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799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6898.2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顶部呈开放设置的处理箱,在处理箱内底部增加有沉淀箱,在处理箱内增加有混合机构,该混合机构在处理箱内完成搅拌混合动作。本发明通过混合机构与加药机构完成联动配合,在混合机构进行搅拌工作时,驱使加药机构在处理箱内呈圆形转动完成加药动作,使得药液能够快速的输送至处理箱内各个位置,同时加药机构经由衔接件亦可与混合机构完成动力的断开、衔接切换,利用工作人员根据污水处理需求自由调节,同时两个沉淀腔之间能够完成相互切换使用,以此完成对污水的连续拦截过滤,保证了污水处理工作的高效稳定进行,无需对处理箱进行停机清理絮凝物。

    一种用于疏浚土堆场的泥量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13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74476.1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疏浚土堆场的泥量监测装置,包括刻度杆,所述刻度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且安装平台底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泥面高度的激光测距仪,所述刻度杆的一侧开设有内嵌安装玻璃面板的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表面印刻有刻度线,本发明涉及环保治理和河湖底泥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疏浚土堆场的泥量监测装置,实现了对疏浚土堆场泥量的实时监测和显示,适用于河湖底泥挖掘堆放、环保疏浚等工程,比现有对底泥泥量的人工监测更加科学、准确和便捷,确保泥浆(土方)堆放泥量数据有据可查、可监控等问题,可为堆场泥量的科学监管、后续泥量的堆放和施工安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参考,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94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75832.1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处理桶顶部固定连通用于进水的进液管,处理桶底部固定连通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所述处理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通过处理框内部的转动筒随着往复丝杆的转动进行转动,使转动筒带动搅拌件在处理框内部进行转动,将处理框内部的污水进行顺时针搅动,此时通过传动件带动喷淋件进行逆时针转动,喷淋件将菌剂反方向喷向顺指针转动的废水中,可以有效避免单向旋转产生旋涡的问题,使菌剂与废水形成激荡,从而加剧废水与菌剂的混合处理,可以提高混合的效果。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79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6898.2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顶部呈开放设置的处理箱,在处理箱内底部增加有沉淀箱,在处理箱内增加有混合机构,该混合机构在处理箱内完成搅拌混合动作。本发明通过混合机构与加药机构完成联动配合,在混合机构进行搅拌工作时,驱使加药机构在处理箱内呈圆形转动完成加药动作,使得药液能够快速的输送至处理箱内各个位置,同时加药机构经由衔接件亦可与混合机构完成动力的断开、衔接切换,利用工作人员根据污水处理需求自由调节,同时两个沉淀腔之间能够完成相互切换使用,以此完成对污水的连续拦截过滤,保证了污水处理工作的高效稳定进行,无需对处理箱进行停机清理絮凝物。

    利用微生物控制黑臭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34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36961.0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微生物控制黑臭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生物碳无机载体材料;S2、制备高效除氮菌液;S3、将高效除氮菌液负载到生物炭载体上,形成固定化微生物系统;3)将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原位覆盖沉积物表面,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该利用微生物控制黑臭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可有效控制沉积物氮污染释放。一方面,生物炭负载菌原位覆盖层可促进沉积物氮素代谢出系统,吸附固定到原位覆盖层,通过清除原位覆盖层,达到沉积物原位修复、减少污染物质向水层扩散的目标;另一方面,覆盖层可提高沉积物和水界面的溶解氧,促进土著脱氮细菌生长。

    基于DGT-XRF联合技术对有效态金属进行原位采样和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90946.5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DGT‑XRF联合技术对有效态金属进行原位采样和检测的方法,通过结合DGT和便携XRF技术,定量获得受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金属/类金属的有效态浓度。具体步骤如下:将ZrO‑ChelexDGT装置原位投放到污染水体或土壤中,放置时间为8‑48h,同步富集多种金属元素,取出DGT后将表面残留的水和土壤清洗干净,用便携式XRF直接进行测定,获得DGT膜上多种金属元素的信号强度值。根据室内标准样品事先标定的线性曲线进行校正,得到采样点水体或土壤中金属的有效态浓度。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基于DGT‑XRF联合技术对有效态金属进行原位采样和检测的方法,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可实现受污染水域和土壤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快速原位监测。

    一种沉积物采样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75002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20417187.X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部、排水部和施力部,施力部、排水部、采样部从上至下依次相连;采样部包括柱状采样筒、柱状采样管、采样钻头和止回阀片;排水部包括支撑柱、排水杆和承压盘;排水杆内部具有空腔,排水杆侧壁上具有连通内部空腔的排水孔;承压盘中部具有贯穿的通水孔,排水杆内部通过通水孔与柱状采样筒连通;施力部包括第一连接部、螺旋压条和手柄,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支撑柱和排水杆的上端,螺旋压条安装在手柄和第一连接部之间;螺旋压条由至少两根互相螺旋的条形件构成,形成弹性压条。本实用新型的沉积物采样装置减轻了采样人员的工作负担,取样时操作更稳定、便捷,提高了采样效率、采样成功率和样品完整性。

    一种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22004041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250133.5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仪技术领域。该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通过先将试管放入试管槽,盖上摇动盖,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并通过一系列传动操作使得摇摆座开始进行摇摆动作,从而将试剂进行充分摇动混合,然后将试管中的混合液倒入检测模具,再将检测模具放入检测格中,启动仪器进行检测即可得到结果,整个过程中只需要移动试管和检测模具,节省了大量步骤,并且可以在拿着仪器的同时操作试管,使得在斜坡等环境下也能够轻松检测,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混合溶液操作,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在斜坡水源处就地检测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