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5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65673.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气瓶疲劳试验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快接头,还包括防护箱,防护箱内安装有基架,基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和支座,防护箱上开设有第一窗口,底板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置放架,置放架底端设有牵引板,底板于第一滑轨尾端安装有隔离箱,隔离箱内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杆,防护箱顶端安装有储油箱和油泵,油泵上连接有进油管和第一出油管,储油箱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上安装有第二出油管,第二出油管端部连接有第一接头,用于解决气瓶在检测过程中易发生破裂,不仅容易伤及人员还容易导致高压油泄露到试验车间地面,产生浪费,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01310.8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氢气瓶极端工况疲劳试验装置,涉及氢气瓶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箱体、气体连通器、增压装置以及缓冲罐,检测箱体的内壁上设有调温层,调温层内设有调温组件,检测箱体内设有震动组件,氢气瓶固定安装于震动组件上,增压装置以及缓冲罐均位于检测箱体外侧,增压装置进气端连通氢气源,增压装置出气端通过气体连通器连接氢气瓶进气端,增压装置与气体连通器的连接管线上设有流量传感器,氢气瓶出气端通过气体连通器连接缓冲罐,氢气瓶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氢气瓶内的温度及压力。本发明中震动组件用于模拟汽车震动路况,调温组件用于调节控制温度,可真实模拟实际环境,有效检测氢气瓶的储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079559.3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瓶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和驱动部,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用于对气瓶瓶底进行检测,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气瓶绕轴心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气瓶底部的两根支撑辊,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对应连通,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形状匹配气瓶底部形状设置。本申请中设置匹配气瓶瓶底种类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第一气缸驱动滑动柱移动时,滑动柱能够匹配气瓶的种类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内滑动,第一超声波探头对凸起瓶底和凹陷瓶底两种气瓶进行检测,无需更换配件,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78541.9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检测用注液枪,包括主体,主体内开设有空腔,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拉动杆于封堵头和密封头之间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密封头上开设有穿孔,拉动杆穿设在穿孔内,锁紧杆上连接有卡设在卡槽内的卡齿出液管的侧壁径向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自由端与密封腔连通;连通管上还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自由端位于出液管的外壁。其目的是:通过主体、封堵头、拉动杆、锁紧杆、钢珠、副座、阻挡头、连接管和进气管的相互配合,利用文丘里管原理,使得当气瓶中的液体充满后,自动关闭注液枪,从而停止注液,避免气瓶中的液体溢出,从而造成的液体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31162.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波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钢瓶自动超声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传输、带夹紧钢瓶的夹紧单元和控制器,传输带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放置板,夹紧单元包括横向平移机构和第一电机,横向平移机构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夹紧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安装有顶板。其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车用钢瓶自动超声检测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和第二放置板将钢瓶抬起,横向平移机构将钢瓶夹紧在夹紧板顶和顶板之间,利用第一电机带动夹紧板、顶板和钢瓶旋转,可进行较大重量钢瓶的快速检测,防止钢瓶在转动时打滑。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43898.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水压试验用自动连接式水套盖,包括盖板和与注水管固定连接的伸缩管,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伸缩管穿设在连通孔内,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于连通孔外侧固定设有支撑台,所述伸缩管的下端外壁固定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位于支撑台下方,所述支撑台和连接台之间安装有环套,所述环套呈筒状,被挤压后的所述环套的内侧侧壁顶靠在伸缩管的外壁上、外侧侧壁顶靠在气瓶的瓶颈的内壁上,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可带动伸缩管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机构。其目的是:用来解决现有水套盖结构缺陷导致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9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797524.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夹持机构、吹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座、转盘和夹持组件,基座包括多个环形板,环形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转盘转动安装在其中一个环形板上,转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弧形通孔,夹持组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推压杆,推压杆外侧设有副杆,副杆穿设在条形通孔和弧形通孔内,基座的下端还固定设有承接座。其目的是:通过环形板的条形通孔、转盘的弧形通孔与夹持组件的相互匹配,利用转盘的转动,同时带动夹持组件的多个推压杆同步向内进行挤压,完成对气瓶的夹持,进而使得各种直径尺寸存在差异的气瓶在被夹持后,气瓶的中轴线与基座的中轴线共线,即可对不同直径的气瓶进行夹持,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7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35279.8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气瓶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源的气瓶疲劳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泵、工控一体机、气瓶连接组和多个气液增压泵,气液增压泵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进气口,气液增压泵的进液口与液压泵连通,气液增压泵的出液口与气瓶连接组连通,气瓶连接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带单向阀的快速接头A,气液增压泵的进气口连接有气源,气液增压泵与气源之间安装有电磁换向阀,气瓶连接组还连接有压力变送器和调压阀,工控一体机分别与液压泵、电磁换向阀、压力变送器信号连接。其目的是:通过多个并联的气液增压泵对液压油同时进行增压,提高充压速度,同时相对于可一次性大流量对液压油进行充压的设备,降低了设备购买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62239.6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IPC: B08B9/0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化品罐车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化品罐车清洗用喷洗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主体,主体上径向开设副孔,运动件套设在主体上,运动件的内壁开设有容置槽;动力元件用于带动运动件沿主体的轴线方向运动;保持架转动安装在主体上;转动元件用于带动保持架绕主体的轴线转动;限位架固定安装在保持架上;喷头转动安装在限位架上;副管安装于喷头与运动件之间,喷头、副管、容置槽、副孔、连通孔和管道依次连通;传动元件安装于喷头与运动件之间,用于在动力元件带动运动件相对于主体运动时,带动喷头发生偏转,从而改变喷头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其目的是:解决现有喷洗机构结构缺陷导致的清洗范围小,清洗效果欠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8834.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IPC: B65G47/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架;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迷宫结构,迷宫结构包括下支撑位、上支撑位和两个上止位;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限位板的下方;连杆,连杆上端固定设有横杆,横杆位于迷宫结构内、且沿迷宫结构单向移动;竖杆,竖杆竖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架上,竖杆的上端与连杆的下端铰接;夹爪,夹爪包括两个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爪体,爪体与竖杆传动连接;当竖杆相对于限位板向上运动时,两个爪体的下端向内偏转;当夹爪处于张开状态时,横杆位于下支撑位内;当夹爪处于夹持状态时,横杆位于上支撑位内。其目的是:解决现有夹持装置结构缺陷导致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