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6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17059.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7D205/04 , C07C227/18 , C07C229/12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合成工艺改进方法。该方法以卤代高丝氨酸酯或其相应的盐为原料,通过与芳香醛进行亚胺缩合保护氨基,碱性条件下关环,水解酯基,脱保护得到高纯度的L‑氮杂环丁烷‑2‑羧酸。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能有效去除杂质等特点。总收率在53%~65%之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46702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0686459.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N43/36 , A01N25/12 , A01P21/00 , A01P3/00 , C07D2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类农用组合物,其杀菌活性成分为L‑焦谷氨酸。所述L‑焦谷氨酸从散斑竹根七的提取液中分离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可溶性粉剂。本发明还给出了所述的氨基酸类农用组合物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用途,对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表现出保护、治疗的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28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23157.4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311/29 , A01N41/06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11/29 , A01N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苯磺酰胺类化合物该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其中:R1=CH3,CH2CH3,CH2CH2CH2,CH(CH3)2,CH2CHCH2,CH2CCH或CH2CH2CH2CH3;R2=NHCH3,NHCH2CH3,NHCH2CH2CH2,NHCH(CH3)2,NHCH2CHCH2,NHCH2CCH,NHCH2CH2CH2CH3,NHC(CH3)3,N(CH3)2,N(CH2CH3)2,N(CH2CH2CH3)2,N(CH(CH3)2)2,NHPh,NH(p-me-Ph),NH(p-ome-Ph),NH(p-oEt-Ph),NH(p-Et-Ph),NH(p-F-Ph),NH(o-F-Ph)或NH(o-Me-Ph)。根据研究表明,式(I)化合物主要作用于害虫的消化系统,试虫典型作用症状表现为麻痹,泄泻,试虫失去大量体液而死亡,可以用于制备农用杀虫剂,且作用机理区别于现有商品化杀虫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14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53160.8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3/10 , A01N43/9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呋喃-β-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式中,R为:对-氟苄基,邻-氟苄基,邻,对-二氟苄基,对-氯苄基,邻-氯苄基,邻,对-二氯苄基,对-三氟甲基苄基,邻-三氟甲基苄基,对-甲基苄基,邻-甲基苄基。经申请人的毒力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能够用于制备杀虫剂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13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17059.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7D205/04 , C07C227/18 , C07C229/12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合成工艺改进方法。该方法以卤代高丝氨酸酯或其相应的盐为原料,通过与芳香醛进行亚胺缩合保护氨基,碱性条件下关环,水解酯基,脱保护得到高纯度的L‑氮杂环丁烷‑2‑羧酸。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能有效去除杂质等特点。总收率在53%~65%之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0909199.X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311/29 , C07C303/38 , C07C303/40 , C07C311/16 , A01N41/0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苯磺酰胺类化合物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其防治农作物害虫的方法,所述联苯磺酰胺类化合物为如下所示的式(I)化合物;并且所述害虫防治方法包括向作物施用有效量的联苯磺酰胺类化合物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从而防治危害作物的害虫。令人惊讶地发现,本发明提供的联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对害虫特别是粘虫、菜青虫、小地老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二化螟、瓜绢螟等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670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86459.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N43/36 , A01N25/12 , A01P21/00 , A01P3/00 , C07D2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类农用组合物,其杀菌活性成分为L-焦谷氨酸。所述L-焦谷氨酸从散斑竹根七的提取液中分离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可溶性粉剂。本发明还给出了所述的氨基酸类农用组合物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用途,对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表现出保护、治疗的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102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3783.4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4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式(Ⅰ)结构的多种吡唑基甾体衍生物,其取代基R1代表氢、硝基或卤素;取代基R2代表C1-C6烷基、羟基取代的C1-C6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芳香基。其合成路线以孕烯醇酮为原料,本发明首次采用该方法合成此类衍生物,具有产率高、易分离等优点。这类衍生物显示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子宫颈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细胞的活性,具有被开发成抗癌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0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2633.2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71/16 , A61K31/437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屎米-6-酮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为乙基、丙基、异丙基、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辛基、非取代苄基或者,氢原子、甲基、溴甲基、三氟甲基、苄氧基、氟原子或氯原子取代的取代苄基;X为氯、溴或碘。所涉及的应用为上述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菌药物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42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518931.2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69/732 , C07C67/56 , C07H17/07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金银花中同时制备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方法,其包括乙醇提取、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聚酰胺柱分离纯化和重结晶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热乙醇溶剂浸提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通过调节大孔树脂所用洗脱液的浓度和pH值,达到富集、分离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目的,最后分别经过硅胶柱层析和聚酰胺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度大于95%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