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458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119965.9
申请日:2011-05-10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热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Al6~10%,Zn 0.5~2%,B 0.02~0.3%,Nd 0.2~1.5%,Gd 0.2~1.5%,Mn 0.1~0.6%,杂质元素Si≤0.02%,Fe≤0.003%,Cu≤0.01%,余量为Mg。熔炼时以中间合金的形式依次向镁熔体中添加Gd、Nd和B,然后浇铸于金属模具中,得到的合金固溶处理和时效热处理后得材料。本发明材料用B部分取代稀土,稀土含量低,降低了成本;制备工艺利于微合金化作用,使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可作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服役温度较高的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239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98702.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10 , C04B35/563 , C04B35/565 , C04B35/584 , C04B35/58 , C04B41/88 , F41H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叠层梯度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基仿生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首先通过浆料配制、逐层铸造、双向冷冻浇注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流程制备微叠层梯度多孔陶瓷预制体,随后将金属材料填充于所述陶瓷预制体的孔隙中。该陶瓷材料为Al2O3、B4C、SiC、Si3N4和TiB2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该金属为铝、镁、铁或以它们为基体的合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具有软硬质相交互叠合的多级微叠层梯度结构,可以结合多级叠层和梯度结构在性能增强方面的作用,具有轻质、高强度、高韧性以及优异的抗冲击和抗损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5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869376.4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的变质剂,为纯度99.00wt.%‑99.99wt.%的镁,镁元素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聚集于ε相固体晶粒的前沿液相中,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减少其分枝,减小晶粒尺寸,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即加入少量便可达到减少ε相树枝晶分枝数目、减小晶粒尺寸的目的;同时还提供该变质剂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在熔炼过程中加入变质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7355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543340.7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方片状氧化锰@氧化镍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将锰‑镍‑铝合金母锭熔体旋淬处理制备成合金薄带;再将合金薄带用铵盐溶液进行脱合金化腐蚀获得脱合金化产物;最后脱合金化产物分别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然后干燥,获得六方片状氧化锰@氧化镍复合氧化物;其结构为六方片状氧化锰包裹一层颗粒状纳米氧化镍;所述氧化锰的尺寸为0.65‑3.15μm,氧化镍尺寸为100‑200nm。本发明的六方片状氧化锰@氧化镍化合物,呈正六方片状结构,氧化锰片被规则颗粒状氧化镍所包裹,形貌规则,结晶度好,尺寸均匀、可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此外,本发明采用熔体旋淬制备的合金薄带作为前驱体,保证了结构均匀性,可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9355.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元素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所述的变质剂为为纯度为99.20‑99.99wt.%锑或含锑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锌‑锑中间合金;在合金熔炼处理过程中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同时该变质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0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43371.2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氧化锆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将铈-铝-铜-锆合金母锭熔体旋淬处理制备成非晶薄带;将非晶薄带用硝酸进行脱合金化腐蚀获得脱合金化产物;脱合金化产物清洗,干燥,获得超细氧化锆纳米球。所述铈-铝-铜-锆合金母锭中各元素原子百分比为铈40-65%、铝5-10%、铜15-25%、锆5-3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熔体旋淬制备的非晶薄带作为前驱体,保证了结构均匀性,可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本发明选择铈-铝-铜-锆非晶合金为前驱体,前驱体中锆以外的其他元素可影响前驱体结构,进而改变所合成材料的结构与形貌。本发明制备的超细氧化锆纳米球,成规则团球状,形貌规则,结晶度好,尺寸均匀、可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45387.9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纳米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铜基纳米多孔薄膜,呈多层结构,单层厚度200?400nm(约为250 nm),中间层多孔孔径约为10?25nm,最外两层的多孔孔径为175?290 nm。上述铜基纳米多孔薄膜,是以各元素原子百分含量为:镁60?30%、铜35–45%、钕25–5%的镁?铜?钕非晶合金为前驱体,通过化学脱合金法脱除镁、钕而成。其完整性强、纳米孔均匀连通并且尺寸可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的纯净的呈多层结构且层与层之间容易剥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1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83316.1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C22C1/101 , C22C1/1036 , C22C1/1084 , C22C32/0084 , C22C2001/1047 , H01H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铬电触头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增强铜基电触头复合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电触头材料由重量为0.2-3.0wt.%镀铜石墨烯和97.0-99.9wt.%铜合金组成。其制备方法为:石墨烯镀铜、铜合金制粉、球磨混粉、致密化处理、真空电弧熔炼。本发明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在铜铬合金中添加镀铜石墨烯作为骨架,使材料具有高硬度、抗机械冲击性能与抗电弧烧蚀性能的同时,避免了导电性、导热性的降低。真空电弧熔炼,熔炼时间短,避免了石墨烯颗粒的偏聚,有效避免铜基体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195398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63015.1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钇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以镁粉和镁粒作为元素镁的原料,以钇粉作为元素钇的原料;将镁粉和钇粉充分混合,压制成块;按照镁-钇合金的组成,将镁-钇块与镁粒放入石英管中,将石英管抽真空后密封;竖直放置石英管,加热使原料熔融,熔融过程中石英管沿其中心轴左右摆动,熔融完毕后将石英管迅速冷却,待石英管内的液体完全凝固后打破石英管,所得产品即为镁-钇合金。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各条件的搭配,使制备过程中无杂质元素掺入,可以较精准的得到所需含量的合金,钇含量可控性强,所得的镁-钇合金几乎无杂质,钇均以Mg24Y5的形式存在,可作为制备Mg-Zn-Y准晶的稳定原料,工艺产业化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76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30145.4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Ta-Zn中间合金,其化学成分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元组成:Ta0.6-20%,Zn0.5-9%,其余为Al。同时,本发明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Al-Ta-Zn中间合金,TaAl3-xZnx粒子尺寸细化小、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加入到待细化的铝或铝合金中后Ta元素分布均匀,因此能够避免大粒子尺寸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