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42383.1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储能源网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一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网中同一配电节点的一次系统;一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储能单元;控制系统包括:功率预测模型单元及优化求解单元;功率预测模型单元用于根据各储能单元的控制动态响应确定配电节点的功率预测模型;优化求解单元用于根据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及该配电节点的功率的优化目标值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储能单元的最优控制值。该方法包括:以配电节点的各储能单元的动态响应为基础,建立功率预测模型;根据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及该配电节点的功率的优化目标值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储能单元的最优控制值。本发明能够对控制效果进行预测,兼顾了快速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36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655861.2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的分层电压控制系统,包括:面向变电站层级的区域协调电压控制器、面向馈线层级的本地电压控制器;本地电压控制器基于有限量测量对馈线内电压分布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计算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电压越限后,本地电压控制器基于电压估计结果及等效电压降落指标决定区域内无功设备投入情况,若该调节失败,则利用区域协调电压控制器进行辅助调节实现电压越限恢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系统对应的控制方法。该系统及方法综合考虑了配电网可观测点不足的特点,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充分利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设备实现快速、高效率的配电网电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10643421.0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经济最优的光伏源网协调控制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光伏源网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区域;步骤2、根据控制区域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可控设备的类型以及电网规定的收益模式确定最优经济目标函数;步骤3、根据天气预报信息、气象站实时和历史信息以及光伏发电实时和历史信息进行未来一天的光伏出力预测;步骤4、根据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给出的经济约束条件、电气约束条件和步骤3所述的光伏出力预测,通过步骤2的最优经济目标函数对控制区域进行经济优化控制;决了现有技术主动配电网采用集中式解决大规模消纳分布式能源发电存在的通信压力增大、控制延时、优化算法复杂化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0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604222.9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它包括:步骤1、建立微电网系统模型;步骤2、在热电联产型微电网中引入热泵,制定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运行策略;步骤3、建立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步骤4、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热电联产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中,没有对减少常规能源,减少弃风量,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导致现有系统存在使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55861.2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的分层电压控制系统,包括:面向变电站层级的区域协调电压控制器、面向馈线层级的本地电压控制器;本地电压控制器基于有限量测量对馈线内电压分布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计算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电压越限后,本地电压控制器基于电压估计结果及等效电压降落指标决定区域内无功设备投入情况,若该调节失败,则利用区域协调电压控制器进行辅助调节实现电压越限恢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系统对应的控制方法。该系统及方法综合考虑了配电网可观测点不足的特点,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充分利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设备实现快速、高效率的配电网电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2345.3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卢嗣斌 , 刘金森 , 高华 , 李丽娟 , 栗楠 , 郑竞宏 , 朱守真 , 崔全胜 , 李庆生 , 皮显松 , 邓朴 , 赵庆明 , 唐学用 , 农静 , 罗宁 , 张裕 , 王丰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Y04S20/224 , H02J3/382 , H02J3/14 , H02J3/46 , H02J2003/007 , H02J2003/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布式能源和临时附加电价协同优化控制的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供电区域和网架结构;步骤2、预测次日RDG出力和用户原始负荷;步骤3、计算分时电价后的用户负荷;步骤4、对各个供电区域进行日前优化调度,必要时启动备用机组;步骤5、统计备用机组出力;步骤6、日内滚动计算:根据临时附加电价对RDG出力和用户负荷进行控制;步骤7、统计RDG出力削减量和用户负荷削减量。本发明为主动配电网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合理的调度模式,这种调度模式充分体现了主动配电网所要求的分布式能源实时调度控制能力、潮流双向管理能力、分布式能源接纳能力,提高了配电网整体运行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349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598636.5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大型风电场风速建模方法,它包括:1、对风电场历史记录风速采样,并计算风电场各个风机群风速威布尔分布的参数c和k;2、计算风电场内各个风机群的秩相关系数,并构成该风电场的历史风速秩相关矩阵Rr;3、计算风电场的相关风速正态Copula函数,进而得到具有相关性的建模预测风速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及各个风机群风速的边缘概率分布函数u1,…,un;4、对风机群风速的边缘概率分布函数作服从威布尔分布参数c和k的等概率逆变换,实现风速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风电场内部的风速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由于风电场内部风速的相关性直接影响风电场出力,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分配及其安全运行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0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04222.9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它包括:步骤1、建立微电网系统模型;步骤2、在热电联产型微电网中引入热泵,制定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运行策略;步骤3、建立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步骤4、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含热泵的热电联产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热电联产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中,没有对减少常规能源,减少弃风量,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导致现有系统存在使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46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552605.6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雷暴天气下架空配电线路抗雷击规划方法,它包括步骤1通过年雷暴特征参数建立年雷暴特征参数随机概率分布模型;步骤2建立雷暴天气下架空配电线路可靠性参数模型;步骤3以绝缘子类型和避雷器安装间隔作为决策变量建立雷暴灾害的配电网规划模型;步骤4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步骤1‑步骤3的模型,得到架空配电线路绝缘子配置和避雷器安装间隔数据;解决了电力系统规划中现有技术对配电线路抗雷击的规划存在的空配电线路在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的耐雷水平,绝缘水平低下,难以承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的作用,线路规划设计标准偏低可能造成灾害性天气下重要负荷的用电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线路设计标准偏高引起资源浪费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11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8527.8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 G01R31/086 ,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及配电线路故障判别系统、方法,在配电线路的两端或多端均设置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在配电线路两端或多端由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同步采样线路电流信号并进行录波,若线路发生故障则相邻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将所录波形通过对等通信的方式进行传递,然后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通过相邻两端采样的电流信号的电流相角差的判断,来实现故障定位及故障隔离。满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后,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进行准确故障定位并隔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