张卓 , 晁鲁静 , 鲍诺 , 刘岱 , 吴太晖 , 韩铭麟 , 厚俊臣 , 李庆坤 , 姬晓闯 , 刘璐芳 , 路鹰 , 蔡敬坤 , 耿克达 , 李罗钢 , 李山山 , 相恒升 , 郭斐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MM‑STUKF信息融合算法的目标跟踪方法,将强跟踪滤波器与UKF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STUKF滤波算法,通过渐消因子的引入使系统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有效的减小了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对估计误差的影响。然后引入了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MM,提出IMM‑STUKF滤波算法进行目标跟踪,进一步提高了目标多种方式机动下的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62911.5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蒙皮结构及制造方法,属于飞行器蒙皮设计技术领域。该蒙皮结构包括承载‑抗高温基体和内嵌在基体内的辐射和隐身一体化超表面天线。隐身一体化超表面天线包括位于顶部的开槽金属微带层、位于中部的金属通孔及位于底部的馈电网络结构;承载‑抗高温基体为双层结构,上层为微带线基体,下层为馈电网络基体,微带线基体与馈电网络基体带有对齐的垂直过孔。本发明能够实现高速飞行器蒙皮具有隐身、信传、承载、抗高温的综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4405.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气浮平台的在轨组装机器人地面试验系统及方法,以气浮平台作为支撑,经由漂浮于平台上的两台气浮模拟器提供重力卸载,由安装于其中一个气浮模拟器的机械臂对另一气浮模拟器进行拾取,并使得分别安装于两气浮模拟器的挠性模拟件横梁上的大容差对接接头相互靠近,直至完成对接,以完成空间机械臂相关辅助对接能力验证。在这一过程中,由挠性模拟件竖杆与机械臂安装端气浮模拟器相连,提供水平方向上的挠性阻尼模拟。通过不同挠性模拟件与气浮装置配合,同时满足垂直方向重力卸载、水平方向可控力与力矩控制、机械臂作动过程中具备挠性基座阻尼扰动,得以充分模仿空间机械臂在轨工况,验证机械臂辅助对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67957.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小模型协同的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通过三个阶段实现:首先,利用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处理图像、视频和雷达信号等多模态数据进行初步目标识别,得到目标位置信息;其次,将大模型生成的目标位置信息传递给轻量级KCF跟踪算法进行高效跟踪;最后,当目标丢失时,通过动态反馈机制重新激活大模型进行新一轮识别,并结合在线学习和参数调整优化整体跟踪性能。解决了传统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在数据密集型训练、泛化性能、计算资源消耗和环境适应性方面的局限性,提高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无人机目标识别跟踪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58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4686.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29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重力流体塑形曲面光学镜片制造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航天器在轨制造等领域。整个装置由材料预处理模块、进料控制模块、微重力环境模拟模块及光固化模块组成。该方法核心技术点是在微重力条件下通过流体表面张力驱动,使流体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形成所需超光滑连续曲面,后通过原位固化技术,实现曲面光学镜片的净尺寸快速成形。本发明制备的曲面光学镜片的具有表面光洁度高、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和面形设计灵活度高的显著优势,且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可以制造超大尺寸的光学镜片,突破大型光学镜片地面制造发射的尺寸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8401.7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自适应装配接口,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杆机构、导向杆和压紧机构,其中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连杆机构、第二连接杆与导向杆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压紧机构串接于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自适应接口锁紧工作时连杆机构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连杆垂直于自适应接口轴线,第二底板的凸台平面与第一底板的凸台平面以及第二底板的底面与压板的底面分别重合,自适应接口处于锁紧转态。本发明的一种机械式自适应装配接口装配时容差性强,可实现快速自适应装配,降低装配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11961.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多体组合式飞行器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和飞行环境,进行快速空中对接和灵活分离重组,从而满足聚合后长航时飞行、分散后灵活机动的多重任务需求,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多体组合式飞行器在翼尖对接分离过程中,面临翼尖涡干扰影响对接分离过程飞行器姿态与轨迹,易造成闭环系统不稳定。目前针对多体组合式飞行器对接分离过程鲁棒飞行控制方法无法同时实现舵面指令与飞行器推力优化控制且满足多约束、高抗扰控制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飞行器空中对接分离均匀管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在翼尖涡流干扰下,多体组合式飞行器对接分离过程中的鲁棒优化控制,有助于提升多体组合式飞行器对接分离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02442.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换模型预测的受扰变构飞行器控制方法,解决传统受扰变构飞行器的非优化控制方法缺少在飞行能力约束下根据不同性能优化指标生成最优舵面控制指令的能力,且无法保证小扰动下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的受扰变构飞行器控制方法,可实现变构飞行器多约束下鲁棒优化控制,并保证优化控制算法可行性与闭环系统稳定性,有助于提升变构飞行器飞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286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2240.7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B1/12 , H01G11/56 , H01M10/0565 ,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离子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凝胶电解质膜和锌电池。所述超离子导体材料包括生物蛋白质高分子基底和掺杂于所述生物蛋白质高分子基底中的改性剂;其中,所述改性剂为有机分子添加剂和/或无机盐类小分子添加剂。所述超离子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选自浸渍法和明胶制备法中的一种。由本发明制备成的生物质基凝胶电解质同时具备成本低廉、可持续、可生物降解、高力学性能、高离子电导率、优异的保水性等优势,以其组装的电池具有较低的过电位和较高的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9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95386.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解耦的高精度六自由度柔顺运动平台,包括三轴解耦转动模块、三轴解耦平动模块,三轴解耦转动模块固连在三轴解耦平动模块上,形成串联构型。其中,三轴解耦转动模块的Rx转动自由度致动模块、Ry转动自由度致动模块和大型转动虎克铰连接到转动输出平台的内圈,在内圈上安装Rz压电陶瓷,实现三轴转动位移的合成和输出。三轴解耦转动模块串联在三轴解耦平动模块上,构成了六自由度混联构型。本发明平台通过六自由度完全解耦设计,将位姿调整进行解耦合,使得两者互不干扰,从而可以实现姿态和位置的高精度控制,平台具有紧凑、低耦合、低寄生运动和高动态性能,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精密光学中的实际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