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电加热主动再生均匀气流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1523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7998.X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电加热主动再生均匀气流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包括:导流圆台总成、前锥形进气管、主体、后锥形排气管、电源、电子控制单元。排气流经过导流圆台总成得到均匀的气流进入三段式DPF,其中的颗粒物被DPF内部的多孔介质吸附,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锥形进气管内电热丝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在恰当时机的DPF的再生。整体结构可以使排气流进入DPF更均匀,碳烟颗粒在DPF内部的沉积也更均匀,以及三段式的设计,防止DPF在再生的过程中因热应力集中而开裂,同时方便清洗,延长了DPF再生间隔里程,提高了DPF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流线的冷却板内部流道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357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359328.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线的冷却板内部流道的设计方法,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步骤与构建步骤;获取步骤包括获取具有确定流道进口与流道出口的流道分布区域内的流场分布;构建步骤包括按照设计流道的数量及分布,以流场分布中的流线为基准构建冷却板内部流道。本设计方案不仅能设计流阻较小的冷却板内部流道分布方案,而且能降低对设计人员设计经验的要求。

    一种基于分体冷却及反向冷却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224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970669.8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体冷却及反向冷却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缸盖水套、机体水套、电控水泵、电子节温器、电控风扇、散热器、膨胀水箱、温度传感器、电机及电子控制单元。系统工作过程中,电控水泵将冷却液泵入发动机内,第一电子节温器根据缸盖与机体的冷却液温度信号控制冷却液分别进入缸盖水套与机体水套中,从上至下流动,冷却缸盖和机体后流出;第二电子节温器根据总管冷却液温度分配进入大、小循环的冷却液流量,冷却液经循环后泵入发动机机内进行冷却。本发明可以精确分配发动机缸盖和机体冷却液流量,减少冷却不均匀现象,并缩短发动机暖机时间;同时通过反向冷却优化受热零部件热状态。

    一种基于热介质流量的管翅式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064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7171.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介质流量的管翅式散热器,包括热介质入口、头部连接管、“弓”字形结构的翅片、固定管、运动管等,固定管的两端分别与头部连接管和尾部连接管相连,运动管上下两端通过伸缩段分别与头部连接管和尾部连接管相连,固定管和运动管依次交替排列;伸缩段均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且运动管上伸缩段呈压缩状态;翅片为多个串联的“弓”字形结构,平行排列安装在固定管和运动管之间,且相邻的两个翅片分别与固定管和运动管固定;可以根据热介质(热油或水)的流量大小,实现对翅片分布形式的调节。在高流量的管附近,形成散热系数更高的错列型翅片;而在低流量管附近,保持平直翅片的形式;从而合理减小阻力能耗,提高散热器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0642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6879.4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包括热介质入口、头部连接管、“弓”字形结构的翅片、固定管、运动管等,运动管上下两端通过伸缩段分别与头部连接管和尾部连接管相连,固定管和运动管依次交替排列;伸缩段均由热涨性能较好的橡胶制成;在散热器处于低散热工况时,翅片保持平直状态,冷侧阻力相对较小;当散热器的工况发生改变,热侧介质的温度较高时,由于伸缩段的热涨作用使得运动管位置下移,形成散热系数更高的错列型翅片,以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

    一种用于近壁空泡溃灭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7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1392.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壁空泡溃灭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高速摄像系统,电火花生成装置,水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壁面振动生成装置。高速摄像系统用于捕捉近壁空泡在生成与溃灭各个阶段的动力学行为;电火花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低压电火花从而产生空泡;水域系统用于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液体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壁面振动生成装置用于在水域系统壁面上生成不同形式的振动壁面。通过系统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环境温度、壁面类型、壁面温度、气泡大小下的空泡溃灭过程可视化。进一步地,对复杂壁面条件下的近壁空泡溃灭行为进行详尽分析。

    一种变压器火灾用多维监测与智能灭火模块联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8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4359.1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火灾用多维监测与智能灭火模块联动系统,该系统包括火灾早期预警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移动轨道系统、智能灭火模块和交互通信系统。火灾早期预警系统通过采集变压器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过载风险的判断,在检测到负荷波动超出预设阈值时通过预警单元发出预警信号。火灾探测系统对变压器室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定位异常信号发生位置,调度多个智能灭火模块,通过变压器表面移动轨道系统集中对温度异常点进行降温或启动灭火措施。智能灭火模块与多维监测系统实时互联,动态调整灭火姿态。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控、精准定位、灵活调控与实时互联,能够及时发现变电站早期温度及火情异常,并为扑灭火灾提供一种可靠的智能防护方案。

    一种基于热电化学电池的电致变色玻璃全天候自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02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49053.5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化学电池的电致变色玻璃全天候自供电系统,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点是热电化学电池利用室内外温差发电,实现电致变色玻璃自供电,再通过控制模块调节玻璃两端电压,以改变其透光率,很好地替代了现有电致变色玻璃外部供电的需求,从而节省原有外加电源的耗能与安装维护成本,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特性与经济性。此外,本发明在热电化学电池两端增设复合型相变储热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温度波动导致热电化学电池输出电压不稳,并实现全天候工作的功能。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成本较低,实现电致变色玻璃的全天候自供电,满足建筑节能减排与隐私保护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