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96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1394875.9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目的是解决现阶段预制楼框架存在连接处稳定性差及整体性差等问题,本发明包括框架柱组件、中段梁、梁端连接件、柱端连接件和预应力筋,根据建筑设计原理,框架柱组件位于建筑各承重点,同一层框架柱组件之间通过中段梁相连;中段梁两端分别通过梁端连接件与两端框架柱组件中的端梁相连;上下框架柱组件中的竖向柱通过柱端连接件相连;框架结构两端的框架柱组件中的竖向柱上设有预留孔,预应力筋两端分别穿过两侧预留孔并固定。本发明可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能够快速安装成型,提高施工效率,减小施工现场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组装成型的楼框架牢固性和稳定性更高,抗震效果更好。

    一种装配式交错柱列轻钢桁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3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3613.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交错柱列轻钢桁架结构及施工方法,钢桁架结构包括有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其中结构本体转角处设置的角柱为通长连续的一体柱,承重结构采用层间断开形式设置,承重结构中每层均采用一柱一梁的形式,承重结构中每一根承重柱的顶端均装配有一根横梁,非承重结构中的非承重柱采用交错的形式设置,施工方法为:步骤一、需要设置钢桁架结构部位的地基上预埋螺栓;步骤二、在承重部位按设定间距布置承重柱;步骤三、非承重结构中节点连接机构的设置。有益效果:稳定性强、韧性高,抗震性能良好,极大的简便了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

    一种角件围箍式轻钢结构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23766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20451.8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件围箍式轻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上部模块结构和下部模块结构;上部模块结构包括上部框架柱、上部框架梁;下部模块结构包括下部框架柱、下部框架梁;四个上部框架梁分别围绕在上部框架柱底部的四个侧面上,相邻的上部框架梁腹板通过上部W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上部框架梁上翼缘通过上部钢盖板固定;上部钢盖板一端紧贴上部框架柱侧面;四个下部框架梁分别围绕在下部框架柱顶部的四个侧面上,相邻的下部框架梁腹板由下部W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部框架梁下翼缘通过下部钢盖板固定;在上部模块结构和下部模块结构之间通过十字形卡件连接。本发明可以快速安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传力途径清晰。

    天然椰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纤维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29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91604.2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天然椰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纤维制备方法。本申请所述的天然椰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制备好的椰壳纤维修剪成长度为0.5‑5cm的纤维节段;将纤维节段与熔融的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为5%‑20%,在球形搅拌器内进行混合搅拌10‑20min;在模具内表面涂刷第一层脱模剂,静置5‑10min并待脱模剂凝固,然后在第一层脱模剂表面涂刷第二层脱模剂,待两层脱模剂完全凝固后将复合树脂熔体缓慢注入模具中;将装填有复合树脂熔体的模具进行密封抽真空;通过挤压成型法对复合树脂熔体进行挤压,并制作成型复合纤维体。本申请所述的天然椰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具有耐久性强的优点。

    一种带平面外斜支撑沟槽式自平衡门式装配反力架

    公开(公告)号:CN10796628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394426.X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G01M9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平面外斜支撑沟槽式自平衡门式装配反力架,涉及工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沟槽,沟槽上部设有立柱,立柱有两根且相互平行,立柱侧面设有螺栓孔,立柱之间设有加载梁,加载梁两端均设有端板,加载梁与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立柱底部设有立柱柱脚连接机构,立柱两端设有斜支撑机构。本发明增强门式反力架平面外稳定性,大幅度提高门式反力架的抵抗平面外失稳的能力,提高门式反力架的安全性;本发明可沿着沟槽方向自由平移,增加了试验的可操作性;本发明提高了反力架的承载力;本发明装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模拟冲击体耗能的冲击试验用落锤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9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690177.3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冲击体耗能的冲击试验用落锤。所述落锤包括竖向布置依次连接的冲击头、活动压杆和活动压杆头,套装在活动压杆上部和活动压杆头外的套筒,设置在套筒与冲击头之间用于储存落锤冲击时产生的弹性势能的储能结构,以及固定在套筒顶部的配重。所述配重套装在导轨上,并可随套筒、冲击头、活动压杆和活动压杆头一起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套筒装有卡位件,该卡位件用于在活动压杆头相对套筒上移至上止点时将活动压杆头卡止在套筒上,从而维持储能弹簧的压缩状态。本发明通过储能弹簧压缩吸收势能模拟冲击过程中冲击体自身耗能,解决了目前冲击试验中普遍采用的刚性落锤不能模拟实际冲击过程中冲击体自身耗能特性的不足。

    一种木-铝合金管组合柱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101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94586.9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曾翔 曹宝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铝合金管组合柱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木?铝合金管组合柱包括纵向延伸的铝合金管和纵向延伸的木柱,所述木柱套装在所述铝合金管中,且在木柱外壁面与铝合金管内壁面之间设有自密实粘结材料层,该自密实粘结材料层将所述木柱和铝合金管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式组合柱。本发明抑制了木柱受压引起的开裂和铝合金管受压时局部失稳,提高了木柱和铝合金管的承载力,并可使木柱避免虫害、腐蚀和易燃的问题。

    新型转动隔震支座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1504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73577.4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转动隔震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领域。它主要由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转动体和固定在基础上的凹槽构成,转动体包括上锚杆、锚板、钢柱和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锚板的上表面连接着上锚杆,锚板的下表面连接着钢柱的上端,钢柱的下端连接着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凹槽包括带有水平翼缘的球形凹面壳体、下锚杆、转动限位块和临时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外部连接着下锚杆,球形凹面壳体的内部固定着转动限位块和临时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水平翼缘与锚板之间用至少一根以上的弹簧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概念清晰,传力明确,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一种装配式内墙板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90055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200679.3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墙板,包括有横板和纵板,其中数块上下依次排列的横板夹设在两块纵板之间,数块上下依次排列的横板两侧与两块纵板的相交侧相固连。每块横板的一侧边均设有凹槽,对应侧的横板另一侧边设置有凸起,与横板两侧边的凹槽和凸起对应的纵板两侧边也设置形状尺寸相应的凸起和凹槽,横板通过两侧边的凹槽和凸起能够卡接在两侧边的纵板内,横板与纵板连接处设置的凹槽或凸起处设置有密封层。有益效果:避免了在装配过程中只是对内墙板进行简单排列的结构不稳而造成的事故,在连接缝中布置密封层能够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同时具有墙体轻便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测定建筑物风沙流场和风沙荷载的现场实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275204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2141873.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建筑物风沙流场和风沙荷载的现场实测系统,装配式屋体活动安装于混凝土圆盘基础上,变坡屋顶活动连接于装配式屋体顶部,屋面集沙仪设置于变坡屋顶上,墙面集沙仪设置于装配式屋体上,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装配式屋体和变坡屋顶上,测风塔位于装配式屋体周围,风速仪和风向仪分别设置于测风塔上;基于实测系统,建立沙颗粒冲击建筑物的力学模型,提出风沙作用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现场实测模型具备全角度旋转、屋体层数装配灵活、屋顶坡度调节等功能;能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下的现场实测研究;可应用于风沙地区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的抗风与抗风沙实测研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