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883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57078.1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桥梁,属于桥梁建设技术领域。新型桥梁包括M个桥塔、主梁、主斜拉索、平衡索及锚碇,桥塔与主梁刚性连接,主梁包括主跨中梁段、桥塔梁段,平衡索设置于主跨中梁段;主斜拉索包括第一外侧拉索、第二外侧拉索和N个内侧拉索,第一外侧拉索、第二外侧拉索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新型桥梁最外侧的两个桥塔上,第一外侧拉索、第二外侧拉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锚碇上;内侧拉索具有两个连接端部、位于两个连接端部之间的中间连接部,两个连接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桥塔连接,中间连接部连接在主跨中梁段;M=N+1、且N≥1的正整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桥梁的施工方法。该新型桥梁可有效地提高新型桥梁的跨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17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260226.0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凹槽切割机、轨枕修复用凹槽切割机及铁路埋入式轨枕松动修复方法。凹槽切割机,包括:限位机构和切割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限位插板和限位挡件,限位插板插入限位槽,通过可调节连接件与限位挡件连接,限位插板厚度与限位槽宽度相等,限位挡件,用于控制限位插板在限位槽中插入深度;切割机构包括切割齿轮和支架,切割齿轮通过可转动连接件安装于支架上;限位插板与支架固定连接。限位插板插入限位槽,限定切割位置,限位挡件与限位插板连接,随着限位插板逐渐深入,限位挡件与限位槽接触,阻止限位插板深入,通过切割沟槽将轨枕周围含有裂纹的混凝土切割下来,沟槽被填平修复,消除轨枕周围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01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40155.2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轨道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该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包括水平施力装置、垂直施力装置、位移测定装置和固定装置;水平施力装置用于给钢轨的一端施加水平推力;垂直施力装置用于给钢轨施加竖直压力;位移测定装置设置用于测定钢轨在具有水平推力及竖直压力下时产生的水平位移。本发明的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可很好的模拟钢轨在荷载状态(例如,荷载的列车)钢轨扣件的实际纵向阻力值,能够真实的反应扣件在钢轨有荷状态下的纵向阻力,其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00201.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无砟轨道层间离缝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平移模组以及设于所述平移模组内的离缝检测组件,所述平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离缝检测组件横向平移,所述离缝检测组件包括横向伸缩组件和可旋转设于所述横向伸缩组件端部的竖向伸缩组件,所述竖向伸缩组件的端部设有激光相机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铁无砟轨道层间离缝高精度检测方法和高铁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定位方法;本发明通过垂直离缝采集数据,以保证离缝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9193.1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损伤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小车,所述小车的顶部设有RTK仪器,所述小车的侧部设有行进控制模块,所述小车的前端可拆卸地设有采集组件,所述小车内设有数据采集终端,所述RTK仪器、所述行进控制模块和所述采集组件均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建立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终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远程控制主机无线连接;利用小车配合采集组件实现自动采集,从而提高采集效率,同时通过远程控制主机远程控制小车,检测人员可以站在轨道外,避免了检测人员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82783.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置板轨道钢弹簧损伤定位识别方法,本发明采用4个BP神经网络分别对位移、曲率、应变及应变能4项损伤指标进行钢弹簧损伤位置识别,获取各个独立的证据体,通过D‑S证据融合理论对证据进行融合识别,从而实现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有机结合。本方法可有效提高钢弹簧损伤位置的识别准确率,降低了识别过程的不确定性,在无砟轨道损伤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相关人员对轨道的快速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698540.4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冻结与损伤行为计算方法,包括S1、根据动弹性波试验获取已浇筑混凝土试件的多孔骨架体积压缩模量,并计算得到Biot系数;S2、根据CT扫描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混凝土试件孔结构分布参数和整体孔隙率;S3、根据所述孔结构分布参数,计算得到混凝土试件冻结过程中温度‑冻结速率的关系曲线;S4、根据Young‑Laplace方程冰‑未冻水平衡以及冰‑吸附水膜平衡关系,构建平均孔隙压力与温度、孔结构之间的函数关系;S5、基于多孔介质力学、多孔介质内水分迁移达西定律和多孔体系热传导Fourier定律,构建多孔介质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的耦合控制方程,得到冻融过程中无砟轨道内结构受力、热量传输和水分迁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48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974064.6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板式轨道,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钢筋混凝土底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隔离层和道床板,道床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桁架钢筋连接的现浇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和预制的框架形式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设置于隔离层的上表面,框架形式轨道板内设置有桁架钢筋,框架形式轨道板上设置有缺口。该框架板式轨道通过预制的带有桁架钢筋的较薄的框架形式轨道板与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实现类似单元双块式轨道的现浇道床板结构。轨道的层间连接增强,整体性好,现浇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受力合理,显著延长轨道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缺口,减小了框架形式轨道板的重量,方便了施工,无需再设置灌浆孔和排气孔。
-
公开(公告)号:CN10523946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1495.2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及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涉及铁路设备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的脱空位置,所述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包括第一支承块和包裹在所述支承块外的第一橡胶套靴,所述橡胶套靴用于提供一定弹性并与道床贴合;松开扣件系统;抬起钢轨;取出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安装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所述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包括新型的第二支承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承块底部的弹性垫板,以及第二橡胶套靴,在第二橡胶套靴的四周设置有用于与道床贴合的环氧树脂层。所述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中,所述第二橡胶套靴及第二支承块的上部分的四周粘结有环氧树脂层。本发明解决了原有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883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24076.4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7/12
Abstract: 组合式铁路辙叉,属铁路道岔制作技术领域。其构成包括叉心、设置在叉心两边的翼轨,翼轨由前普通钢轨段、后普通钢轨段和设置在前、后普通钢轨段之间的合金钢加强段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金钢加强段与普通钢轨段之间采用限位配合线过渡衔接,在两翼轨之间的限位配合线处设置有间隔铁,在翼轨与叉心之间的限位配合线处设置有间隔铁,两翼轨之间、翼轨与叉心之间用穿在间隔铁中的螺栓相连接。优点是在保证翼轨的高抗磨损性能的同时保证了两种材质钢轨的良好密贴性,提高了辙叉的抗冲击能力。且制造容易,组合后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特别适合高速铁路中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