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网联公交多车编队感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3936.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网联公交多车编队感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网联公交的多车编队的激光雷达数据;根据所述激光雷达数据分析得到所述多车编队的车辆周围的环境数据;根据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数据确定前车上目标点位的三维坐标与航向角,生成所述智能网联公交的多车编队感知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智能网联公交对接过程中,前车上的目标可能会受到其他车辆或障碍物的遮挡,从而导致目标点位姿的感知不准确或失败,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目标检测或跟踪,造成对接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失败等问题。

    飞行汽车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9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30637.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汽车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飞行汽车的外部环境感知信息、驾驶行为感知信息和车身姿态感知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外部环境感知信息、驾驶行为感知信息和车身姿态感知信息计算与当前飞行汽车对应的飞行器对当前飞行汽车的动力学影响参数,并根据动力学影响参数确定飞行器的协同控制数据;以及协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协同控制数据对飞行器的至少一个协同控制单元进行协同控制。由此,解决飞行汽车中飞行器对汽车驾驶的干扰问题,通过自动协同控制飞行单元,减少飞行器对驾驶的干扰,优化驾驶体验。

    检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

    公开(公告)号:CN116148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223519.7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本发明的成套试剂,由A、B、C和D四种试剂组成;A由名称为R的生物分子和名称为X的蛋白质连接而成;B含有名称为L的生物分子;R与L相同或不同且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R与L相互作用后发生相变;C为由C单体形成的多聚体,C单体由名称为mc的单体、名称为甲的报告基团和名称为YC的生物分子连接得到的分子,大于等于两个的mc能形成多聚体;D由名称为XL的带有修饰的蛋白质和名称为YD的生物分子连接而成;YC与YD间具有相互作用。本发明实现了互作蛋白和配体在相变液滴中的高度富集,将弱互作信号放大,使之易于检测。

    一种发电组件及双弹性水囊内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64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083777.5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宝收 王亮 符松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利用卡门涡街的双弹性水囊内流能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转动环、左水囊、右水囊、尾翼、浮体、拉绳、限位板、管道和威尔斯水用涡轮机,本公开装置巧妙地与大桥桥墩相结合,当水流过桥墩时,会在桥墩两侧产生交替旋涡即卡门涡街的周期性交变横向力作用,进而会对装置中的左、右水囊产生交替挤压作用,使得左、右水囊中的水来回穿梭,从而使管道中涡轮机的叶轮转动,最终实现装置连续发电。本装置中浮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水位高度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在不同水位高度下的水流能最优化利用。本装置即使在水位完全褪去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实现装置发电。

    一种发电组件及双弹性水囊内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6410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83777.5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宝收 王亮 符松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利用卡门涡街的双弹性水囊内流能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转动环、左水囊、右水囊、尾翼、浮体、拉绳、限位板、管道和威尔斯水用涡轮机,本公开装置巧妙地与大桥桥墩相结合,当水流过桥墩时,会在桥墩两侧产生交替旋涡即卡门涡街的周期性交变横向力作用,进而会对装置中的左、右水囊产生交替挤压作用,使得左、右水囊中的水来回穿梭,从而使管道中涡轮机的叶轮转动,最终实现装置连续发电。本装置中浮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水位高度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在不同水位高度下的水流能最优化利用。本装置即使在水位完全褪去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实现装置发电。

    检测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调控因子的成套试剂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52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0455538.X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调控因子的成套试剂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成套试剂由名称分别为A、B和C的三种试剂组成;A由名称为R的生物分子和名称为X的生物分子连接而成;B含有名称为L的生物分子;R与L相同或不同且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R与L相互作用后发生相变;C由名称为甲的报告基团与名称为XL的生物分子连接而成;X为蛋白质、核酸或多糖;XL为蛋白质、核酸或多糖。本发明通过将微观的蛋白互作及其调控等生化过程转化为直观的荧光信号强度变化,可视性强;操作过程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还具有灵敏度高、适用性广等特点。

    检测MeCP2突变的物质在检测MeCP2突变是否为致病突变以及筛选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6997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78828.4

    申请日:2020-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MeCP2突变的物质在检测MeCP2突变是否为致病突变以及筛选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MeCP2可以与核小体串珠结合发生相变,MeCP2致病性截短突变和点突变均导致其与核小体串珠发生的相变出现异常;而细胞内的实验结果表明,只有致病性点突变会引起相变异常,非致病性点突变对相变无明显影响,进一步证实了相变异常与MeCP2突变所致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逆转异常相变很有可能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思路和方向,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可逆转异常相变的调控物并应用于潜在靶向药物开发,该策略也可为治疗其他相变异常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一种高速飞行器流动转捩特性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9738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02292.0

    申请日:2018-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G06F17/5009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飞行器流动转捩特性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所述高速飞行器的全尺寸模型,根据所述全尺寸模型的外形参数,获取所述全尺寸模型对应的最优网格;获取所述高速飞行器的来流参数和所述高速飞行器的边界条件参数;根据所述最优网格、所述来流参数和所述边界条件参数,通过基于雷诺平均的符-王转捩模式模拟所述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边界层流动转捩,并通过雷诺平均-大涡模拟混合方法模拟所述高速飞行器的分离流动转捩,获取所述高速飞行器的转捩起始点和所述高速飞行器的转捩区长度。本发明可以成功应用于亚音速至高超音速的飞行器流动转捩的模拟,数值精度较高,结果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