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51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23258.3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25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腐殖质介导的卤代芳香族污染物的微生物还原脱卤的方法,属于生物资源技术领域。方法为将导电胶涂抹于石墨电极的表面,并将腐殖质粘附于导电胶的表面。将粘附腐殖质的石墨电极和Ag/AgCl饱和电极置于阴极电解液内,将铂金电极置于阳极电解液内。电化学工作站连接石墨电极、Ag/AgCl饱和电极和铂金电极,对工作电极施以-600~-700mV的外部电压持续通电7~9天。其中,阴极电解液中包含微生物和卤代芳香族化合物。此方法可以促进阴极电解液内的卤代芳香族化合物进行微生物还原脱卤,通过石墨电极还原固态腐殖质,微生物利用还原后的固态腐殖质作为电子供体,对卤代芳香族化合物进行还原脱卤。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23666.1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P9/0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9/00 , B09C1/10 , C02F3/34 , C02F2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脱羧勒克菌在降解正十六烷过程产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及定性方法。该方法基于对非脱羧勒克菌降解正十六烷过程中的发酵液进行粗提‑纯化得到表面活性剂纯品,同时对细菌发酵液进行排油圈、乳化性实验并对纯品做薄层层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在代谢正十六烷过程中产生了磷脂类表面活性剂。正十六烷是一类油状石油烃,难溶于水,而表面活性剂可增大水‑正十六烷的界面张力,增大菌体与正十六烷接触的比表面积,提高生物有效性。该菌适用于受直链石油污染的环境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3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58627.8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多氯联苯微生物厌氧脱氯的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负电能极化的电化学石墨电极(‑0.3~‑0.5V vs.SHE)与PCBs脱氯菌结合,进行高氯代多氯联苯脱氯,能够显著促进高氯代商业多氯联苯混合物的微生物脱氯速率(从8.6μM·Cl‑·d‑1提高到11.6μM·Cl‑·d‑1),相比于开路系统(23.7%~25.1%),电能系统中拥有更高比例的(43.2%~46.6%)四氯代多氯联苯作为脱氯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374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237703.5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压裂返排液生物修复方法,包括:1)将压裂返排液输送至调节池进行水质调节;2)将水质调节后的压裂返排液输送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处理;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培养有微生物;3)将生物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输送溶气气浮机进行固液分离;4)将步骤3)所得废水输送至缓冲池。本发明首次成功将微生物处理法应用于压裂返排液的修复,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将压裂返排液中有机物分解成毒性较低或无毒物质,具有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成本低,降解彻底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34405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710894.8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2D3/02 , A62D101/22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条生物炭的用途及其介导五氯苯酚厌氧还原脱氯的工艺。柠条生物炭作为介导五氯苯酚厌氧还原脱氯的固体电子媒介体的用途。本发明用柠条生物炭作为固体电子媒介体促进五氯苯酚的生物厌氧还原脱氯,柠条生物炭是天然制成、环境友好、且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0792999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55064.0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导多氯联苯厌氧还原脱氯的生物炭制剂,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无机盐培养基1L,乳酸钠1.5-2.5ml,维生素溶液1-2mL,厌氧微生物1-2mg,油菜杆生物炭4-6g。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制剂具有环境友好,无毒性等特点,能有效介导多氯联苯厌氧还原脱氯,为多氯联苯的降解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92999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955059.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2D3/02 , C01B32/05 , A62D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杆生物炭在介导多氯联苯厌氧还原脱氯中的应用,具体为:将多氯联苯以25mg/L置于油菜杆生物炭降解体系中,30±1℃下黑暗环境下培养30天以上,其中油菜杆生物炭降解体系包含以下组分:无机盐培养基1L,乳酸钠1.5‑2.5ml,维生素溶液1‑2mL,厌氧微生物1‑2mg,油菜杆生物炭4‑6g。本发明用油菜杆生物炭作为固体电子媒介体促进多氯联苯的生物厌氧还原脱氯,油菜杆生物炭是天然制成、环境友好、原料来源易得,为多氯联苯的降解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9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77111.6
申请日:2018-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海洋沉积物中微塑料密度分布的方法,属于微塑料在沉积物样品的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水环境沉积物中微塑料密度分布的方法,采用0.9~1.2g/cm3的NaCl和1.20~1.55g/cm3KI溶液对样品进行分别浮选处理,弥补单一浮选液对微塑料分离种类的限制以及高密度浮选的预处理成本,可分离高密度的微塑料;通过显微镜目检出疑似微塑料颗粒,再进行显微-傅里叶红外分析,提高了单一鉴别的准确性。通过计算微塑料的密度分布准确性高,简单易行,可适用于多种水环境沉积物中的密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