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0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21911.1
申请日:2023-01-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选区激光熔化刮刀‑辊筒联合铺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铺粉装置包括铺粉机构、铺粉运动机构、粉缸、成形缸和回收缸,粉缸、成形缸与回收缸的顶部平行且相互连接,构成铺粉平面;所述铺粉机构包括第一道刮刀、辊筒、第二道刮刀、螺旋微调装置和安装基座,所述第一道刮刀和辊筒通过螺旋微调装置与安装基座连接,以通过螺旋微调装置实现第一道刮刀、辊筒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所述铺粉机构的安装基座固定在铺粉运动机构的导轨滑台上,通过铺粉运动机构驱动控制铺粉机构向前、后方向运动;该装置及工作方法能够克服刮刀铺粉致密性差、辊筒铺粉均匀性差的技术缺陷,实现SLM成形过程高质量粉床的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21912.6
申请日:2023-01-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复合结构金属构件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刀装置、刮刀运动机构、主体部分和激光同轴供粉‑吸粉装置;其中刮刀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和设在两个安装座之间的刮刀安装架,所述刮刀安装架内固定设有刮刀;所述刮刀运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并排的铺粉缸、成形缸和回收缸,所述刮刀能够将铺粉缸表面上的金属粉末推入成形缸和回收缸;所述激光同轴供粉‑吸粉装置包括激光头、送粉枪、吸粉枪、固定架、送粉腔、吸粉腔、第一连接管、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架体,该复合结构金属构件装置和工作方法可实现复合结构异种金属构件的精确供粉、粉末回收和增材成形,同时避免异种粉末之间的相互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748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8594.6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29C51/08 , G05B19/408 , B29C51/26 , B29C51/44 , B29C5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ISWO算法轨迹规划的机器人面衬分拣系统,包括面衬拣料工作站、用于自动化上下料的机器人;面衬拣料工作站包括装置主体、冲压模具、送料车、外框架、丝杠、微型直流电机、后挡板、滑块、安装板以及接近开关;分拣系统进行时间优化方法为:引入精英池策略、螺旋搜索策略到狩猎及筑巢阶段,以及对种群缩减阶段的原策略进行往复改进,增强机器人上下料的SWO算法,以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并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在约束机器人关节速度与加速度条件下采用ISWO算法对其以4‑3‑4混合多项式插值函数为基础的拣料轨迹进行时间最优规划;本发明能构建安装ABB1200机器人的面衬上下料工作站,同时还对机器人采用了ISWO算法对上下料轨迹进行最优时间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9566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31138.6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冷调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层冷调控电弧增材双相钢制备装置及系统,包括密封外板,密封外板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门板,密封外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滑轨,连接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向轨道,横向轨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连接滑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底座;通过引入更高效的冷却介质,如液氮或特殊冷却液,本专利能够显著提高冷却速率,使得增材过程中的热量能够迅速且均匀地散失。这种高效的冷却方式不仅缩短了冷却时间,还大大减少了因温度梯度过大而导致的材料内部应力集中和晶粒粗化现象,从而有利于形成更细小、均匀的晶粒结构,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932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65433.5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3D打印2205双相不锈钢耐磨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2205双相不锈钢粉末中添加适量TiB2颗粒,并通过球磨使之附着在粉末颗粒的表面,采用氩气氛进行保护,在打印过程中部分TiB2与激光作用并熔化分解成TiB,生成的TiB和原本存在TiB2的一方面可以作为形核剂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可以作为硬质点,均匀分散的TiB2增强体表现出高度的粘附性,在滑动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碎裂/断裂程度。同时TiB2相与2205基体之间的牢固界面结合,从而防止了磨损过程中颗粒的剥落。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提高了3D打印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磨性,最终将平均摩擦系数从0.7142降低至0.4305。
-
公开(公告)号:CN117532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68280.6
申请日:2023-12-21
IPC: B23K9/133 , B23K9/32 , B33Y10/00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固溶改善电弧增材制造双相不锈钢成形质量和两相比例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基于TIG焊的增材制造装置、冷却装置、测温装置和计算机,增材制造装置用于进行金属零件的增材工作,冷却装置用于对WAAM成形DSS进行快速冷却以调控成形质量和两相比例,测温装置用于测量增材过程的层间温度数据,计算机与测温装置和流量控制阀电性连接,以根据间隔时间内温度变化数据计算实际冷却速率并进行反馈控制。该装置及方法通过在WAAM过程中引入冷却介质,使WAAM中成形的DSS高温熔道快速冷却达到固溶效果,避免增材效率降低的同时得到合理的两相比例,并且无需额外的热处理工艺,减少WAAM成形DSS的效率损失,降低额外的能源损耗,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189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72641.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4L61/3015 , H04L61/30 , G16Y1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规模物联网多设备联动场景的ID生成方法,针对小规模物联网多设备联动场景,结合小规模物联网系统业务生命周短、设备量少、业务量少的特点,通过采用周期重置基准时间的生成毫秒级时间戳,转化设备主机号的方式生成伪网络IP及将每毫秒内首个序列号设定为0到最大值的一半范围内的随机数作为序列号的方式,提出一种3天周期内可复用、冗余度低、网络资源占用量小、具有伪随机性的ID生成算法。可以实现总设备量小于255台时,周期内生成的ID具有全局唯一性和单调递增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803838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274949.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丝材电弧增材制造熔道表面形貌在线检测装置,包括:电磁屏蔽箱(11)、导轨(12)、卡扣(13)、信号控制传输模块(14)、高功率红外线激光器(15)、视觉传感模块(16)、挡板(17)、旋转反射镜组(18)以及散热风扇模块(19);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在线获取熔道形貌特征,通过对装置特征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了高装置的集成度和内部结构的紧凑性,并避免了成形过程强弧光和电磁场的干扰,且工作方式更灵活。该专利方案可为实现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熔道质量的在线监测和反馈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数字化依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