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涡轮驱动主轴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9002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780052896.X

    申请日:2017-08-08

    Inventor: 堀内照悦

    Abstract: 一种空气涡轮驱动主轴,该主轴设置成能够抑制通孔内的压力增加。该主轴包括旋转轴(1)和外周构件(外壳组件(2)、盖子(5)和喷嘴板(6))。旋转轴(1)设有通孔(17)。外周构件包括轴承套筒(4),该外周构件构造成围绕旋转轴(1)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外周构件包括气体供应部分和气体排出孔(11)。主轴包括第二气体排出部分(第一气体排出孔(25)和第一气体流动通道(26))。第二气体排出部分独立于气体排出孔(11)并从气体排出空间(20)连续到外部。

    一种超音速向心透平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433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06436.3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音速向心透平,用于解决传统的单级向心透平已不能满足进口压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要求的膨胀比不断增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拉法尔喷管、向心叶轮以及围设于向心叶轮的圆环壳体;圆环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气体进口,拉法尔喷管设置于圆环壳体内,并且拉法尔喷管的进口端与气体进口相连通,拉法尔喷管的出口端朝向向心叶轮的中心。本实施例中,在气体进口与对应的气体出口之间设置拉法尔喷管,利用拉法尔缩放喷管使高压气体压力能转化成高速动能,喷管出口马赫数通常可达到2以上,径向进入的高速气流将推动向心叶轮旋转至额定转速,使气体在向心叶轮中持续膨胀,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空气涡轮驱动主轴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900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2896.X

    申请日:2017-08-08

    Inventor: 堀内照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08 B05B5/0415 F01D15/06

    Abstract: 一种空气涡轮驱动主轴,该主轴设置成能够抑制通孔内的压力增加。该主轴包括旋转轴(1)和外周构件(外壳组件(2)、盖子(5)和喷嘴板(6))。旋转轴(1)设有通孔(17)。外周构件包括轴承套筒(4),该外周构件构造成围绕旋转轴(1)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外周构件包括气体供应部分和气体排出孔(11)。主轴包括第二气体排出部分(第一气体排出孔(25)和第一气体流动通道(26))。第二气体排出部分独立于气体排出孔(11)并从气体排出空间(20)连续到外部。

    主轴装置以及静电喷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67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44601.1

    申请日:2012-08-08

    Abstract: 主轴装置的涡轮叶片(9)具备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的前方面(21)和朝向后方并承受气体的后方面(22)。后方面(22)为具有曲率半径R1的凹状圆柱面,前方面(21)是在具有比R1大的曲率半径R2的凸状圆柱面(21a)与平面(21c)之间,配置具有比R1小的曲率半径R3的凸状圆柱面(21b),并使它们平滑地连续而成的面。构成前方面(21)的三个面中,凸状圆柱面(21a)隔着凸状圆柱面(21b)配置在流路的流入口侧,平面(21c)配置在流路的流出口侧。相邻的涡轮叶片(9)的对置的前方面(21)和后方面(22)所夹出的空间构成气体的流路,从喷嘴(10)喷出的气体从流路的流入口(31)流入,向沿着凹状圆柱面的圆弧状弯曲的方向流动并从流出口(32)流出。

    排热回收发电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981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4789.5

    申请日:2012-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6/12 F01K23/065 F01K23/10 F05D2220/40

    Abstract: 一种排热回收发电装置,其能够以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的装置结构从温度不同的热介质回收热,包括:多个第一排热回收器(5)、第二排热回收器(11)以及第三排热回收器(15),这些排热回收器被并列地设置在工作介质的有机介质路径(23),利用各自温度不同的热介质使工作介质蒸发;动力涡轮机(17),其由单个辐流式涡轮机叶轮构成,将各自从轴线方向上不同位置导入的来自第一排热回收器(5)、第二排热回收器(11)以及第三排热回收器(15)的各工作介质的回旋能转换为旋转动力;发电机(19),其利用动力涡轮机(17)的旋转动力进行发电;冷凝器(21),其冷凝通过动力涡轮机(17)的工作介质。

    径流式涡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2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80001973.6

    申请日:201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单一或一体的涡轮叶轮来处理具有多个压力的流体,削减部件个数而实现低成本化的径流式涡轮。径流式涡轮(100)具备径流式涡轮叶轮(15),径流式涡轮叶轮(15)具备从半径方向沿着轴向弯曲且叶片高度逐渐升高的主通路(26),从以半径方向的流动为主分量而从外周侧的主入口(21)向主通路(26)流入的流体,将回旋能量转换成旋转动力,并将流体沿着轴向喷出,在径流式涡轮(100)中,在径流式涡轮叶轮(15)的护罩侧,在沿着半径方向及轴向而与主入口(21)分离的位置上形成有从属入口(29),从属入口(29)使与从主入口(21)供给的流体的压力(P1)不同的压力(P2)的流体流入,构成从属入口(29)的叶片形状是:在与径流式涡轮叶轮(15)的轴线正交的面上,叶片(19)的中心线相对于半径方向而朝向旋转方向倾斜规定角度。

    涡轮机装置的优化的涡轮机级以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4971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580045680.8

    申请日:2005-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06 F01D1/04 F01D5/28 F05D2220/31 Y10T29/49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机装置的涡轮机(100),尤其是一种蒸汽涡轮机装置的蒸汽涡轮机。该涡轮机包括至少一个带有径向的或者对角线的入口和轴向的出口的径向的或者对角线的涡轮机级(120)和至少一个带有轴向的入口和轴向的出口的轴向涡轮机级(121-125)。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的或者对角线的涡轮机级(120)构成涡轮机(100)的第一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轴向涡轮机级(121-125)作为其它的涡轮机级设置在径向的或者对角线的涡轮机级(121)的下游。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的或者对角线的涡轮机级(120)比所述至少一个轴向涡轮机级(121-125)具有更高的耐热性。按本发明的涡轮机(100)可以大大提高蒸汽涡轮机装置的过程温度,其中只需要为径向的或者对角线的涡轮机级(120)的部件采取提高耐热性的措施。

    分流汽轮机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86102240A

    公开(公告)日:1987-10-28

    申请号:CN86102240

    申请日:1986-04-05

    Applicant: 李国清

    Inventor: 李国清

    Abstract: 分流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热能动力装置。其主要特征:1、叶片为立体三角形,余速叶片为弧形板条式。2、排汽导向叶片无焓降,余速叶片无反动度。3、喷嘴为缩放型,径向辐射。4、叶轮整体为中间叶轮大、两侧叶轮小的鼓形圆周体。分流汽轮机的优点:1、经典型机组的理论数据计算,在同样蒸汽流量与焓降条件下,单机功率可比轴流汽轮机提高4倍以上。2、汽轮机无轴向推力。3、结构简单,制造时间与费用可大幅度下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