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4507.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生产L‑色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重组大肠杆菌,命名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MME‑TRPD‑A,于2021年11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11388。本发明的Escherichia coli FMME‑TRPD‑A可抵抗高浓度L‑色氨酸的反馈抑制,且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在传代12代之后,其L‑色氨酸的生产能力均能够稳定在一定水平,通过过表达色氨酸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酶,以提高色氨酸产量;在摇瓶水平上发酵生产L‑色氨酸产量达3.01g/L,在发酵罐水平上发酵生产L‑色氨酸产量达55.2g/L。本发明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5802.2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07K14/245 , C12N9/02 , C12N9/04 , C12N9/10 , C12N9/16 , C12N15/70 , C12P7/4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己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以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为出发菌株,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构建了己二酸合成路径,其次通过辅因子再生系统、RBS工程等策略对该合成路径进行优化,最后经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了己二酸产量,达1.32g/L。本发明不仅为生产较高碳链数的二元羧酸或其他功能性有机酸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也会利用食品废弃物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新方法,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有利于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34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046752.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苹果酸酶重组菌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NADP依赖型苹果酸酶基因进行突变,得到苹果酸酶突变基因;将苹果酸酶突变基因与载体连接,然后在宿主菌中重组表达,得到苹果酸酶重组菌;本发明同时还请求保护采用上述方法构建的苹果酸酶重组菌以及一种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苹果酸酶重组菌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发酵;当苹果酸酶重组菌生长至OD600为0.4‑0.8时,进行诱导,然后再进行微好氧发酵。本发明所获得的苹果酸酶重组菌具有较高的催化丙酮酸羧化反应的能力,可显著提高菌体生产苹果酸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40071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1018190.0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公开了一株产L‑苹果酸的酿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在高产丙酮酸的菌株S.cerevisiae tTAMΔura3Δtrp1中过量游离表达源于Aspergillus flavus ATCC13697的丙酮酸羧化酶(Afpyc)、苹果酸脱氢酶(Afmdh)和苹果酸转运蛋白(Afmae)基因,构建了苹果酸积累路径,获得菌株W1101。上述菌株用于发酵生产L‑苹果酸,发酵84h,其苹果酸产量为27.3g/L,而原始出发菌株不积累苹果酸,这将高产L‑苹果酸菌株黄曲霉的代谢路径成功应用于酿酒酵母,为高产L‑苹果酸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33195.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9/06 , C12N9/02 , C12N9/88 , C12N15/53 , C12N15/60 , C12N15/70 , C12P7/4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戊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了一株双质粒重组菌,共表达芳香醛合酶基因AAS、胺氧化酶基因Mao以及醛脱氢酶基因Glox,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得到重组细胞。再通过氨苄青霉素抗性和卡那霉素抗性组合平板筛选获得高效生产戊二酸的重组菌株。并通过优化底物浓度、菌体浓度,以及转化温度,实现了戊二酸的高效生产。在菌体浓度为30g/L、pH为8,并额外添加6mM NAD+的转化条件下反应30h,可将30g/L的L‑赖氨酸转化为19.65g的戊二酸,转化率可达到65.3%。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720068.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L‑高苯丙氨酸的方法及一种产L‑高苯丙氨酸的菌株,本发明设计了一条以廉价的苯甲醛和丙酮酸为原料,利用级联酶法合成L‑高苯丙氨酸的新路线,通过将路径酶构建到同一株大肠杆菌中,利用获得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催化,在5L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产量在100.9g/L,转化率在94%,ee>99%。与目前主要的生产L‑HPA的方法相比,极大的降低了L‑高苯丙氨酸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848577.2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莽草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重组大肠杆菌,命名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MME‑SA07。本发明首先通过敲除莽草酸激酶I和II的编码基因aroK和aroL获得了一株积累莽草酸的重组大肠杆菌。随后基于酶约束模型ec_iML1515筛选到大肠杆菌合成莽草酸的10个关键路径靶点,通过改造这些靶点重构大肠杆菌代谢路径以高产莽草酸。最后通过压力响应调控工程增强莽草酸生产强度;在发酵罐水平上发酵48h生产莽草酸126.4g/L。本发明发酵生产莽草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4762.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53 , C12N15/52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P13/08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固定CO2产L‑苏氨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应用,属于发酵领域。本发明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L‑苏氨酸生产能力的大肠杆菌FMME‑AA5,在此基础上通过游离过表达甲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酰化乙醛脱氢酶、甲醛裂合酶、二羟基丙酮激酶和亚磷酸脱氢酶,获得菌株大肠杆菌E.coli FMME‑AA5‑A。将构建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用于发酵生产L‑苏氨酸,以CO2和葡萄糖作为共底物厌氧发酵42h,L‑苏氨酸产量可达145.0g/L,葡萄糖得率相比原始菌株的0.58g/g可提高至0.65g/g。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3195.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9/06 , C12N9/02 , C12N9/88 , C12N15/53 , C12N15/60 , C12N15/70 , C12P7/4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戊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了一株双质粒重组菌,共表达芳香醛合酶基因AAS、胺氧化酶基因Mao以及醛脱氢酶基因Glox,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得到重组细胞。再通过氨苄青霉素抗性和卡那霉素抗性组合平板筛选获得高效生产戊二酸的重组菌株。并通过优化底物浓度、菌体浓度,以及转化温度,实现了戊二酸的高效生产。在菌体浓度为30g/L、pH为8,并额外添加6mM NAD+的转化条件下反应30h,可将30g/L的L‑赖氨酸转化为19.65g的戊二酸,转化率可达到65.3%。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3759.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己二酸的重组菌,表达调控细胞不对称分裂的靶点基因和调控己二酸生产的靶点基因,在此基础上,通过RBS序列调控不同基因片段的表达强度,实现定制化微生物群落,并且改善了己二酸生产性能。本发明的重组菌实现了从头合成己二酸,底物为脂肪酸,且该菌株在7.5L发酵罐发酵后,己二酸最高产量为5.2g/L。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