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释器低置超声喷淋塔

    公开(公告)号:CN105817120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046379.9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8 B01D2257/302 B01D2258/0225

    Abstract: 一种稀释器低置超声喷淋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端设有气体分布器,塔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循环酸管,塔体内设有喷淋管,所述循环酸管通过循环酸喷头与喷淋管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喷淋管上均匀设有超声喷嘴,所述喷淋管下方设有沉积槽,该沉积槽位于塔体内中段,其下方设有稀释腔,塔体内的稀释腔下方设有扩大腔,所述塔体底部设有稀释酸槽。本发明提高喷洒液体酸雾颗粒均匀性,气体吸收效率明显高,控制稀释后浓酸浓度精度范围在±0.9%,增加稀释酸的均匀性,有效减少稀释器剧烈震动,减少稀释器故障率30%以上。本发明使得工艺上对酸浓、酸温控制的工况范围有所扩大,未来经济效益好,市场巨大,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基于北斗导航的农业机械自动驾驶耕作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977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52869.4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001 B62D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机械控制技术领域内的基于北斗导航的农业机械自动驾驶耕作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差分基准站、自动驾驶仪和视觉传感器,差分基准站包括测量天线一,测量天线一上连接有测量接收机一,测量接收机一通过RS232接口连接有发射电台,自动驾驶仪包括车载导航仪、车载显示控制器、电动方向盘控制器和导向轮转角传感器,车载导航仪与车载显示控制器连接,电动方向盘控制器和导向轮转角传感器的输出口分别与车载显示控制器连接,车载显示控制器包括图形处理模块,视觉传感器与图形处理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导向轮转角的控制保证农机在规避障碍物的同时减少农机的漏耕,提高农机耕作质量,可用于农机自动驾驶耕作的控制工作中。

    内置百叶窗复合真空玻璃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0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320776.2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窗户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内置百叶窗复合真空玻璃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由上边框、底边框和两侧边框围合成的窗框,窗框内平行设有两道玻璃,两道玻璃之间设置有百叶窗,上边框内设有卷绕机构,所述两道玻璃中有一道玻璃为真空玻璃,真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为真空腔,真空腔内在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周边经封边焊料封闭。该装置采用真空玻璃的结构与百叶窗相结合,利用真空玻璃更好的隔音、隔热性能,同时配合百叶窗的遮光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该装置隔音效果好,可通过百叶窗的开合进行遮阳、调光;可区分季节或地区使用。

    红外辐射型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45600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8665.4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C10B53/02 C10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辐射型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机组,设有封闭式红外加热炉(19)、冷却系统、上、下料装置,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体、冷却箱体外围设置的循环式注水腔(5);封闭式红外加热炉(19)通过气固分离器(2)连接所述冷却箱体,封闭式红外加热炉(19)内设有螺旋输送机构、温控系统,温控系统通过PLC和PID实现对封闭式红外加热炉(19)内温度的线性可调节控制,封闭式红外加热炉(19)上设置所述上料装置,冷却箱体上设置所述下料装置。本发明采用红外加热器对生物质辐射加热,相比普通热传导加热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艺先进、周期短。

    钵体毯状苗的育苗方法
    3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48858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90180.7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钵体毯状苗的育苗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小麦面粉制成的糊精作为粘接剂拌在熟土层中,并将其铺在带孔淀粉膜的上、下层,形成一个强度较高的韧带层,增加其粘接强度,保证了钵毯可靠地连成片而在机栽时不断不裂,机械化栽秧的质量显著提高;利用开有孔的淀粉膜,并将稻种播在淀粉膜孔内,使稻种根系和芽系发育不需顶破淀粉膜就能生长,提高了稻种的出芽率和生长率。

    一种可移动开闭式太阳能拓展利用温室

    公开(公告)号:CN10327091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9085.X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4 Y02A40/266 Y02P60/124 Y02P60/147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开闭式太阳能拓展利用温室,属于农业生产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温室骨架、非透明墙板、透明板构成的温室,还设有拓展板、太阳能利用装置、拓展板开闭动力装置和吊装装置,吊装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温室骨架上,拓展板、太阳能利用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温室外,并设有拓展板开闭动力装置,拓展板与温室骨架采用铰链连接,拓展板开闭动力装置的一端与温室骨架连接,另一端与拓展板连接;太阳能利用装置设置在拓展板的内表面。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可移动的、无连作障碍、太阳能拓展利用、可根据室内光照度与温度调节光强、夜间可自动覆盖保温节能的作用,提高了农业效率。

    弯管冷挤压加工自动加料卸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5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416351.1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管冷挤压加工自动加料卸料装置,包括加料装置(1)、冷挤压机床(2)、卸料装置(3)、传送带(4)和信号检测装置。加料装置(1)将直钢管间歇地送入冷挤压机床(2)下模(14);卸料装置(3)将完成冷挤压的弯管从冷挤压机床(2)下模(14)取出并放入传送带(4);信号检测装置用于监测直钢管和弯管位置。本发明机构简单,操作灵活,能实现冷挤压过程中对直钢管自动加料和对完成冷挤压弯管自动卸料;自动化程度高,红外探测装置的应用提高了输送过程中钢管行程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节约劳动力资源;可直接用于现有的弯管冷挤压成型机床上,无需对现有机床进行改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

    U型真空热管式真空光热光电转换玻璃管

    公开(公告)号:CN10367335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7867.X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Y02E10/60

    Abstract: U型真空热管式真空光热光电转换玻璃管技术领域,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由在玻璃管中设置U型真空热管、太阳能电池片等构成,U型真空热管的两个管端伸出在玻璃管口外焊接连接正负极外接导线,玻璃管口设有可伐合金为焊料的焊接封口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固定带固定于U型真空热管上,玻璃管口的焊接封口盖上设有真空抽气管和真空抽气管塞。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可以实现光电和光热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相应的可以进一步减少的太阳能应用的成本,并为解决光电转换系统高温带来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钵体毯状苗的机械化栽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39242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90272.5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钵体毯状苗的机械化栽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育好的钵体毯状苗整盘卷曲搬运放在栽秧机的苗箱板上;(2)栽秧机的秧苗抓取机构从苗箱板上取出钵体毯状苗后放到栽秧机的一级秧苗输送带上,一级秧苗输送带与水田地面的夹角可调;(3)一级秧苗输送带将钵体毯状苗输送到栽秧机的二级秧苗输送带上;(4)二级秧苗输送带保持一定的速度将钵体毯状苗输送到水田地面上,钵体毯状苗在离开二级秧苗输送带瞬间的运动方向与水田地面垂直。通过一级输送带与水田地面夹角的变化实现秧苗落地路径的变化,从而达到调节秧苗行距的目的,且夹角可连续调节,对应的秧苗行距即可无极调整,能适应不同的育秧体制,实现了科学优化种植,水稻产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种可移动水环境自动控制温室

    公开(公告)号:CN10326282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11489.2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水环境自动控制温室,属于农业生产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温室骨架、非透明墙板、透光板8构成的温室,还设有太阳能拓展集热装置、吊装装置,太阳能拓展集热装置、吊装装置安装连接在所述温室外的温室骨架上,所述温室内设有水箱组件、水溶氧量调整控制装备、水温调控装备。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形如集装箱,方便移动及运输,可实现温室的整体移动。水溶氧量调整控制装备中设有曝气装置,对养殖箱内水体进行增氧曝气,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利用太阳能拓展集热装置可在温室温度偏低时辅助加热,以减少能耗。同时,通过多传感器的使用,实现温室养殖水温及含氧量的智能化控制,节能环保,使用率高,易于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