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电除尘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059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764514.2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电除尘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包括电除尘系统机理与数据混合的建模方法:通过电除尘系统的颗粒物脱除机理与实际运行数据的有机结合,实现电除尘系统变工况下的出口浓度精确预测;电除尘系统变工况能耗评价方法:获得不同参数下系统能耗的变化规律;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系统运行多参数优化方法:将上述方法结合,获得在特定排放目标和多变运行工况下的最优能量注入策略。本发明从理论、架构和算法层面对电除尘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了创新,突破了多变工况、多电场、多极配形式等带来的模型精度低甚至模型失配、能耗评估误差大、运行参数优化困难等问题,从而实现工业烟气中颗粒物的可靠节能高效脱除。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电除尘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05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64514.2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电除尘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包括电除尘系统机理与数据混合的建模方法:通过电除尘系统的颗粒物脱除机理与实际运行数据的有机结合,实现电除尘系统变工况下的出口浓度精确预测;电除尘系统变工况能耗评价方法:获得不同参数下系统能耗的变化规律;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系统运行多参数优化方法:将上述方法结合,获得在特定排放目标和多变运行工况下的最优能量注入策略。本发明从理论、架构和算法层面对电除尘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了创新,突破了多变工况、多电场、多极配形式等带来的模型精度低甚至模型失配、能耗评估误差大、运行参数优化困难等问题,从而实现工业烟气中颗粒物的可靠节能高效脱除。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的精确预测控制与节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3609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63856.2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的精确预测控制与节能系统及方法,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出口浓度预测模型、执行机构的优化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的连续调节系统,所述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与脱硫塔相连,所述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与执行机构的优化控制系统相连通,所述执行机构的连续调节系统与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相连通。本发明利用模型预测和优化计算实现对脱硫过程的智能控制,在提高控制水平、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减少了能耗,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的节能增效,适用于火电厂、钢铁厂、燃煤工业锅炉等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领域。

    用于检测SCR反应器内部情况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453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0470465.1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SCR反应器内部情况的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够在高温下检测SCR反应器的内部损伤、催化剂积灰程度等情况。一种用于检测SCR反应器内部情况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包括运动系统、风速采样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运动系统包括用于承载风速采样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的车体底盘,用于校正智能检测机器人运动路径的碰撞校正模块,以及用于测量智能检测机器人与SCR反应器内部边沿壁面距离的超声波模块;风速采样系统包括用于检测SCR反应器出口风速的风速传感器和用于校准风速传感器位置的二维校准装置。本发明极大缩短SCR反应器的检修时间,减少催化剂浪费并降低人身伤害。

    一种静电与惯性耦合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03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810420670.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与惯性耦合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及方法,采用立式布置于脱硫吸收塔内喷淋层上方;经喷淋层后的湿烟气,进入预除尘除雾装置,去除粒径较大的雾滴和颗粒物,烟气继续上行通过气流均布协同除雾板,使进入预荷电系统的流场、液滴的粒径场以及颗粒物浓度场分布均匀后,烟气进入预荷电系统,促进烟气中的雾滴和细微颗粒物荷电后凝并长大;荷电的雾滴和颗粒物在电场力和外场力的作用下,继续上行中由于电荷间的作用凝并团聚长大,迁移至强化除雾收尘板,在烟气的惯性撞击作用下,从收尘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本发明在机组负荷波动频繁情况下,可以低阻力、低成本、低能耗、稳定高效地实现细颗粒物和雾滴的协同控制。

    一种基于计算传热学模型的窑炉控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4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85194.7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传热学模型的窑炉控制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PID控制模型的参数论域以及隶属度规则;结合优化后的隶属度规则表引入模糊控制器构建模糊PID控制模型,根据模糊计算结果修正参数取值;构建窑炉的计算传热学模型并进行可靠性验证,将计算传热学模型耦合模糊PID控制模型,计算传热学模型模拟计算得到模拟炉膛温度场,计算收敛时调用模糊PID控制模型更新边界条件;多次迭代,相关系数达到预设值,将其作为参数的最优解;进行窑炉控制仿真。本发明实现窑炉温控过程的动态仿真,使仿真更符合窑炉实际运行情况,提高窑炉控制仿真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