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646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4714.1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3 , F24F1/0011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5 , F24F13/30 ,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风道,壳体上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及出风口;换热器及加热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风道内,其中,空调器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空调器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换热器及加热装置后从出风口吹出,空调器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加热装置后从出风口吹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在制热时浪费较多能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27644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10392670.3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导风装置及空调器,其中所述升降式导风装置安装在空调器的出风框上;所述升降式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板、上下运动机构和旋转运动机构;所述上下运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出风框上,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固定部上滑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上,所述旋转运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滑动部旋转运动并带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所连接的所述导风板旋转。本发明升降式导风装置及空调器,送风方式灵活,送风距离远,送风范围广,送风方向可调,制冷制热舒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07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193430.0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部件及空调器,风机安装板采用折弯板状结构,包括有出风口安装板部件和回风口安装板部件,即:所述出风口安装板部件和回风口安装板部件相交呈夹角θ;出风口位于出风口安装板部件上,回风口安装板部件设置有一个以上回风口;空调器,包括有上述的离心风机部件;通过风机安装板角度θ(90°-180°)调节出风方向,解决出风方向可调的问题,效提高机组舒适性;风机安装板通过折边和压型加强强度,使风从风机安装板回风口吸入,通过风机后从排风口排出。同时,在同一风机安装板上设计出风口和回风口,减少机组零件数量,且强度高、安装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该结构的空调器,可减小机组尺寸,节省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964485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94311.5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 , F25B21/02 , F25B250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调温装置和换热系统。调温装置包括:用于与压缩机换热以改变压缩机的吸气口温度的半导体制冷器;至少一根热管,热管与半导体制冷器换热。压缩机安装在调温装置上,以使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或热端可选择性地对压缩机进行加热或降温,从而对压缩机的吸气口的温度进行调节,避免吸气口处的冷媒过冷或过热,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消除了液击以及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现象。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和热管的共同作用,以消除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和热端的相互影响,从而保证半导体制冷器与压缩机的换热效率。由于半导体制冷器的换热效率能够达到电加热效率的160%,因而使本发明中的调温装置具有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0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9611.7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再根据位置信息,从预先划分的多个区域中确定出室内人员所处的目标区域。然后,控制空调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的风向朝向目标区域。可见,本发明根据室内人员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送风,能够快速的满足用户的制冷或制热的需求,避免了不必要的供暖和制冷,加强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7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625714.1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 , F24F11/89 , F24F11/62 , F24F11/30 , F24F11/65 , F24F11/79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第一类运行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风挡为自动风挡时,依据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确定目标扫风模式,其中,当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第一类运行模式运行时,所述空调器能够对所述空调器所处环境进行温度调节。也就是说,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第一类运行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风挡为自动风挡时,目标扫风模式是根据环境温度以及用户设定温度设定,更符合实际运行环境和用户需求,从而实现对空调器导风板的智能控制,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70605.2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包括顶盖和蜗舌,顶盖和蜗舌之间形成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括压部朝向下方且在壳体的下侧面形成出风口,壳体的后侧面和/或上侧面上具有回风口;顶盖的型线两端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λ的角度为185°~225°。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下侧面上,回风口设置在后侧面和/或下侧面上,实现房间局部吊顶,节约大量的房间吊顶空间,又可实现将风送达房间的中下部(即人的活动区域),通过对顶盖的优化,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噪音,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195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1412.9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明珠 , 谭建明 , 苏玉海 , 杜辉 , 王成 , 雷新建 , 周伙喜 , 冯汇远 , 赵成龙 , 旷文琦 , 陈泽波 , 岳耀标 , 林伟雪 , 蔡勃 , 李子颀 , 章迎松 , 潘亚前
IPC: F24F1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吊顶式空调内机安装方法及吊顶式空调。该吊顶式空调内机安装方法包括:将室内机吊装至屋顶;在室内机外进行吊顶以形成吊顶层,吊顶层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室内机,吊顶层的底面上设置有出风开口;将出风装置的第一安装框架固定在出风开口内,第一安装框架的下底面不凸出于吊顶层的下底面,第一安装框架的底部具有第一安装口;将出风装置的出风部件由第一安装口固定至第一安装框架内,出风部件的下底面与吊顶层的下底面平齐。通过该吊顶式空调内机安装方法安装的吊顶式空调能够完全地隐藏至吊顶内,无凸出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53752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42116.7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换热器的冲孔方法,包括步骤:确定风冷换热器迎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所在的圆心直线L0以及迎风侧换热管孔14的圆心,并确定背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所在的圆心直线L1;找到背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O,圆心O为风冷换热器处于安装角度时相邻两个迎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连线于竖直面上的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圆心直线L1的交点;以圆心O为圆心对风冷换热器背风侧进行冲孔并完成背风侧冲孔。采用上述冲孔方法使得风冷换热器处于安装角度时增多了能够吹到背风侧换热管的风,提高了风冷换热器处于安装角度时的换热效率,实现了在减小空调体积的基础上避免了风冷换热器换热效率对空调使用性能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冷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7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3862.5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ω,其中,40°≤ω≤120°。本发明对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进行优化,平衡进风区和出风区,提高出风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