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29283.9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在该蒸发器中,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第二换热管组位于布液器的下方。第一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组后,冷媒会落在第一均液管组上。当冷媒流经第一均液管组时,就会被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随机分配地更加均匀,使得冷媒可以被再次均液,冷媒就可以均匀地落在第二换热管组上进行换热。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整体换热效率。

    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24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925137.6

    申请日:2018-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包括:外壳,内设有容纳腔;布液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布液器设有布液腔且设置有连通所述布液腔的进液口;进液管,与所述布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布液腔的液位高度;流量调节件,安装于所述进液管上,用于根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进液管的出液量,以使所述布液腔的液位高度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可以保证布液腔的液位高度处于合理的预设高度范围内,保证了布液器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均存在液位,从而保证蒸发管的合理利用。

    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9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3600.1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包括:分离罐,分离罐内具有分离腔;进气管,进气管一端连通至分离腔内,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分离腔外;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设置在分离腔内,气液分离装置具有与进气管连通的分离通道,分离通道内具有,用于分离分离通道内的气流中的气体和油液;其中,气液分离装置为至少两个。本发明的油分离器解决相关技术中油分离器内的气流流速高时,影响回油效率的技术问题。

    一种喷淋吸附式油分离器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08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84416.1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喷淋吸附式油分离器及制冷设备。该喷淋吸附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汽口,所述进汽口上连通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上可分离式套接有均气导油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储油区,所述储油区上方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均气导油装置相连通,从而可提高油气的重力分离、滤网吸附分离、碰撞分离等的分离效率,将冷冻油汇集在容器底部,避免压缩机缺油,保障机组稳定运行;且均气导油装置能够稳定回油,提高机组的回油效率,确保容器底部液位、机组稳定运行。

    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732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73945.1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第一导液扇,所述第一导液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导液扇的气流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排气口的方向。本发明提供的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利用第一导液扇的转动带动壳体内的气体进行流动,并且流动方向朝向远离排气口的方向,第一导液扇能够充分的对进入壳体内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扰流及分离,从而有效的提升油气分离效率。

    冷凝器和制冷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71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77777.3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凝器和制冷系统。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冷凝器换热管和闪发器。冷凝器壳体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凝换热管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冷媒从冷媒进口进入冷凝器壳体以通过冷凝换热管进行冷凝,并通过冷媒出口流出。闪发器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且位于冷凝器换热管的上方。闪发器包括闪发腔以及冷却换热管组。闪发腔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闪发腔的进液口与冷媒出口连接以使得冷媒在闪发腔内进行气液分离,冷却换热管组与闪发腔的出气口连接。本发明的冷凝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闪发器,且闪发器设置有用于流通分离后的气态冷媒的冷却换热管组,降低冷凝器内部气态冷媒的过热度,利于保证冷凝时冷媒达到饱和温度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0852.5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换热器及空调设备,包括换热腔、位于所述换热腔内的换热管以及均气装置,所述均气装置包括与所述换热腔的进气口连通的主气管道,所述主气管道上连通有数个支气管道,所述支气管道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数个子换热区,所述支气管道上设置有连通管道内外的通孔,所述主气管道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换热腔的进气口设于其底部。本发明将换热腔的进气口设于其底部,配合均气装置,使得过热的气体从换热腔的底部向上沿着主气管道进入时,可以通过主气管道散热,也可以与通过通孔进入主气管道或/和支气管道内的液体换热,从而去除其他的过热。

    油分离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60682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69656.4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包括:带有进气口的分配主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分配主管上的多个油分离器。本发明通过布置多个油分离器,多个油分离器都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同一根分配主管上,使气态冷媒通过分配主管流至每个油分离器的流速不会太高,可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提高油分离效率。且油分离器的外筒与内筒形成旋风离心分离空间,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率。且每个旋风油分离器下方出油口通过连接管与集油主管连接,集油主管与出油管之间设置U形的弯管。U形弯管的存在使其前端形成一定液位的储油池,并维持一定的油位高度,出油口靠重力出油且无汽态冷媒的从出油口流出的情况发生。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829283.9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在该蒸发器中,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第二换热管组位于布液器的下方。第一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组后,冷媒会落在第一均液管组上。当冷媒流经第一均液管组时,就会被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随机分配地更加均匀,使得冷媒可以被再次均液,冷媒就可以均匀地落在第二换热管组上进行换热。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整体换热效率。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29285.8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其中,蒸发器包括壳体、进液口、出气口和换热管组,其中,进液口和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上,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对冷媒换热。换热管组由多个换热管组成,多个换热管的翅片的换热性能由上至下依次减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能根据蒸发器的具体换热需求,更合理地设置高制造成本的高性能换热管,减少蒸发器的整体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