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04608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395342.6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内生解磷解钾固氮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所述菌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WYS‑A01‑1,已于2017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8。所述毛竹内生乙酸钙不动杆菌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作用,可以在植物体内定殖,促进毛竹光合作用,提高生物酶活性,对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54427.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金针菇菌种活力的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金针菇异核体菌种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其单核化菌株,分别进行常规保藏,使用时金针菇异核体菌种与其单核化菌株进行配对,获得其重生的异核体菌种,这样即可对金针菇菌种的活力进行有效维持。本方法在获得单核化菌株的基础上,只需要将原来的品种与其单核化的菌株进行重新配对,获得新生的品种。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新生品种,在遗传物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保持了原来品种的特性,且菌种活力很高。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便可对菌种的活力进行有效地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04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002664.0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中L‑噻唑烷‑4‑羧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香菇前处理提取、样品净化、液相色谱检测。其主要步骤如下:样品用甲醇‑水(70:30,v/v)进行前处理提取;经过WondaSep M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处理;样品分析采用Inertsil HILIC亲水作用色谱柱(4.6×250 mm,5μm)进行分离测定,流动相采用乙腈‑0.1%磷酸水(85:15,v/v)等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193 nm,柱温30℃,进样量5μL。该方法无需衍生化、前处理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弥补了当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不能直接准确快速的对香菇中L‑噻唑烷‑4‑羧酸分离测定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03947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59633.7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9/30 , A23L21/15 , A23L29/20 , A23L33/00 , A23V2002/00 , A23V2250/6422 , A23V2200/228 , A23V2250/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红枣无糖果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黑木耳、红枣浸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综合了三者的营养保健功能,辅以复合凝胶剂和柠檬酸,制备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黑木耳红枣无糖果冻,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营养保健方便食品。本发明的黑木耳红枣无糖果冻,既具有黑木耳的多种保健功能,又具有极佳的口感,而且黑木耳汁本身成胶状,特别适合开发成果胶等方便保健食品,同时用木糖醇作为甜味剂制备成无糖果冻,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充分发挥黑木耳降血糖的功效,也成为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80552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3450.5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白灵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白灵菇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白灵菇(Pleurotuseryngiivar.tuoliensis)54,已于2013年12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3669。该白灵菇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包括菌丝的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EF1α-PCR扩增、特异酶切片段标记的产生和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本发明的白灵菇54栽培周期短于普通白灵菇,产量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具有真实可靠,一目了然的特点,比经典的形态鉴定误差小,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判断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723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149261.0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蛋糕及其制备方法。茯苓蛋糕的制备方法,包括茯苓粉的制备、红枣粉的制备、混合粉料配制、蛋糖液配制、面糊调制、注模和烘烤。茯苓为一种食、药真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清除自由基等功能,但由于茯苓口感欠佳,所以,一般只作药用。本发明以茯苓粉、红枣、面粉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茯苓蛋糕,既保留蛋糕的风味,方便食用,又具有茯苓的功效,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与功能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7384.5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霉菌新菌株(Streptomyces fujianensis sp简称Js-1T)及其DNA鉴定方法,Js-1T对真菌、细菌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经测定,Js-1T对大肠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病、核盘菌、木霉、根霉、疣孢霉等的抗性很强,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Js-1T的DNA鉴定方法具有真实可靠,一目了然的特点,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比经典的形态鉴定误差小,判断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99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072135.3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猴杰菌种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为猴头菇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的登记工作,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菌种鉴定体系,对科研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22381.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本发明中,所述白玉菇菌种白玉菇87是以真姬菇‘B02’和真姬菇‘B06’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B02’有菌柄粗细均匀,产量高等特点,但是菌柄偏细、偏黄等不足,‘B06’有菇帽厚实、菇柄较粗、颜色白,产量较高的特点,但易出畸形芽、均匀性稍差等缺点,白玉菇菌种‘白玉菇87’分类命名为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白玉菇87,已于2024年11月0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2461,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217465.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银耳菌种中银耳与香灰菌比例的引物组合、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以待测银耳菌种的总DNA为模板,分别利用银耳基因组中单拷贝基因TUB的检测引物和香灰菌基因组中单拷贝基因AS‑TUB的检测引物进行q‑PCR扩增,获得待测银耳菌种中银耳单拷贝基因TUB和香灰菌单拷贝基因AS‑TUB的ct值,依据待测银耳菌种中银耳单拷贝基因TUB和香灰菌单拷贝基因AS‑TUB的ct值计算待测银耳菌种中银耳与香灰菌比例。本发明可检测不同银耳菌种中银耳与香灰菌占比情况,评估银耳的菌种质量,以保障银耳种植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