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8885470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478286.4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压缩机组件,包括安装底座、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压缩机以及连接在安装底座和压缩机之间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压缩机的连接处位于压缩机整体重心的所在平面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式压缩机运行时晃动大、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壳体及方舱空调
    29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8152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398394.0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壳体及方舱空调,包括底板和多根立柱,所述底板的边沿朝向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边,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方向,且所述立柱的第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折边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壳体及方舱空调,采用立柱和底板形成框架焊接形式,保证整机骨架强度可靠,同时将接水盘与底板设计成一体,大大释放了机组内部的空间,可增加蒸发器高度,提高高温运行可靠性、抗振动冲击性能,很好解决了车上尺寸空间不足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机组有限尺寸的利用率,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环境适应性更强,也提高了整机装配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闪发器和空调器
    29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6551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256939.X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闪发器和空调器。该闪发器包括壳体(1)、挡液板(2)、增焓管(3)和阻液板(4),挡液板(2)、增焓管(3)和阻液板(4)设置在壳体(1)内,挡液板(2)上具有第一冷媒通道(5),增焓管(3)设置在挡液板(2)上方,阻液板(4)设置在挡液板(2)和增焓管(3)的进口之间,用于阻止挡液板(2)上方的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增焓管(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闪发器,能够有效防止液态制冷剂经闪发器进入到压缩机,保证空调器的稳定可靠运行。

    车载空调及其离心风机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225019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1063038.9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及其离心风机安装结构,离心风机安装结构包括空调壳体(1)及设置于所述空调壳体(1)内的离心风机(2),所述离心风机(2)的风机蜗壳背面(23)朝向所述空调壳体(1)内的换热器安装位;所述风机蜗壳背面(23)为所述离心风机(2)的蜗壳形成所述离心风机(2)的出风口(21)的外侧壁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安装结构,调解离心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的距离,加长了风道流程,有效提高了空气由换热器到离心风机的流场均匀性,避免流场内局部风速过大而造成吹水的现象,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并且,减少了流场内的涡流,降低了出风噪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满液式壳管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6131815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146457.4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液式壳管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多根换热管(2),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载冷剂入口(3)、载冷剂出口(4)、冷媒入口(5)和冷媒出口(6),在所述壳体内部从其横向一端朝其横向另一端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壳程分程隔板,将所述内部空腔沿竖向至少分隔成依次相连通的过热区(9)、两相区(10)和过冷区(11)。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冷媒在壳程分程隔板分隔成的上述三个区内分别地沿横向进行流动,使得冷媒沿横向分布得更加均匀,防止了在不同换热管之间换热不均匀的情况的发生,还实现了各个壳程内的充分换热,减小了冗余空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新风除湿系统
    29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90527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736315.2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并联地设置,且风冷冷凝器的入口和水冷冷凝器的入口均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风冷冷凝器的出口和水冷冷凝器的出口均通过蒸发器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将制冷制分配到并联设置的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中,从而可以分别调节这两个冷凝器中的流量,获得范围更宽的出风温度调节范围,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风冷冷凝器的冷凝能力,使出风温度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01862U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20133583.1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用于暖通空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由于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一种以上的检测元件安装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因此,具有如下优点:检测装置能够对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进行一体化检测;盒体可单独使用作为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各自检测盒或者组合检测盒;结构紧凑、外观典雅。

    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2442463U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20027866.8

    申请日:2012-01-19

    Inventor: 黄章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其中,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包括接水盘,设置于冷凝换热器下方且上端开口;抽水装置,下端连接接水盘;喷水装置,连接抽水装置的上端,喷水装置的出水口设置于冷凝换热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通过喷水装置将自接水盘中抽出的水喷射至冷凝换热器上,进而达到均流的效果,采用这种装置不但工艺简单,并且能够在整个冷凝换热器表面形成均匀水膜。

    一种新风除湿机
    29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33064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221381.8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除湿机,其包括壳体、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及控制器,在壳体上部设有风道,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沿风向依次安装在风道内,节流元件设于第二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压缩机和第一冷凝器设于壳体内下部,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经管路连接成循环回路;在第二冷凝器与节流元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新风除湿机组的第二冷凝器与节流元件之间安装一个电磁阀,避免了压缩机带液启动引起压缩机烧毁的危害,而且,系统管路简单,无需额外的安装空间,对机组尺寸和重量增加小,节省机组成本。

    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
    30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26052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20671975.4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及箱体,在箱体内设有新风道,第二冷凝器及蒸发器位于新风道内,且第二冷凝器靠近新风道的出风侧、蒸发器位于新风道的进风侧;所述箱体、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及节流元件均为至少两个,在各所述箱体内均设有所述新风道,各所述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分别位于相应的新风道内,各所述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通过连接管连接而成新风管路,各新风管路并联后再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节省室内空间,减少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