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25994.6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驱动汽车电动轮垂向载荷动态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电动轮测试平台缺少垂向加载不贴合车况实际从而导致模拟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包括:测试台、电动轮‑悬架‑车身装置、纵向负载模拟装置、垂向负载模拟装置、上位机、负载控制器,所述负载控制器用于向电动轮‑悬架‑车身装置、纵向负载模拟装置、垂向负载模拟装置发出对应命令,并反馈电动轮‑悬架‑车身装置、纵向负载模拟装置、垂向负载模拟装置的对应信息。本发明对车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载荷转移量进行补偿,可弥补整个测试平台缺少垂向加载动态调节装置的缺陷,便于开展考虑载荷转移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控制方面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3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58933.5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轮内的主动减振磁流变悬置装置,属于减振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筒式减振器占用轮内空间、橡胶悬置无法实现阻尼与刚度变化,磁流变弹性体扭矩传动效果差的问题,其包括:电机支撑轴,电机支撑轴外侧设置有套筒,套筒上固定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套筒通过配合部固定设置有磁流变弹性体,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磁流变悬置支架,所述磁流变悬置支架上缠绕有线圈,通过改变线圈电流实现磁流变弹形体刚度与阻尼可调,能够较好的传递扭矩并实现主动减振,具有结构简单,占用轮内空间小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8643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19761.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F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阶次跟踪减振超材料轴结构,包括轴基体、壳体和晶胞单元,晶胞单元包括定刚度弹簧、质量块和变刚度弹簧,质量块通过定刚度弹簧分别与轴基体和壳体相连,相邻质量块之间通过变刚度弹簧相连。质量块的数量为八个且呈环状分布在轴基体四周,定刚度弹簧的数量为十六个,变刚度弹簧的数量为八个。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适应阶次跟踪减振超材料轴结构具有低频隔振能力,沿轴结构周向设计不同厚度的质量块,产生多个不同的带隙,组合形成较宽的低频带隙。能够实现自适应阶次跟踪,随着转速的改变,形成的低频禁带也会跟着变化,减振降噪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639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220110.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多模耦合声学超材料板,包括六边形单元,六边形单元包括六个三角形单元,三角形单元包括阻尼层、基体层和局域共振单元,基体层位于阻尼层上,局域共振单元固定于基体层上。局域共振单元包括悬臂梁模块和质量块模块,悬臂梁模块包括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三悬臂梁、第四悬臂梁和第五悬臂梁,质量块模块包括第一层质量块、第二层质量块、第三层质量块、第四层质量块和第五层质量块。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复杂多模耦合声学超材料板,具有很强的低频隔振能力,每个三角形单元内若干不同质量块以串并联方式连接,形成较宽禁带。同时多个三角形单元可设计出不同的禁带,组合形成更宽禁带,进一步提高抑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05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1274047.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G17/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路噪控制的交联磁浮式悬架外连接套,包括外壳体、活塞杆、电磁铁、永磁体、弹簧,电磁体控制电极和电极刷,外壳体为中空结构,电磁铁、永磁体和弹簧位于外壳体内部,外壳体上设有外壳体通孔,活塞杆通过外壳体通孔穿设于永磁体和电磁铁,电磁体控制电极穿过外壳体和永磁体与电磁铁相连,电磁体控制电极为圆柱体结构,电磁体控制电极的外表面与电极刷相连。电磁铁与永磁铁之间通过U型弹簧连接,在断电的时候,弹簧起着支承作用保证了结构上的安全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面向路噪控制的交联悬浮式悬架外连接套采用“永‑电‑永”磁浮结构形式,通过改变电磁铁电流方向,既可以利用磁极间引力工作,也可利用斥力工作。
-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40237.1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F15/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工程与材料工程交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系、管系的声学超材料减振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系和管系的减振效果不好等问题,其包括基体轴和数个减振外套筒,所述减振器外套筒包括套筒壳,所述套筒壳为空心且其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套筒壳环形空间的内侧与外侧之间设有周期性排列的减振结构单元。本发明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减振结构单元的超材料减振结构可以形成较宽的低频带隙,能降低扭转振动、径向振动、轴向振动能量,动平衡性好,结构简单轻便,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7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68063.X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19 , F16F9/32 , F16F9/3214 , F16F9/34 , F16F9/50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包括储油缸筒、工作缸筒、减振器盖、设置在工作缸筒一端的底阀总成及设置在工作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活塞杆内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可在活塞杆内自由转动,控制杆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控制杆在活塞杆内的上下运动;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阀总成,活塞阀总成包括流通阀片、复原阀片和活塞阀座;所述控制杆一端伸出到活塞杆上安装有活塞的一端外,控制杆的该端端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控制杆旋转时通过调节结构对调节块的位置进行调节。该减振器通过对控制杆的转动控制,实现对复原阀片的开合力进行线性调节,达到了对减振器阻尼力的无级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88200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66399.5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驱动公交客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包括车身,前转向系统和后转向系统,前转向系统位于车身前端,后转向系统位于车身后端;前转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转向盘、第一转向传动轴、第一万向节、第二转向传动轴、第二万向节、前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和前左车轮;转向节臂与左转向节固连,转向拉杆的端部通过第一球铰与左转向节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铰与前右转向节相连,前右转向节与前右车轮相连,转向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前左车轮和前右车轮转向;后转向系统包括机械锁死系统和依次连接的后左车轮、后左转向节、第二转向横拉杆、安装板、第一转向横拉杆、后右转向节和后右车轮,安装板与机械锁死系统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1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32495.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和电磁交联悬浮型馈能式主动悬架作动器,包括活塞杆、端盖、杆端缓冲弹簧、缸筒、感应线圈、交联式活塞组件、电磁铁控制电极、尾端缓冲弹簧、保持架、尾盖、馈能电路和电极刷,缸筒的上端与端盖相连,缸筒的另一端与尾盖相连,活塞杆、感应线圈、电磁铁控制电极和保持架位于缸筒内部。活塞杆依次穿设于端盖和杆端缓冲弹簧,活塞杆下端与交联式活塞组件相连,交联式活塞组件的另一端与尾端缓冲弹簧相连。馈能电路与感应线圈电连接,电磁铁控制电极与电极刷相连,交联式活塞组件能够随着活塞杆上下移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永磁和电磁交联悬浮型馈能式主动悬架作动器,结构简单,便于布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