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复合结构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4318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1034178.X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两相复合结构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声材料技术领域。将气凝胶基体与3D间隔织物相复合,得到的两相复合结构吸声材料具有空腔谐振吸声材料的特点,同时,3D间隔织物的加入在材料内部形成了孔径为间隔丝直径、并填充有间隔丝的微穿孔,进一步提高材料的中低频吸声性能,3D间隔织物的良好缓冲性能可以明显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该吸声材料可以作为建筑、车体、航空等吸声材料,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良好。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废旧纺织品气凝胶基吸声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66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48460.X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废旧纺织品气凝胶基吸声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声材料技术领域。通过DIW技术打印出废棉微柱集合体,再将其与废棉气凝胶复合,制备出具有阻抗匹配填充微穿孔板结构的高性能废棉再生复合吸声隔热材料。本发明通过DIW打印技术与气凝胶的复合成型工艺,丰富了吸声机理,由之前仅有气凝胶的多孔结构进行吸声,转变为多孔加共振的双重吸声。同时合理利用了废旧纺织品,整体提升了气凝胶基体的吸声性能,解决了其低频吸声性能不足的问题,在保持优异的隔热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材料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建筑和交通领域,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一种在旋转法三维编织平台上编织异型制品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8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49145.7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旋转法三维编织平台上编织异型制品的加工方法,利用高性能纤维良好的物化性能,在旋转法三维编织平台上通过采用不同形状的异型模型,结合编织平台上的模块进行组装拼接,编织出变截面、变形状的三维四向、三维五向和三维全五向的异型制品,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比较编织工艺优缺点,进一步优化三维编织机的携纱器、编织底盘、打紧机构、输出机构、卷曲机构和控制系统,使高性能纤维由三维编织平台编织出多种不同形状的承力梁、接头及多种形式的耐烧蚀、具备承力的异型制件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也为新的编织方法提供了可行性分析,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种ABS型3D打印服装面料的染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95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77182.7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S型3D打印服装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面料预清洗;(2)配置分散染液;(3)将面料放在酸性的分散染液中进行染色;同时在分散染液中加入了苯甲醇;(4)面料还原清洗。为防止分散染料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的染色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苯甲醇在面料染色过程中起到增染作用,苯甲醇作为染色促进剂来调控染色过程中面料内部的微结构,提高对细丝的溶胀性,降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促进分散染料向ABS型材料内部的扩散,使面料染色效果更加均匀化,更加彻底。通过验证,通过本发明的染色工艺得到的ABS型3D打印服装面料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较高,复合服装行业要求。

    一种废旧纺织品气凝胶基吸声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66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648460.X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废旧纺织品气凝胶基吸声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声材料技术领域。通过DIW技术打印出废棉微柱集合体,再将其与废棉气凝胶复合,制备出具有阻抗匹配填充微穿孔板结构的高性能废棉再生复合吸声隔热材料。本发明通过DIW打印技术与气凝胶的复合成型工艺,丰富了吸声机理,由之前仅有气凝胶的多孔结构进行吸声,转变为多孔加共振的双重吸声。同时合理利用了废旧纺织品,整体提升了气凝胶基体的吸声性能,解决了其低频吸声性能不足的问题,在保持优异的隔热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材料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建筑和交通领域,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一种三色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4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46963.5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色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以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为芯材,以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为壁材,以聚乙二醇作为壁材的一种单体,三者混合后作为油相,与水相均质乳化后制得乳液,在乳液中加入催化剂和溶剂,再加热并加入扩链剂反应后,离心、清洗、干燥、研磨即可制得本发明的三色光致变色微胶囊。本发明制备的三色光致变色微胶囊不但具有灵敏的光响应性、光可逆性,而且具有一定的耐光疲劳性,平均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