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化麦芽糊精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463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18027.0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化麦芽糊精制备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专用挤压膨化设备,经过挤压膨化与酶反应相结合的加工处理后,再经干燥、粉碎后即为麦芽糊精产品,产品密度0.15g/cm3以下,DE值1.5-20,本发明与传统喷射液化工艺制备麦芽糊精相比,有几个突出的优点:(1)淀粉酶降解反应、灭酶一步完成;(2)干法制备,节能环保;(3)无需脱色,产品白度高;(4)膨化麦芽糊精密度低。

    一种淀粉糖原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3864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579495.8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淀粉糖原的合成方法,属于变性淀粉资源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原理基于利用淀粉分支酶的转糖基作用,将聚合度均一化糊精嫁接于支链淀粉分子上,制备高度支化,结构类似动物糖原的植物性淀粉糖原。主要步骤为:以一定比例的DP10‑20的糊精和A链DP10‑20糯米淀粉为底物,分散于100mL的50mM、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沸水浴糊化20min,冷却至37℃后加入600U来源于灌浆期糯米籽粒的淀粉分支酶,恒温水浴反应6h,沸水浴10min灭酶,3000g离心5min去除沉淀,用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分离淀粉产物,40℃烘干、粉碎即得淀粉糖原产品。该类淀粉糖原为短多分支淀粉(A链DP10‑20),适用于光敏性组分包埋保护、药物缓释等领域。

    一种汞离子检测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755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02599.6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汞离子检测方法,包括:向双金属纳米团簇溶液中加入可能含有Hg2+的待测溶液、吐温-20、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双氧水和TMB溶液并混合反应,通过观测混合反应体系在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值,实现对待测溶液中的Hg2+浓度的检测。本发明基于DNA-Ag/Pt纳米团簇模拟过氧化物酶比色检测汞离子(Hg2+),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0-200nM,灵敏度可达到3.0nM,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环境、食品等样品中Hg2+的检测。

    一种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570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2678.1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属于变性淀粉加工领域。本发明方法原理基于蜡质玉米淀粉颗粒中的脂质层对酸具有抗性,在一定压力下均质处理促使淀粉破碎,进而采用醇-水溶液索氏抽提促进脂类溶出,形成由外向内的孔隙结构而失去对酸的抗性,负压条件下促进酸在淀粉内部的渗透加速淀粉颗粒无定形区的水解。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在50~150MPa的压力下均质破坏淀粉颗粒,利用70%~90%甲醇-水溶液对上述破损淀粉进行脱脂,于0.06~0.1MPa负压条件下加速硫酸中的氢离子快速渗入淀粉颗粒内部进行限制性水解制备淀粉纳米晶。通过上述技术措施,使淀粉水解周期缩短至48~72h,淀粉纳米晶得率显著提高至19%~25%,其粒径分布为20~300nm。

Patent Agency Ranking